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随笔:成功不是超常态人生是场马拉松
在社会开放带来的教育观念革新之下,神童的传奇已经比从前更少耳闻。但每一个以“泯然众人”结局的故事,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小魏,《广州日报》4月8日一篇报道的主人公,就曾是这样的神童——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了拐点,在20......
-
〓 品味古籍:《红楼梦》的两个好处
《红楼梦》,一本全民叫好的大作,不光是书店里的常销书,也是许多红学家们吃饭的根据地。但是,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多数人还是不甚了了。我的一位朋友劝他儿子读一读《红楼梦》,因为是名著,因为大家都说好,不读该书,好像没有文化似的。他儿子好歹读完了,问其感想,儿子说:全书都是哼哼唧唧的女人,就一个男人,也跟女人似的。童言无忌,......
-
〓 人民时评:给老师的最好赞美是信任
人与人的信任建设,从信任教育、信任教师开始,很合适开学伊始,就迎来了中国第三十一个教师节。这样的日子里,说起老师,你是怀着满满的感恩和祝福,还是有说不出口的心思纠结?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在新班主任家访时塞红包被拒。老师推挡中说的一句“不用客气,来日方长”,让家长愈思量愈纠结,前两天终于忍不住上网请教:“这究竟是意味着......
-
〓 雅趣说字:君
君 君 这也是个象形字,像君主高高在上端坐的样子。...
-
〓 雅趣小品:人与蚊子的战争
夏来夜短,难得香甜好梦,如果再有一两只蚊子骚扰,就不胜其烦了。住在高层住宅里的人,现今多已舍弃了蚊帐,代之以纱窗遮蔽蚊虫,但在开门关窗之际,难免会有个把“投机分子”乘虚而入。蚊子这小家伙,天生一股子死叮烂缠的无赖德行。特别是入秋之后,就更是狠命。你刚要入睡,它就会从藏身之处飞出,寻着你的气息,嗡嗡嘤嘤地亲近你。......
-
〓 讲国学必须突破旧藩篱
国学,顾名思义,是以国家为区别的地域文化。英国有英国学,美国有美国学,韩国有韩国学。笔者就曾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学习过韩国学。在我国,国学之称起于近代,因西学东渐,为区别西学,才称我国固有学术为“国学”。20世纪我国出现一批国学大师,但他们对国学的理解不尽相同。马一浮认为:“国学者六艺之学也。”六艺,即《诗》《......
-
〓 策展手记:手札,传统文化的深情记忆
图为钱锺书手札《数寄诗来札》。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作家书画院主办的“字响调圆: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展”近期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与观众见面。没有热闹的开幕式,一件件仅如杂志大小的展品安安静静陈列,视觉冲击力远离这里,展厅质朴,不见时尚。显然,这是一个不在观赏上做文章的展览,橱窗中的老照片、手稿,与四壁悬挂的手札,要......
-
〓 论黑与白
中国文人画的择色十分特殊,西方用色,时时在变,从未有千年一色的怪事。而中国选择“水墨”,自唐至今,执守不变,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性的共识,尽管每个画家用墨之法各异,却始终离不开这“黑”的涯限。研究现象诚然重要,而探索“思想”也有价值。数十年来,画史研究有潘天寿、俞剑华、郑午昌等的洋洋宏著,近人又有王伯敏氏推出画史,......
-
〓 悲兮壮兮陶渊明
作者简介:竹人,女,硕士。供职于浙江省余姚市文联陶渊明的诗是那么的美丽,而他的生活却是很心酸;陶渊明的归隐是诗意的,而他生活的年代是混乱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成功了。而作为一个有心致仕的人,却是不幸的。有人说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但陶渊明恰恰是糟糕的年代孕育了一位无以伦比的诗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一代重臣,他的祖父也做过......
-
〓 一家之言:让孩子欣赏汉字的美
中国的语言文字魅力无穷。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应该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度去探讨教学要领,应该从教会学生欣赏汉字的美入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像欣赏花朵一样去欣赏我们的汉字,热爱我们的文字,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汉字,写好汉字。过硬基本功,教师须先行 身教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每一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都必须要......
-
〓 少儿读物“洋书”何时不再唱主角
就读于宁波鄞州区俞家小学四年级的梁茜雅家里有一个书柜,摆满她喜欢的图书,其中《绿山墙的安妮》、《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亲爱的汉修先生》、《格列佛游记》等国外读物占了半壁江山。据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2013年至今的借阅档案显示,幼儿借阅排在前20名的均为国外读本,国外读物在我们的少儿读物中“唱起了主角”。近年来我国的少儿读......
-
〓 光明论坛:消除教育腐败应依法治教
教育是立国之本。今年两会,教育领域腐败尤其是高校腐败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和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等多人对此发表意见,认为针对大学目前的腐败现象,须创造出不易腐败的土壤。 在两会召开前夕的2月27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向全国教育系统表示,绝不允许......
-
〓 艺文品聚:草书飞舞寓性情
在唐代,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当时称作“三绝”。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曾赞叹张旭的草书说:从前张旭擅长写草书,不从事其他的技艺。喜悦愤怒、窘迫困惑、忧郁悲伤、欢乐安逸、怨怒憎恨、思念仰慕、沉酣狂醉、空虚困乏、郁郁不平,感情上的种种波动,必定在草书当中抒发出来。他观察世间万物时,看见山川......
-
〓 大家手笔:学术“公器”岂能私用
“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这句话历来为学术界所推崇,亦为许多学者所践行。但近年来人们总会一遍又一遍地议论这样一个久远而又现实的话题,主要是因为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存在与此不一致的地方,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学术是有系统的专门学问,系统揭示的是规律,探索规律形成科学。科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术自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故学......
-
〓 不可强解以为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古训。高诱注《淮南子》,遇有不解处,注曰“诱不敏也”;朱熹注《诗经》,不知处注云“未详”或“未闻”。古人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今人可引以为圭臬。近日从网上见有人解释成语“空穴来风”,认为今天所喻“无端之风来于空穴”,大失原意。并举古语“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宋玉《风赋》)以释之,以为此句应为“......
-
〓 唐诗故事:画眉深浅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两首诗,是中唐诗人朱庆余和张籍之间的唱和,两诗分别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五和卷三百八十六。朱庆馀,字可久,以字行,闽中(今福建省)人,一作越州(今绍兴市)人。......
-
〓 童谣:烂漫无邪蕴真知
童谣,被誉为“婴幼儿专用的精神食粮”,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文学形式。中国是“诗谣”的国度,经历了时代变化而流传下来的童谣无不折射出人类的智慧、美德与思想。童谣自古有之,发展至今仍不断增加新鲜语素,锤炼艺术形式,提升审美能力,塑造艺术品格。它以求真求善的理想信念、深入浅出的知识内涵、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与自......
-
〓 光明论坛·温故: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
在2016年4月1日举行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指出:“战略布局离不开实际举措支撑。核恐怖主义威胁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突出,日常预防和危机应对要双管齐下。”他强调:“要做到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筑牢基本防线,排除恐怖分子利用国际网络和金融系统兴风作浪等新风......
-
〓 陈洪标:“三改一拆”别误伤老建筑
目前,浙江省改造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在深入开展。这项被称为“三改一拆”的工作,目的是为推进新型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浙江,是一项令人称道的民心工程。然而,其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在“三改一拆”范围之中,隐藏着大量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避免它们被误......
-
〓 世纪之交的忧思——“庙产兴学”百年祭
1898年3月,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抛出《劝学篇》奏折,揭开了中国政教关系史上臭名昭著的“庙产兴学”的序幕。在落后就要挨打的严峻现实下,满清王朝被西方列强逼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于是办洋务,开工矿,派留学生……值此百事更新之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较有头脑者,却开出了一剂急功近利的“庙产兴学”药方,欲取宗教教团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