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文学评传》,畅广元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68.00元
畅广元先生的《陈忠实文学评传》有如下三点值得称道:
第一,以文学硬汉陈忠实的作家个性为核心,以其立志的初始为起点,将其创作的起点、升腾的沸点、升华的顶点结合起来,点面相连,文脉相通,使陈忠实的文学道路明晰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所有优秀的作家一样,陈忠实也有一个立志成才的起点,那就是他小学毕业时考试路上一声看似极为平常但却激醒他志向的汽笛,从那这一刻起,他知道活人就要活出个样子来,而不能让生命在无价值的生活中消耗殆尽。虽然几年后的高考意外落榜,但因为有了那声催人奋进的汽笛,他没有消沉,而是将这次失利看作是迈向文学征程的新起点。他开始有目的地学习赵树理、刘绍棠、柳青、肖洛霍夫等中外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精心揣摩他们成功的文学经验,在阅读生活这本大书的同时,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诚然,他的努力,他的悟性为他开启了一扇文学的门,但真正标志他创作蜕变的是短篇小说《信任》的发表。这篇书写“内伤”之作的力作,不仅是他思想上的一次突破,也是他在学习莫泊桑、契诃夫的短篇神髓后在艺术表现上的一次突破。至此,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有了质的飞跃。当然,仅有艺术领悟力是不够的,思想的提升才是文学真正的提升。在随后的创作中,陈忠实接连创作了《康家小院》《蓝袍先生》等多部中篇小说,进一步提高了他中篇小说的艺术创造力。这其中,《蓝袍先生》毫无疑问是“陈忠实这一时期创作的最有思想深度和最具艺术冲击力的中篇小说”。他也因之在精神世界上完成了与以往旧观念的真正“剥离”。这也是陈忠实小说创作升腾的沸点——它直接触发了陈忠实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思考中国革命与中国历史,思考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未来,也升腾起他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壮志与雄心。他决心以“豪横”的心劲创作一部长篇力作,为自己留下一部足以垫枕的作品。“从创作短篇小说起步并得到评论界的称誉,到中篇小说获得丰收与普遍好评,再以坚韧不拔的劲头创作长篇小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踏踏实实地走来,不走捷径不侥幸,勤奋地严格地锤炼自己,这就是文学硬汉陈忠实的本色。”1992年底,长篇小说《白鹿原》成功问世,陈忠实也到达了他小说创作升华的顶点。
第二,以陈忠实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为支点,以其从一元论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到文化批判现实主义的转变为中心,精剖深解,使陈忠实这位创造了内涵丰蕴的文学世界、“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作家鲜活而丰赡。众所周知,陈忠实的文学创作虽起步于1965年,甚至1976年4月还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无畏》,但这期间的创作显然教训多于经验,直到1979年5月发表短篇小说《信任》才“开启了陈忠实小说创作的新阶段,同时为他将文学视为毕生所从事的事业奠定了一块宝贵的基石”。也正是从这时开始,陈忠实力主把“实事求是”生命化,那种一元论的本质主义观念被他弃之脑后,代之而起的是文学是人学命题的入脑入心,同时把对社会、政治的反思转向对民族、对文化的反思,并由之逐步生成并确立起文化批判现实主义的理念,而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和现实人生的文化批判意识,也因之成为贯穿其上世纪80年代作品的主线。为了使这一主线更为明晰,畅广元先生不仅详尽剖解了《信任》《反省篇》《尤代表轶事》《梆子老太》《蓝袍先生》《李十三推磨》等重要作品的丰厚意涵,更细致入微地探析了代表作《白鹿原》的卓越成就,其分析往往鞭辟入里,令人击节赞叹。不少观点堪称知人论世之断;一些感悟亦引人深思,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当然,畅广元先生对陈忠实文化批判现实主义创作的思想原则与表现原则的概括,同样准确到位。尤令人赞赏的是,畅广元先生同时通过对陈忠实十个文学关键词的抓取与解析,立体地呼应与展现出陈忠实这位文学硬汉文学生命与文学精神的本质,在加深读者对陈忠实其人其文更深刻理解的同时,也使其人鲜活而丰赡。
第三,以作家自觉的文学创新意识为重点,探析其文学生命的现实性与历史性,使陈忠实的文学生命与人生价值巍然矗立起来。如果说前两篇畅广元先生重在从文本的角度阐释陈忠实的生命意义与价值,那么下篇则重在从主体的精神层面予以加强与呼应,即:从“文化自我的觉醒和确立”“以自由为本质的创作主体的精神建设”“文学生命的价值追求:弃独尊文化,求共识文化”三个层面梳理陈忠实作为文学先行者与表率者的主体能动性,同时将他的重要作品排出一个序列加以印证,并相信,如果读者按这个序列把陈忠实的作品读下去,“人们一定会从中意识到他所提供的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洞察,一种蕴含丰厚的人生感悟,甚至能听到他笔下的我们民族的精魂直接的、沉重的诉说”;“一定会对中国20世纪国家层的风云变化和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在不同时段的生存状态有一个历史的、具体的、真实的了解”;“一定会获得思考和探求20世纪中国人民的命运及其意义所需的可信赖的形象化资料,一定会获得研究中国人文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总结近现代以来人文精神得失的真实性颇高的依据”,从而使文学硬汉陈忠实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从精神层面上得以彰显。对此,我深信不疑。我相信,读者如果沿此序列读下去的话,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悟与启示。
当然,还必须提到的是,作为一部知人论世的力作,畅广元先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许多感受是与陈忠实其人其文共鸣共振的,正是这些共鸣性体验和共振性感悟使本书有了知己般的温度与怀想。我想,陈忠实若地下有知,一定会慰然于九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