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求是》杂志2021年第6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典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离骚》,其大意为只要是我崇尚和追求的真善美,即使为之九死一......
-
〓 庚子买书记
庚子年,因为新冠疫情,出门甚少,书店一年中也只是去过一两次,感谢网络发达,足不出户,也可以买到自己想买的书。如今买书,朋友圈推荐成了主要来源,网购则是买书的主要渠道。诸如2020年出版的几册钱锺书相关著述,第一时间都买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钱锺书选唐诗》,从周绚隆先生发布的微信朋友圈得知,布衣书局发售的200册毛......
-
〓 河南卫视:火了初一火十五,火了十五火端午
在互联网和短视频如此发达的当下,文艺作品一炮而红的爆款常有,持续发光发热的经典不常有,一部代表作吃一辈子的常有,持续出精品的不常有。然而,近日水下舞《洛神水赋》(原名《祈》)的爆火,再度惊艳了广大观众,证明了电视台持续出精品的能力。从《唐宫夜宴》到“博物馆元宵奇妙夜”,再到“端午奇妙游”,河南卫视火了初一火十五,火了十......
-
〓 光明论坛·温故: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强调:“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不困在......
-
〓 经典属于并会终结既往历史
2016年上半年,我受聘成为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五年来,专家团队在陈来、王志民先生的倡议与带领下,兢兢业业,群策群力,通过一句句、一章章的解读方式,先后完成《孟子》《中庸》《大学》《论语》的解读。我有幸全程参与《四书》解读,负责解读《孟子·滕文公篇》、《中庸》第17—20章、《大学》传七章与传八章、《论语·先进篇》与《......
-
〓 光明论坛·温故:力行近乎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力行上,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上。力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原文是:“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 光明时评:“美育进中考”,到底该怎么考
继江苏、湖南、云南等省份后,宁夏也加入美育进中考的改革行列。日前,宁夏明确2024年将把美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美育进中考,是实施艺术教育规范化、普遍化的突破口,是引导实现2022年开足开齐美育课程目标的有效路径。随着美育进中考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似难以量化的艺术水平测试如何公平有效、美育的考核内容及评价体系如何体现其“......
-
〓 刘醒龙:回望武汉
去年的此时,武汉刚刚解封。一年来,每一次旧地重游,内心都十分欣喜,却不敢让一丝一缕的欣喜外露,生怕触碰了某根敏感的神经。因参加中国“抗疫文学与文学抗疫”专题论坛,走进华中师范大学,这是武汉解封一年来我第一次来到华师校园,免不了一边回首往日,一边说一句很俗的大实话:“桂子山上的春天实在是太好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
〓 画中话节气:春分,点亮斑斓大地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春分时节,风和日丽,天地间生机勃勃,万物生长。俗话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农民期待春分时节的温和气候、充沛雨水和明媚阳光,画家则偏爱春分的蓬勃氛围和斑斓色彩,游春、赏春、绘春,众多描绘春分景象的画作表达着他们对这一节气最真挚的赞美。戴树良的中国画作品《......
-
〓 导师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监督规范也得跟上
针对有人大代表“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建议,教育部近日表示,建议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教育部将充分采纳。这一消息引发关注。赋予导师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有利于增强师生的科研自主性。人大代表的建议,具有正当性和科学性。但从网友反馈看,社会对此也有疑虑。近年来,一些导师让......
-
〓 在丰收节里咂摸农耕文化的香醇
时逢秋分节气,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
-
〓 古韵新咏:七夕说
华夏神州,天涵地负,乾坤交泰,化育万物;伏義女娲,合璧连珠,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生息繁衍,人类始祖。故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刚一柔成其妙。七夕者,中华阴阳刚柔和合之道也。回眸远古,先民崇拜自然,观天象而定九方,名星宿以应地物,补人生遗憾于勤勉,寄美好愿望于上苍。望太空,天河之西,星布如梭,一星灿然,晶莹灼灼,若女子纤纤素......
-
〓 光明时评:取消论文“硬杠杠”是研究生教育创新之举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公布多项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陈规等举措,引发众多关注。研究生究竟要不要发论文,这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老问题。老问题重新被关注,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形势所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
-
〓 “文化润疆”中的艺术力量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美。新疆,坐拥我国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丰饶地产,这里的民族文化,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当前,推进乡村振兴与繁荣,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大美新疆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要将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面向未来谋发展,创新路径,凝聚......
-
〓 扬州赏琼花
一 我来扬州数次,都没能好好看一次琼花。有的时候季节不对,有的时候正值花季,却又牵绊于他事。扬州的琼花盛开于四月中旬,最美的花期不过一个星期。此次在这个时节乘高铁来这里,正是为了一亲芳泽,一睹娇姿。 扬州赏琼花的胜地不少,几乎每个景点甚至寻常巷陌,都可看到琼树的身影。瘦西湖风景区内的万花园,是扬州欣赏琼花的绝佳去处......
-
〓 抽检毕业论文,守住的不仅是质量“底线”
每年本科毕业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都会成为校园热议话题。如今,本科毕业生面对的不仅有比以往更为严格的毕业论文答辩,还有很可能遇到的论文抽检。教育部于2020年12月发布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将本科生毕业论文纳入抽检范围。这一举措,是教育部2014年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
-
〓 古人春游趣谈
不知不觉,春天来了。 春是唤醒自然的口令。天暖,草青,花开——古人,也和今天的人们一样要去春游。 春游,古时叫踏青、探春、寻春。《诗经·郑风·溱洧》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农历三月三的盛况——“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春光和煦,清澈的溱水与洧水旁,男女老少结伴春游,摩肩接踵,热闹得很。青年男女则“秉蕑”......
-
〓 让传统戏曲持续释放当代价值
“一保官王恩师延龄丞相,二保官南清宫八主贤王……”2023年春节档至今,电影《满江红》中的豫剧配乐持续火爆,不少网友表示“几段电影配乐使我对豫剧燃起了浓厚兴趣”,网上关于相关豫剧选段的检索量显著增加,幕后豫剧演员也由此迅速“出圈”。 据介绍,电影《满江红》中的豫剧配乐主要包含了《穆桂英挂帅》《五世请缨》《包公探阴......
-
〓 滚滚长江 悠悠文脉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深沉而宏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巨人。长江也是一条具有永不衰竭的航运能力的黄金水道,因其一水之便,一代代诗人和作家行走于江水之上,以诗词和华章沿途点亮这道大江,让它放射出万古不灭的奇光异彩。浩浩的江水流淌的是诗词和散文,流淌的是文学,流淌的是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江上第一个文学巨子 春秋时期,......
-
〓 守正创新,古籍出版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华古籍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保护、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其中既包括以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再造善本》《中华大典》《古本戏曲丛刊》等为代表的重大出版工程,也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