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学给思想一个跳板
青春是个圆,圆里的故事美丽又精彩,生活是个圆,圆里的故事精彩又耀眼,人生是个圆,圆里的故事芬芳又芜杂。踏着青春的脚步,摇着青春的风铃,吼着青春的号子。青春拥有梦想,豪情演绎青春。驰骋在青春的竞技场,漫步于人生的芳草地,行行浸润多彩的年华!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对生活是如此的乐观,我会说:和国学网对话,如醉如痴!五千年华夏文......
-
〓 王仁湘:激发考古学的时代活力
四川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蜀道探险活动中,队员正在辨认摩崖石刻。 编者按 先太爷的甲胄,老祖母的嫁衣,父亲修的石桥,母亲做的饸饹,还有你自己捏的小泥人……在你的血脉里,本来是有它们DNA的,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你的血脉。 你有没有想到,今天的一切,也都会进入遗产的范畴。你再想一想,上午的一切,也许就是......
-
〓 “申遗”花费究竟是多还是少
据媒体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近日透露中国每年“申遗”花费3亿元。我不知道这一数据从何而来、有何依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3亿元绝对是不够的。即便这一数据属实,与中国庞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总量相比,每年3亿元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排队等待申遗的项目有200多个。200多个项目一年才花掉3亿元,平......
-
〓 姚钟华:怀念朱德群大师
姚钟华与朱德群(左一)1985年在巴黎合影 朱德群先生于今年3月31日在巴黎去世了。而我太闭塞,不久前才得到消息。2011年夏,我在巴黎小住,本想去拜望,但有朋友告知,他因脑血栓已瘫痪卧床多年。于是打消了此念头,不去相扰了。而今先生仙逝,顿感怅然。 我第一次见到朱先生的作品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吴冠中......
-
〓 塔下读书记——兼怀张晖
学者张晖(1977-2013)《无声无光集》在我工作单位附近有一处古代遗迹——永安万寿塔,也称玲珑塔,从我工作的地方向西走,大约不到两公里,便可到达这座古塔。经常在晚饭后,我会散步至这座古塔附近。其实,每从一个名为玲珑路的小街穿过,待走到昆玉河畔,上了新建的桥头,便可以望见位于不远处的古塔了。在绿树掩映之中,此处的玲珑......
-
〓 黄朴民:怎样读《武经七书》
中国历代的治国安邦之术,就是重视和强调文武并用,双管齐下。早在《左传》中,人们就有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普遍共识。这反映到经典的形成与发展,则分别侧重于文武两大系统的构建。从文治的要求来看,这是形成了以儒家“十三经”“四书五经”等经典为中心的文化传承绪统,而就武功的建树而言,这是构筑起以《武经七书》为代表的兵学发展......
-
〓 中国话语·传薪绝学:音韵学的重要作用与新进展
中国数千年文明积累下无数历史文献,因文字、语音、词汇都会随时代发展产生变化,后代要读通前代典籍,不但要具备文字训诂知识,还要了解表述历代音系的音韵学知识。国学大师黄侃就说过,“非通音韵,即不能通文字训诂,理固如此。”但因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传统音韵学是由梵文悉昙、声明学影响而生的,为汇合两者曾产生不少难以一下明了的门法术......
-
〓 李思辉:谁来关注长城的命运
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缺乏维护管理,一些文化价值较高的明代长城文字砖被偷盗、拆解、贩卖的现象屡见不鲜。近期,媒体记者在长城沿线走访时了解到,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长城生存状况堪忧。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是重要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和瑰宝。在古代,它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其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
-
〓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文化的存在。“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滋养,就像春风化雨一样,所到之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正是因为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于我们国家独有的传统文化,我......
-
〓 为清华传统精神招魂——追怀黄延复先生
2006年秋本文作者和黄延复先生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前合影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忽然从朋友处听到黄延复先生去世的消息,一时颇感错愕。从1994年1月和先生相识,至今已经将近20年。早年在清华读研究生时,我是先生家里的常客,不时地到先生家里聚谈,毕业后的若干年依然如此。只有最近几年,因个人的学业和家务拖累,去先生那里的......
-
〓 一生幽怀总似冰——记丁宁和她的《还轩词》
丁宁(1902-1980),字怀枫,别号昙影楼主。原籍江苏镇江,幼年随父移居扬州。其父曾任银造局负责人(相当于江苏省银行总经理)。丁宁为庶出。生母生她后不久即去世,她由正房夫人抚养长大。十三岁时,其父去世。寡母孤女备受族人欺凌。丁宁自幼即由父母包办许配一黄姓子弟。十六岁结婚。她的丈夫是个浪荡公子,终日花天酒地,肆意虐待......
-
〓 有感而发:用制度管控和规约文艺评奖
文艺评奖是人类以仪式的形式为自身精神活动举行的庆典和加冕,既体现出人类对文艺实践成果的尊崇和珍重,也彰显出文艺事业递嬗前行的内在逻辑和特有规律。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学艺术构成博大而璀璨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面影,为了推动文艺发展繁荣,建国后国家借鉴苏联做法,于不同历史时期设立了不同类别的文艺评奖。几十年......
-
〓 雅趣说字:说“饭焦”
图1图2图3都说温州话难懂。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自话。有调查表明,温州话在中国十大方言中为最难听懂的。其实,这与温州话的源头有关。温州处于浙江南部,属瓯越之地,秦汉以前属百越,这里的人群为百越人,说的话是一种古越语。古越语属于侗台语,与北边的齐国、楚国等地的汉语不相通。而与南边的侗语、壮语、傣语等语相通或......
-
〓 齐白石书作与熏鸡的故事
著名书画家王森然,收藏有一幅齐白石赠送的篆书中堂。说到这幅书作的来历,竟是非常有趣的。王森然与齐白石相交三十多年,彼此间相知相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森然写过许多有关齐白石及作品的评介文章,因而深得齐白石的看重。后来,在齐白石的资料支持下,王森然又撰写了《齐白石评传》。此书的初稿,齐白石还交给胡适“代为先行一读”。齐白......
-
〓 记录鲜活历史勾勒时代变迁——2015年度汉字与流行语词评点
CFP2015年底,国内外多家机构相继发布年度汉字和流行语词,媒体上一时颇为热闹。年度汉字评选始于日本。1995年,日本负责汉字能力测试的专门机构“汉字能力检定协会”(简称“汉检”)第一次举办“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其后,“汉检”每年向日本国内公众征集最能反映当年国内国际大事和公众关注焦点的一个汉字,来概括当年世态和公众......
-
〓 青年观·勇做时代风尚引领者②:读书以养性
现在是网络时代、图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少了,上网、读图、看视频多了。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简单下结论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频、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阅读。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是......
-
〓 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维普林根修道院图书馆
德国洛可可风造就了历史上一批最华丽的图书馆,建于1744年的维普林根修道院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图书馆是色彩的集合:金黄、浅粉、浅蓝……所有颜色都能在图书馆的装饰中找到一席之地。也许它的风格并不符合所有人的口味,但内部的装饰确实美得令人屏息。这还不是全部:大理石支柱和雕塑都漆成了木纹状。同时,这座图书馆不仅......
-
〓 光明论坛·温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近期,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刊发的《习近平的文学情缘》一文披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脱稿讲述的15个故事,其中他深情地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修身、齐家、......
-
〓 钟飞兴:图书不能只涨价不“提质”
一本书的价格高过50元,已经不是新鲜事儿。2012年全国图书市场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已经高达52.23元,而来自北京开卷公司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其中,涨幅最快的年份是2011年,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上升了13.21%,文艺类的图书最贵,2012年的新书平均定价已经高达85.81......
-
〓 郑娜:报刊亭风波议
在北京,可以用“随处可见”来形容的,不是银行,不是便利店,而是报刊亭。这一点,向来让北京人引以为傲,也让许多外来者羡慕。北京报刊亭非常多。统计显示,2003年全市建设报刊亭已达2300多个,最高峰期达2500多个。小区里、学校边、天桥下、公车站旁、十字路口是报刊亭最多的地方。像笔者从单位走到最近的地铁站,大概1公里左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