-
〓 学者纵论五四新思潮的兴起
本报讯 2月24日,“五四新思潮的兴起——《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出版座谈会在北大红楼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指导,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四川人民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主任封龙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
-
〓 “六经文学”研究的当代启示——读《“六经”文学论》
钱锺书在《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中说:“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的现实意义。”(转引自郑朝宗《海夫文存》,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页)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学术背景下,钱锺书的话对于今天古代文学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
〓 专为前贤形役 不为个人张本——读《文献形役录》
《文献形役录》,吴格著,中华书局2022年11月第一版,168.00元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项源远流长、意义重大的学问,但也是一项取资备用、为他人作嫁的学问。其间用力最勤者,如汉之刘向,梁之阮孝绪,唐之韦述,宋之晁公武、陈振孙,清之顾千里、黄丕烈,晚近之傅增湘、王欣夫,其在学术史上似乎算不得第一等人物,但如果没有他们的持续......
-
〓 年谱里的冰心——纪念冰心诞辰120周年
10月5日,是冰心诞辰120周年的日子。纵使穿过两个甲子的时空,仍然不能阻隔人们对冰心的关注。巴金心中的冰心,有着崇高的位置:“有你在,灯亮着。”他希冀:“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2019年年底,由冰心文学馆创馆馆......
-
〓 《中国汉画大图典》以图典形式展现汉代文化
本报讯(记者 红娟 王洪波)2月24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汉画大图典》发布会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与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惠西平为新书揭幕。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主持活动。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
-
〓 纸上北京也迷人——读散文集《好一个北京》
北京,我生于斯,长于斯,已近七十年了。如果算上我的父辈、祖辈,无论如何也在百年以上了,说是“老北京”,也不算太夸张。北京城我住过五个区,京城的生活不能说不熟悉。但我很怕写北京,因为这座城市太大了,大到你很难摸到它的边界,这边界不只是空间上的,更多还是时间上的。北京历史之悠久,生活形态之丰富、复杂,居民构成之多种多样......
-
〓 马未都推出《国宝100》
本报讯 用文物讲述历史,是了解历史的一种特殊欣赏方式。《国宝100》(长江文艺出版社)中,马未都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遴选出100件中国文物,详细讲述。本套书共包括4本,每本讲25件文物,分别涉及青铜、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书、碑帖、绘画。它们有的得到无数赞誉,被国内精心收藏,有的在历史变故中辗转定居异国他乡。身首异处......
-
〓 一部回望丝路历史的“大家小书”——读《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
《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张国刚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2月第一版,69.00元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到来,给全球化的世界格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飞机停飞、海运停航更使得日益频繁的跨国货物流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有效控制住新冠疫情之后,如何将各种货物顺利运出也成了当务之急。在这......
-
〓 心游万仞 方寸大千——中国古代瓦当艺术观览
《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陈根远 朱思红 著文物出版社 古人讲:“道在瓦”。 瓦当,过去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古物,而且皆限于战国秦汉瓦当。近代考古学已找到了瓦当艺术的源头,对东汉以后的瓦当演变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如何拂去历史的尘埃,使瓦当艺术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是我们考古工作者的责任。 在《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一......
-
〓 新书架之《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
《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黄克武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第一版,89.00元《笔醒山河》试图从学术普及的角度,简明扼要地向读者描述严复“走向世界”所遇挑战、所经挫折与所得成就。书中围绕两条轴线展开:第一条轴线是严复的历史处境与人际关系,从他生长环境、个性特质、婚姻家庭、师友关系等来看他的生命历程,并......
-
〓 《红楼梦》是一本让人读不下去的书?
《〈红楼梦〉通识》 詹丹 著 中华书局 【著书者说】 据说,有家出版社调查“当代青年十大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红楼梦》名列榜首。近年来,《红楼梦》作为传统经典被列入高中生语文必修的整本书阅读单元,“读不下去”成了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虽然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不无幽默地说,经典就是那种人们经常在谈论却很少自己去读的书,......
-
〓 新书架之《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
《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美]高居翰著,张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第一版,398.00元高居翰此前备受赞誉的中国绘画史著述主要聚焦于元明清时期,而这部遗著覆盖的时段是先秦至宋,这样,他就完成了向世人完整讲述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的夙愿。本书是在他晚年系列视频讲座的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来,录制此......
-
〓 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修订新版发布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近日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共同举办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出版四十周年纪念暨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回顾出版历程,分享阅读记忆,发布修订新版信息。活动采用现场访谈、线上直播以及播放相关内容视频的方式。在现场活动开始前,通过云游方式直播位于北......
-
〓 亲近朱熹的可能路径——读《朱熹文集编年评注》
《朱熹文集编年评注》,(宋)朱熹著,郭齐、尹波编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1860.00元朱熹(1130-1200年),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近人钱穆曾评价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朱熹的思想体系博大......
-
〓 探索中国上古时期的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发布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终于能向整个项目组、向社会、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了。”在科学出版社举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新书首发式上,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长舒了一口气。 记者见到,这是一本黄褐色的厚重大书,封面上印着西周青铜“利簋”,546页,共计83.6万字。 为了这本厚重的大书......
-
〓 “汪汪如万顷之陂”:叶朗先生学术回忆录编辑手记
叶朗先生的托付2019年4月在北京,叶朗先生将学术回忆录《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情系燕园六十年》的部分稿件交给我,嘱我先行编校。回来后我先请美术编辑做全书内文的版式设计,然后开始看稿。素知先生治学谨严,遣词造句从不苟且,遂全力以赴不敢半点疏忽。稿子看完后,我挑出两篇有些录入差错的文章做了标记寄给先生,不是为了表功,而是为......
-
〓 长城是什么——大型通志《中国长城志》编后
《中国长城志》陈海燕 董耀会等 主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提起长城,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文化遗产,从公元前7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到公元17世纪清王朝停止修筑,前后修筑2000余年,分布在中国北方15个省市,总长度10万里以上,是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地域分布最广的古代建筑遗存,是中......
-
〓 新书架之《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
《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美]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著,陈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8月第一版,89.00元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在植物驯化、农业起源方面,相比西亚、东亚和南亚,中亚并没有多么重要。但新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刷新了我们的认识:中亚或许不是很多重要农作物诞生之地,却是其在欧亚大陆传播开来......
-
〓 《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曾巩研究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
由于曾巩最擅长的古文不大符合今人受西方文论影响所持的“散文”概念,而曾巩诗歌的成就又被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元祐三大家的光辉所掩盖,于是曾巩在学界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冷落境地。然而真正有价值的作家作品是人间奇珍,不可能永久湮没。曾巩是北宋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之一,欧阳修《送杨辟秀才》中赞曾为“百鸟而一鹗”,王安石《赠曾子固》......
-
〓 社长总编荐书:《漫游山海经》
孙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推荐《漫游山海经》(两册)顾抒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22年7月39.00元/册 《漫游山海经》(“异草篇”和“奇兽篇”)通过《白鱼记》中两位主人公——小白和非鱼的日常冒险小故事,辅以《山海经》原文节选、名词解释、古图新画等,将先秦古籍中的十种奇花异草和珍禽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