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冬天的寒冷,有人抱怨,有人骂,有人暗自哭泣,但也有诗人说“寒冷有益于我的健康”,另一位沿着初雪漫步的诗人还渴望在柳树的枝杈上“也嫁接上我的两只手臂”。
这两位诗人我都爱,是他们教给了我心灵御寒的功课。
寒冷,其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本身谈不上好与坏,人却擅自做了区分,看到寒冷有益的一面乃是“达观”,能够把寒冷变成好事更是了不得。我们总是奢望四季如春、暖阳加身,实际上正是在选择容易,回避困难。在冬天,买更厚的衣服穿到身上,同时跑跑步,打打雪仗,心血来潮的时候甚至爬爬树,身体暖和了,活络了,心里的怨气也就少了。将消极的避寒变成积极的御寒,于身于心都是大有裨益的。这就是诗人寒冷有益于健康的信念了。
面对现实的冷酷,心灵自然也会感到寒冷,就要想办法给它加些穿戴,譬如那顶叫智慧的帽子,那双叫勇敢的鞋子,那根叫坚韧的腰带,那身叫爱的衣服,还要想办法让心灵一直健康地跳动,让血液运行出热量和活力。怨天尤人没有用,何况同样的现实对所有人都是冷酷的,它不会特意跟你过不去。人在怨尤的时候特别容易留意身外之物,从身外找原因,譬如“我为什么拼不了爹”“我为什么遇不到伯乐”,甚至“我的‘颜值’为什么这么低”,偏偏不思考“我为什么成不了我”。“我”才是最大的条件和财富,才是通往自由人生的通道。过去的人说话更狠,他们说“富不过三代”,什么意思?代代人都在追求的财富最终变成了空虚的东西,它并不是真正叫人依靠的宝贝,自己才是自己终生的依靠。你是弹簧,就会跳得很高。你是雨水,就只能从天上落下来。你是花朵,在空谷里,没有人看,也会开得自自然然、漂漂亮亮,自己的鼻子嗅到自己的花香。
我相信寒冷比温煦更能教给人智慧,或者说更能激发出人的聪明才智。“暖风熏得游人醉”是集体事件,在这个集体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特别难。一个人读了许多书,最终才明白,未必是读书越多越智慧,乡野的童叟妇孺也有智慧。有的智者甚至根本不劝你读书,因为你偏信书了。偏信一样东西,实际上是放掉自己,依赖上这个东西,而一旦习惯于依赖,自身的御寒能力就会降低,别说什么“寒潮”“白灾”,连普通的寒冬都没法过。总不能天天躲在棉被窝里怀念暖风(这也是一种依赖),人总要走出去,现实总要考验人,考验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依赖暖风,就不能从暖风里走出来。
直面寒冷,清醒地对待寒冷,而不是幻想以一个人的力量改变整个冬天,或者催促冬天赶快过去,就会想办法善假于物,想办法提高自身的御寒能力。因为不这样做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就会浪费掉整整一个冬天,而冬天是同样美的,同样宝贵的,同样的叫人心情激荡,以至于让诗人要将自己的手臂嫁接到跟冬天赤身相迎、肝胆相照的柳树枝杈上。
接受寒冷,并且走向更广阔的寒冷,沿着初雪漫步,发现美,发现世界的不同面貌和层次,从心灵最深的地方滚涌出生命的激情和爱,甚至成为时空运转的一部分,跟世界同冷同热,跟一棵柳树同生同长,这是我们更应该尝试去做的。
当依赖炉火的时候,就会越烤越冷,越离不开自己狭小的房间。
书中的经验、别人的经验都是纸船,“如果你从来不去航行,纸做的船和真正的船是一样好的”,而我们必须去造一只真正的破冰船,必须找到“我”,让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船长兼水手。什么时候都能够航行才是人生,才是存在,才能够证明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拥有彼岸和新的陆海。
活动——运动——变动——进取,这才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