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文武:怎样读《论衡》
《论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唯物思想和科学见解等,迄今仍有现实价值。《论衡》共85篇,因《招致》一篇有录无文,实际上只有84篇,是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王充(27年~约97年),用了3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这部书的名字,王充认为他的著作:“折衷以圣道,析理于通才,如衡......
-
〓 大哉国学
壬辰嘉龙,是年双春,和谐社会呈繁花之景,十八大召开近在眼前,洎国学网十年之庆,思往事,追来者,重感国学文化之博大,英杰之璀璨,争鸣之繁盛,传播之悠远,不禁唏嘘感叹,无奈才疏学浅,难表一二,虽无倚马之速,尚乏彩笔之传,亦今之学子动于天地五行、感于经国文章之情也。远古女娲造人之力、羲和驭日之功、盘古开天之创、大禹治水之坚,......
-
〓 今天我们如何整理古籍·刘跃进:雏凤清于老凤声
宋云彬古籍整理奖特设青年奖,充分体现了这个奖项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当今社会,诱惑很多,人们鲜能自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青年奖中的两个奖项,一为编辑奖,一是图书奖,入围者多为青年才俊和厚重成果。这些入围者甘于寂寞,热心于古籍出版事业,得到了同行的高度尊重。两位获奖者更可谓众望所归,具有示范意义。......
-
〓 温儒敏:我怎样讲现代文学基础课
编者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温儒敏教授就在北大讲“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北大中文系对本科教育历来很重视,要求基础课必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来讲,年轻教员一般还没有资格上本系的基础课,他是毕业留校后先给外系上课,到八十年代末,才开始给本系讲基础课,每隔一两年讲一轮,至今已经讲过十多轮了。这篇小结,他洋洋洒洒......
-
〓 文艺观察·重视古籍研究与应用:科学的学术机制最重要
漫画 徐鹏飞对于学者来说,既然选择从事学术就要坐得住冷板凳,但从古籍整理的整体而言,没有合理的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很难推动工作取得实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高,文化建设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就古籍整理工作而言,“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宋诗》、《全宋......
-
〓 来新夏:辅仁四年
上大学是我从上高中起就憧憬向往已久的未来,并做了许多考大学的充分准备。1942年,高中毕业,就面临择校的问题。当时正处在日寇占领时期,京津地区比较有名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大虽是老字号,但是日伪直接管理的学校,不甘心报考。燕京大学是英、美系统的大学,已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随时将面临被封闭接收的......
-
〓 金身合璧与国宝归原——由星云捐赠北齐佛首谈起
星云大师捐赠的北齐幽居寺释迦牟尼佛佛首。幽居寺塔内十五尊小佛之一。在河北博物院展出的三尊佛像,期待另外两尊佛首归原。在外流落20年后,有着1460年历史、堪称北齐造像典范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首,今年在台湾星云大师的护送下,终于回到河北,实现了身首合一。佛首与佛身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之后,归还河北博物院,并于日前完成了佛......
-
〓 学科走向:探寻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科学路径
从研究思路、学科建设、协同创新入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生活领域涌现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的解答,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在新时期也有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回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中,当代中国哲学拓宽研究视野、彰显中国气派、塑造时代精神,成为时代发展的先导。不断探寻......
-
〓 辣评: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又是一则涉嫌论文抄袭的新闻。日前有媒体报道,山东大学一份硕士论文涉嫌大篇幅抄袭,连摘要、关键词与致谢词都高度相仿。对此,山东大学表示,涉嫌学位论文作假的,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将对相关人员及导师进行严肃处理,对已获学位者撤销其所获学位,绝不姑息。消息令人痛心。论文造假、论文抄袭,近些年来,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尽管教育......
-
〓 都是名声惹的祸
公元1360年,才高八斗的刘伯温终于决定辅佐朱元璋打江山。前后历时数年征战,朱元璋最终登上皇帝宝座。朱氏大业已成,该封官的封官,该封地的封地,但是,功高盖世的刘伯温,却只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在同等爵位功臣里,他的俸禄也是最低。刘伯温不糊涂,揣摩出了皇帝的顾虑,于是做了几年官后,于1371年告老还乡安度晚年。刘......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始建于北周。楼高三层,有鹳雀栖息其上,故名。旧楼原在今山西永济西黄河中高阜上,后被河流冲毁。今楼系1997—2002年重建,在黄河东岸。世界上的楼多了去了,很多毁就毁了。为什么鹳雀楼要重建?就是因为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实在太精彩,太有名。建筑再宏......
-
〓 传承汤翁旨趣彰显当代审美——评上海昆剧团全本《临川四梦》
全本《临川四梦》中的《邯郸记》剧照。今年恰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东西方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前不久,上海昆剧团以汤显祖《临川四梦》完整版世界巡演的大团风范,以老中青五班三代同台的最强阵容,全面展示了汤显祖的伟大成就和上昆出人出戏的重要成果,令人赞叹。连续4晚的观看,愉悦过瘾,也感慨于此次演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发。其......
-
〓 名人眼里水仙花
隆冬时节,在居室摆上一盆水仙花,幽香四溢,赏心悦目。 篆刻大师吴昌硕,喜欢以水仙为题赋诗作画,用笔苍劲老辣,透着几分金石气息。题诗云:“水仙洁成癖,石头牢不朽。落落岁寒侣,参我即三友。谪仙何耐烦,邀月更携酒。”画家将自己和水仙花、石头称为“三友”,当成人生知己。 鲁迅对水仙也情有独钟。少年时候,他曾......
-
〓 登高望远心系红尘——读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蝶恋花王国维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这是王国维最有名的一首词,其隐喻多义的文学意象、自然流露的哲理思致和悲天悯人的意识形态,在《人间词》中最具代表性。判断一首词有无言外之意,要看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思想状态,......
-
〓 老病孤舟社稷心——杜甫《登岳阳楼记》赏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首被誉为盛唐五律第一的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的冬日。这年正月,杜甫告别了居住两年的夔州(奉节),经过江陵、公安,然后横渡洞庭,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岳阳楼。他凭栏远眺,面对着浩渺无际的天下名湖,不觉逸兴遄飞,写下了这首......
-
〓 经典的生成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指出,人类文明在轴心时代有着重大的突破,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诞生了孔子与老子等,并且“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
-
〓 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垃圾”
刘振天先生的《我们怎么看待所谓的“垃圾学术”》一文,对“低水平重复性学术研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读后虽然颇受启发,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思考。笔者认为,“重复性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确是必要的,是在为科研创新做必要的准备,是科研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学术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重复性学术研究”的阶......
-
〓 柳公权学字
臣按:此中书舍人设官之始。然是官也故隶于中书省,故以中书舍人为名。我朝罢中书省,尚仍其旧名,名虽同而实则异也。盖前代之中书与翰林学士分掌内、外制诰以为两制,盖属文之官也。我朝之中书舍人则专以书写为职耳。书者六艺之一,汉人谓之小学,以试学童为吏者也。夫人能之无庸设官,设之始自今日,盖以王言所系之重,前代乃属笔于吏胥,殊无......
-
〓 善良的孟子
内容提要:仁、义、礼、智是儒家传统文化重要的核心价值,然而这一核心价值的意义在现代转型期的社会中备受困惑。生命的意义何在?人能否超越血肉之躯直达本心?我们是以博弈者的心态游戏人生怀疑一切呢,或者怀抱一颗恭敬心创造生活?在《孟子》七篇的基础上,本文试图经过一番心灵之旅,重新理解孟子的当下意义。追溯散见在《孟子》七篇中的重......
-
〓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委员:熟悉并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
人物素描:郭红松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一跃为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这确实值得中国人骄傲。经济上去了,文化的状况如何?我们在讲发展是硬道理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经济,而忽略了文化。现在,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凸显。 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古老悠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