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左宗棠传信录》还原左宗棠逸事的历史真相
本报讯《左宗棠传信录:基于清宫档案的真相还原》一书新近由岳麓书社出版。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上千万件清宫档案,对左宗棠逸事作历史真相还原,是该书最大特色。左宗棠为晚清传奇人物,围绕他以及他与同时代名人如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的交往,有不少逸事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只是这些逸事中,有不少只是传言,而且这些并非史实的传言被频繁......
-
〓 悲哉吴晗,壮哉吴晗——写在《吴晗全集》出版之际
吴晗是著名的明史专家,任职17年的北京市副市长,如今已经离世40年了,40年足有两代人之遥,也许他那忠厚长者的风采已经被人淡忘,但“吴晗”这一名字却永远铭刻在中国现代史上,见证了新中国的兴盛和悲哀。他从一名清华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一跃而为任职17年的北京市副市长,并非是他的初衷,早在西南联大投身民主运动时,就与闻一多约定......
-
〓 光明书榜之《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与大工业时代》
编者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本期光明书榜,为各位奉上了新近出版的10本开年好书。其中既有学术大家的思想精华,也有知名作家的最新长篇;既有钩沉往事的史书,也有关注当下的力作,涉及文学、历史、哲学、音乐、考古等诸多领域。限于篇幅,还有很多新书来不及在本期推荐,将留待今后的光明书榜陆续介绍。法国诗人马拉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
〓 100年,汉语新词新语知多少?一部大辞典给出答案万余新词条个个鲜活
近日,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出版的《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在上海首发。该辞典印刷版共收录1.1万词条,记录了1912年至2011年的100年来汉语新词新语的音义和首次出现的时间,让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这些为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留下生动注脚的美妙字符。新词新语记录中国百年发展进程《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以下简称“大......
-
〓 《文选资料汇编·赋类卷》:拓宇开疆起盛业
《文选资料汇编·赋类卷》(全二册),刘志伟等著,中华书局2013年第一版,88.00元 由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主编的《文选资料汇编·赋类卷》(以下简称《赋类卷》)为中国文选学研究会规划的多卷本《文选资料汇编》之一种,分上、下两册,共计59万字,汇集了历代有关《文选》赋的研究资料。 资料汇编往往不受重视,却是学......
-
〓 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化——谈《二十一世纪的儒学》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著 中华书局 近20年来,儒家如何在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趋势中,促进平等互惠的“轴心文明”之间的文明对话,成为我的科研重点。我的终极关怀——“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必须在这一论域中才能落到实处。 儒家在今天应该如何自我定义的课题,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困难重重的问题。最明显的困难之一是......
-
〓 探秘林风眠的后半生——读《画未了:林风眠传》
《画未了:林风眠传》,郑重著,中华书局2016年2月第一版,48.00元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研究林风眠绘画艺术的论文、专著可谓汗牛充栋,难以详数。但林风眠的传记则是屈指可数,可读而又可信之作更是少之又少。郑重先生的《林风眠传》(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和2008年版)无疑是一部筚路蓝缕之作,影响......
-
〓 探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百年心路——从《孤寂百年》说起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雷颐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开始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和现代知识分子。对我而言,这种研究是合二为一的。通过对思想史的研究,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通过对知识分子经历的个案研究,我对那些“思想”产生的背景、语境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对那些“思想”的认识也......
-
〓 把生命的根脉扎进民间土壤——写在《钟敬文全集》即将出版完毕之际
钟敬文(1903年—2002年),中国民俗学主要创建者,被视为“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全集》(全20卷,40册),分为民俗学卷、民间文艺学卷、民间传承文化学卷、散文卷、文艺学卷等25卷,1600余万字,较为全面地呈现了钟敬文一生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与文艺创作。近日,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我的好朋友董晓萍教授处获悉,由她主......
-
〓 《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勾画新世纪中国考古简史
里耶秦代简牍(湖南龙山里耶古城出土)执盆侍仆女俑(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出土) “中国考古新发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考古学论坛的固定主题,该论坛每年都要从年度考古发掘成果中评选出六项重要成果,由这六大考古发现的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介绍与阐述。10多年来,这个论坛为促进我国考古学重大成果的传播与交流,提升考古研究的学术......
-
〓 十卷本《成中英文集》出版
本报讯《成中英文集》(十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日在京首发。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哲学家成中英先生从美国来京出席文集首发式,并做了题为《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世界意义》的演讲。《成中英文集》共计五百万字,收录了成中英先生的各类代表作品,包括一部分重要英文论著的中文译稿,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作者多方面的学术贡献:提出本体诠......
-
〓 《初明诗歌研究》:宏纤备举,史蕴诗心
全面检视并建构有明一代诗史,并非易事。明诗向有“复古”之论,即使明人也难免“患其太袭”、“患其鲜自得”,特别是前后七子蔚兴,模拟剽窃几乎成为明诗恶谥。如何力破陈说,揭示明诗本真面目,无疑需要创新的勇气。明代诗人之有别集存世者,不下五六千家,多有孤本散存海外,散见于选集、书画、山志、谱录的更难枚数,从基础文献上把握明诗概......
-
〓 《中国石谱》首发 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得以全面呈现
本报讯8月30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华书局联合主办的“第五个全国赏石日·书香赏石——《中国石谱》首发·《宝藏》十年纪念·赏石精品展”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今年全国赏石日活动以“书香赏石”为主题,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对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积极响应。围绕这一主题,今年的活动包括《中国石谱》首发仪......
-
〓 东亚历史的书写能否跨越国境——读《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
《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上下卷),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编纂委员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98.00元(日本版、韩国版分别于2012年5月和9月出版) 经过6年的讨论、争论与反复修改,一套两册的《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终于在中、日、韩三国出版了。这是继2005年出版《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之后......
-
〓 将孔圣人还原为孔夫子——评《孔夫子:迹近真实的故事》
《孔夫子:迹近真实的故事》 邵耀成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思全的工笔白描《孔夫子》 图片选自人民网一 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重心——孔子及其儒学,历来有很多大家都讲述了其重要性。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
-
〓 《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一个女学者的视角
孙艳红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科研多年,尤精词学,且成果丰硕。一部《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洋洋53万字,视角新颖,体察入微,酣畅淋漓且厚重翔实。细读书稿,如含英咀华,其闪光之处比比皆是,笔者以为尤著者有三。一、角度新颖,点面结合,结构谨严。作者从“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这一崭新视角对词史进行梳理与辨析,突出了词本身......
-
〓 命笔之际惟求真——读《来鸿楼诗词》
自有词体以来,词的风格气象总是既有时代印痕,又受词人性情规制,但人们仍然喜欢用“豪放”、“婉约”、“清隽”、“洒脱”一类的词语来进行区分。郑雪峰的词却难以用一两个词来准确概括。他的词笔力雄健,寄托遥深,总体上倾向于沉郁,但却颇能因事因情变化风格,如同水流,就谷则成潭,就林则成溪,从而呈现出变化多端的风格特点。......
-
〓 探究近代中国的时间之史——读《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不夸张地说,晚清民国文学中所呈现的各式时间体验,着实构成了中国现代性兴起之史中极为独特的一个部分。这不仅决定了我们考察近代时间观念转变的时候,无法漠视文学史料,同时也解释了时间观念的现代性研究,往往为文学研究者所热衷的原因。然文学视野的时间研究,不免相对淡化历史的维度,常常难以餍足史学研究者的胃口。 在中......
-
〓 旧影依稀故乡远——读十年砍柴新作《找不回的故乡》
《找不回的故乡》 十年砍柴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故园依旧在,乡人已不识”,曾经那个熟悉的故乡已渐渐远去,但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音乡情却深深刻在骨子里。十年砍柴的《找不回的故乡》是一本挖掘故乡历史的散文随笔集,旨在打捞湘中大地上那些曾经的故人旧事,理清一条湘中历史演变和发展的清晰脉络,也为故乡依稀远去的旧影留下些......
-
〓 《征途——走向百年的中国动画》:梳理百年中国动画
书中插图:1955年上映的《神笔》。中国动画发轫于上世纪20年代,以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动画艺术拓荒者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设备的条件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艺术探索。至1926年前后,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和幽默动画《大闹画室》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正式诞生。这两部作品尽管稚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