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易代之际,南明隆武、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台湾明郑政权与清军在东南沿海进行反复的较量。以王之瀚、杨彦迪(杨二)等为代表的反清势力以粤西和北部湾海域为基地,持续抗清,清朝称为“海盗”或“西贼”。台湾明郑政权灭亡后,杨彦迪、陈上川等南渡广南,分别进驻美湫、同耐,开疆拓土,发展经济,为湄公河三角洲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一、北部湾形势
从中国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以西到越南之间的北部湾,又称东京湾,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沿海多港口,岛屿星罗棋布,地处华南对东南亚海上交通之要冲,历史上是一片交往频繁的国际海域。
在早期的帆船航海时代,中国东南沿海与海外国家贸易往来的的商船,必经粤西海域。徐闻、合浦和日南是汉代中国对东南亚海上交通的要港,闽浙及广东商人常到之处。唐代粤西沿海商业交通活跃,雷州往西“通安南诸蕃国路”,往东“泛海通恩州并淮浙、福建等”;人殷物阜,仍流行“欲拔贫,诣徐闻”的谚语。而粤西、海南地区与中南半岛之间也有经常国际贸易活动。因而从中国的粤西、海南到越南北部海域之间,构成了紧密相连的环北部湾海上贸易体。早在上世纪40年代,法国著名东方学家G. 赛代斯(Georges Coedès)就指出,有史以来,在马来半岛及其延伸出去的各岛屿所构成的天然屏障,由中国海、暹罗湾和爪哇海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中海,因而有学者把环北部湾海域称为“小地中海”[1]。
笔者认为,研究北部湾地区发展历史,应该把粤西纳入考察范围,不仅因为这个地区地理位置重要,雷州半岛在中国与越南之间起着沟通海陆的桥梁作用,而且历史上粤西地区高、雷、廉三州府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经济文化区域。另外地区经济在环北部湾地区发展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中越国际贸易上。
环北部湾地区处于中国与越南的边境交界地区,海境复杂,盛产珍珠、海产,为中越蛋家、渔民谋生的重要海区。历代官府统治力量比较薄弱,鞭长莫及,海盗经常出没。明朝中叶以后,倭寇、海盗从浙闽海域南移到粤海,广东西路海域到北部湾是国际性走私与海盗活动中心。嘉靖《广东通志》指出:“夫雷三面距海,东通闽浙,北负高凉。……备倭之责尤重”[2]。嘉靖四十五年,广东沿海设六水寨,扼塞要害,在东洋有柘林、碣石、南头,在西洋有白沙港、乌兔、白鸽门六处,皆立寨。增兵增船,统以将官,无事则会哨巡缉,有警则互相策应。[3]白鸽门水寨驻今湛江市太平镇通明村。
“南海图经”(黄佐:《广东通志》,嘉靖刊本)
从明清地方志及相关海图可以看出,粤西海域至北部湾以雷州半岛为分界,分为“东海”和“西海”两大海域,东海在半岛以东,相当于后来的广州湾;西海在半岛西边,大体上就是今天北部湾东部一带。
刊刻于万历二十六年前后的《粤大记》所附《广东沿海图》中,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有“东海山”。嘉靖、万历间修《苍梧总督军门志》“全广海图”第三图雷州沙头洋外有“东海场,属雷州府”字样;在第四图吴川县南仙门港外为“广州湾”[4]。这里的“东海山”与“东海场”盖以“东海”而名。
“东海山”海图(郭棐:《粤大记》,万历刊本)
《粤大记》“海图”在半岛西部雷州、廉州及琼州三府海域之间、涠州之北,标有“西海”;西海之北有围山,海岸有卖谷村、流水港、东场巡司、三合尾等地名。值得注意的是,西海两旁还标有“可泊南北风舡百余艘”、“可泊南风舡五…”字样,说明这一海域海上走私频繁,既是走私船的优良避风港,也是官府防海的重要海区。隆庆三年,有倭贼从西海登陆,寇海宴、双门等村。
“西海”海图(郭棐:《粤大记》,万历刊本)
西海以西海域,有白黎港、白沙港、三条港等海港,标有“可泊南风五十艘”、“至廉洲港口二潮水,可泊北风舡七十艘”等字样,也是民船走私之处,往西就是著名的龙门港[5]。
“龙门”海图(郭棐:《粤大记》,万历刊本)
龙门位于钦州南海岸钦江、渔洪江交汇处,嘉靖、万历间多种地方文献都有记载。地理位置险要,山海错列,海道繁复,有七十二径相通。龙门岛“中央平旷,可立营寨,为泊船操兵之地”[6]。不仅是粤海与安南海上交通贸易的要冲,而且因为地理悬远,王法不到,靠近安南,常为“海盗”盘踞。明朝设蛋总一员,驻兵108名,战舰6艘,统于涠洲游击。又于龙门江口之烟通岭设营,以相策应。嘉靖《钦州志》云:
龙门江,在州治南海岸,去城六十里。钦州之山,自东行者,经佛子面、黄坡头至海而止,转而西向。自西而行者,经天板口、大小头口至海而止,转而东向。两山对峙,形势若门,钦江、渔洪二水会流于猫尾,出此而注入于海,故谓之龙门。外群山错列海中,凡七十二,水道随山而转,彼此相通,亦七十二,故俗呼龙门七十二径。东经牙山、乌雷头而达合浦,西经涌沦、周墩而达交趾永安州。此钦州之要害地也。[7]
《苍梧总督军门志》“全广海图”中,龙门港在钦州之南,沿海标有西香巡司、那木营、茶山烽堠,淡水湾、龙牙山,海有乌雷山、牙山、小鹿墩、大鹿墩等岛屿,往西为安南界。海图特别注明:“此龙门港内有七十二径,俱相通,可容千余。近议给兵船十只,设协总一员统领,泊此巡哨。属白鸽门水寨”[8]。
万历《粤大记》所附《广东沿海图》中,龙门港是个江海相通、岛屿罗列的海港。钦州偏东南,有渔洪江注入海中,旁有白勒港;海中岛屿有鳌山、龙门山、石墩、暗沙等。龙门港“可泊北风船百艘”。明朝在钦州沿海设有西乡巡司、管界巡司。龙门以西不远,就是明朝与安南的边界,设有防城营[9]。
清人潘鼎珪对龙门在海防上的重要性也有议论。他说:龙门“地枕交广之间,当钦州正南,为外户。自钦州发舟,不一日至。重峰叠岫。七十有二,错落大海中,大小各不相续。海疆多事,则往往盗贼盘据为窟宅”[10]。范端昂说,龙门江为“钦州要地”,“涌沦江路通防城,与交趾接界,商船多泊江中”[11]。
乾隆《北流县志》记载:康熙二十三年,“以龙门邓耀、杨彦迪相继窃据,设协镇”,并拨把总战船防守,以龙门协营设副总兵,中军都司佥书等官,加强对清越在北部湾边境海域的管辖与控制[12]。
二、“西贼”
清兵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后,明朝宗室大臣拥众往东南败退,其后在南京、浙江、福建、两广等地建立南明弘光、鲁王、隆武、永历和绍武政权;南明势力在东南沿海与清朝展开30余年的争战,台湾与粤西——北部湾海域是南明维系联络的海上桥梁和抗清据点。陈荆和先生指出,清初广东著名的“海盗”首领杨二联合邓耀、冼彪、杨三等纵横粤海,曾经盘踞廉州龙门多年,并奉郑经之命,保护郑氏往来南洋的船只。同时确保广东沿海之若干岛屿,以为明郑向大陆进攻的跳板,或扰乱闽海沿岸的基地[13]。这些以海洋为依托、在北部湾等海域活动的武装势力被清朝称为“海盗”或“西贼”。
(一)王之瀚、王之鉴兄弟
王之瀚,雷州人,是明末清初粤西著名的拥明反清首领,与弟王之鉴等占据西海地区,并与杨彦迪(杨二)、杨三等“海盗”相呼应,义不事清,造成清朝在粤西多年无法建立稳固的统治。史载:“雷人王之翰入山,不薙发,征之不能克。翰在北笋巢,翰弟之鉴丙港巢,左营陈杰乌叫巢,右营黄占三方家巢,王礼士、梁州牧、黄宽等各聚党劫杀,占据西海一带地方,垂五、六年”[14]。
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1654),清朝派遣御史张纯熙巡抚广东,张单骑进入雷州城,招徕流民,“宣布王仁”,两次派人前往西海招抚王之瀚。顺治十三年,之瀚就抚,但以病老不就仕,“哀乞老毙岩穴,尚未剃发”[15]。其时归附男女5400余,“西海一带皆受约束,愿输纳为良民”[16]。
顺治十四年,王之鉴复“据西海地方为乱”,南昌人郑昌从之,为头目。清朝以总兵栗养志提督高、雷、廉三府,进军征讨,郑昌投降,并引领清兵袭击之鉴,擒之。随后击败黄占三等,夺取西海、海康一带,乘胜进击广西十二山二十八寨[17]。粤西反清力量受到沉重打击。
(二)邓耀
南明武装失去西海,不得不向西部海域转移,以龙门为据点,安南为奥援。南明将领邓耀占据龙门,“治舟缮甲,煮海屯田,以为恢复计”[18]。康熙时马世禄《请设龙门协营议》称:“我朝定鼎以来,钦廉于顺治十三年始入版图,……三十余年间,海寇邓耀、杨二等攻城掠野,蹂躏四郡,荼毒不堪”[19]。
永历十四年(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尚可喜派兵进攻龙门,二十三日,两军大战于龙门海口,邓耀败走安南,削发为僧[20]。
(三)杨二(杨彦迪)
杨二是清初粤西著名“海盗”和反清首领,相关记载很多。据陈荆和先生考证,杨二就是后来南投安南的明朝广东镇守龙门水陆等处地方总兵官杨彦迪[21]。
关于杨彦迪的籍贯,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康熙《遂溪县志》记载:“康熙十七年(1678)春三月,祖逆复叛,额将军率师平之,雷协副将谭捷元遁西山,寻归投诚,病死。祖党土贼杨二、梁羽鹤等阻雷南渡作乱,沿海劫掠”[22]。“祖逆”即祖泽清,清初归附,授高州总兵。康熙十四年六月,祖泽清复反,“纵兵劫掠居民,沿海村落寨兵屠劫尤甚。”十六年复归顺,十七年又反[23]。杨二、梁羽鹤等为祖泽清同党,地方志称之为“土贼”,有可能是遂溪人。[24]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则谓:“祖泽清叛时,群盗蜂起。土人谢昌者据之,为暴钦廉之境。昌败,其部下杨二代领其众,阻险为窟,官兵莫敢谁何”[25]。既然杨二为钦州“土人”谢昌的部下,杨二也可能为钦州土著。
总之,杨彦迪(杨二)比较可能是粤西本地“海盗”,接受南明朝命与官职,成为粤海及北部湾地区重要的反清首领。
“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十六年,杨彦迪与冼彪从台湾率舟师数千人,乘船80艘,回师粤海,攻占龙门,“结窠作乱”,进击钦州等沿海地区[26]。同年十二月初三日,清总兵蔡琼、琼州水师副将王珍等领水陆官兵于山墩地方大败杨彦迪[27]。
清军调兵遣将,追击杨彦迪,并成功夺取龙门。康熙《遂溪县志》记载:康熙二十年(1681)春三月,清水师总兵蔡璋、副将张瑜“率舟师自海道大破贼于海门,追至龙门,尽破诸巢。杨二遁,海贼悉平”[28]。杜臻《粤闽巡视纪略》谓:“协镇蔡璋勒兵剿捕,二力战,自午迄日中不退。璋势颇窘,跽伏于舟余 艎中,祷于天曰:贼恶已稔,天倘若歼之,以除民患,愿假我东风。一帆未起,东风骤作,一军欢呼。因纵火焚贼舟俱尽。二乘走逸入交阯,龙门遂虚”[29]。其时吴三桂中风死去,台湾郑氏势力日见衰弱,反清复明已经没有多大希望,杨彦迪等乃率龙门部众3000余人,乘战船50余艘,浩浩荡荡南走广南。
杨彦迪等到达顺化后,阮主准许其引龙门兵弁船艘进驻东浦的美湫(Mi-tho)地方,起筑房舍,招集华夷,结成廛里[30]。
(四)陈上川
陈上川,名胜才,号义略。越南人郑怀德《题陈将军庙》注云:“陈大明总兵,名胜才,广东高州府吴川人”[31]。2005年、2007年,笔者曾经两次前往雷州半岛做田野考察,收集到《乾塘陈氏宗谱》、《田头村中房下支祖杨轩公嫡脉派下》及陈氏大、小宗祠的一些碑记、口述资料,对陈氏入粤历程与陈上川研究都有参考价值。
湛江南三镇田头村陈氏小宗祠及陈上川牌位
据明末吴川人陈舜系撰《离乱见闻录》、田头村《陈氏族谱》等记载,陈氏祖居福建兴化府罗源县[珠玑]巷人,宋末居乾塘,为“陈氏大宗”;又六传迁居田头村,是为“陈氏小宗”,此后百余年,此支生齿日繁,外迁至雷琼、钦廉及外国[32]。
田头陈氏族谱记载,陈上川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九月初四日,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享年90岁。为“陈氏小宗”第十七代孙,在安南娶谢、冼两氏,俱为所出;传族弟圣音;圣音娶郑氏,生三子:瑞祯、瑞昌、瑞祥,又娶杨氏,生二子:瑞蕃、瑞道;瑞昌传圣音位,不仕,曾回田头村,旋复回越南。
陈上川家境颇为富裕,兄廷川经商,落籍海南。上川年幼即学制艺,能文善诗,崇祯十四年(1641)考试生员,入高州府学。次年父母染疫双亡,随舅父转读肇庆府学。永历政权建立后,陈上川加入抗清队伍,后追随杨彦迪等,在钦州湾一带活动。
康熙二十年四月,陈上川与杨彦迪等一同来到广南,进驻仝狔,招集流民,发展农商,把湄公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和商业中心,对下柬埔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至今仍受到越南人民的称颂和崇拜,人们在永清镇后江大洲、藩镇之新安社、镇边之新邻村、平阳省从政村、高绵铁垒等处建立祠庙,纪念在历史上功勋卓著的“陈将军”,“慨其开垦之功”,香火不绝[33]。
三、余论
美国学者穆黛安(Murray,D.H.)教授在她的《华南海盗》一书中指出,清乾嘉时代活跃于北部湾到中南半岛海域的华南海盗,有不少来自粤西沿海,并获得西山阮氏政权的庇护与封赠。如明郑军官郑建从福建海澄、台湾到广东新安,郑建的两个曾孙郑连福、郑连昌是香港一带的海盗首领,郑连昌的儿子郑文显(郑一)迁居广州湾东海村。18世纪后期,郑连煌(郑七,郑连福之子)与郑文显(郑一)曾经为西山政权效力,纵横广东与越南海域。被西山阮氏任命为“总兵、保德侯”的海盗首领陈添保原为廉州渔民,后升任都督,获赠“统善艚道各至大总督”。雷州府遂溪人莫官扶被委任总兵,封“东海王”。海康县乌石村人麦有金(乌石二)先后被封为“宁海副将军”、“清海大将军”等官号;麦有金手下头目杨片客、陈亚广为遂溪人,龙运登为海康人。东海村人吴知青也在西山军队中服役,被称为“东海八”、“东海伯”、“东海霸”,后来成为海盗联盟中的黄旗旗主[34]。其实,17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北部湾的所谓的“海盗”也多来自同一地域。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所致力的“事业”与理念,他们与南海地区特别是越南的关系,与18世纪华南海盗有许多相同之处,并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
另外,应该明确,17世纪中叶北部湾海盗有些是真海盗,不少是沿海民众,尤其是蛋家、渔民;还有不少是与清朝对抗的、被清朝称为“西贼”、“海盗”的南明武装或反清势力,因而对“海盗”不应该一概而论,而应该有明确的认识与区分。不过,不管哪些“海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海洋为依托、以武力经营他们的“海上事业”。那些与清朝对抗的、被清朝称为“海盗”的南明武装或反清势力的最终归宿,有些投降清朝,有些被清朝消灭,有些则南渡沧海,投奔异国他乡,寻求安身立命之所。那些投奔越南的反清复明、或不愿接受清朝统治的前明臣民,为阮朝开辟大片疆土,把湄公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和商业中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35]。
注释:
[1] G. 赛代斯(Georges Coedès)著、蔡华、杨葆筠译:《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4页。G. 赛代斯(Georges Coedès),过去误译为戈岱司或柯代司。2008年3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在广西南宁举办了一个名为“小地中海:北部湾的历史与未来”(A small Mediterranean Sea: Gulf of Tongking through history)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小地中海”已经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
[2] 黄佐:《广东通志》卷二《图经下》,嘉靖三十六年刊本。
[3] 李东阳撰、申时行重修:《大明会典》卷一百三十一《兵部·镇戌》。
[4] 应槚辑、刘尧诲重修:《苍梧总督军门志》卷五《舆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年。
[5] 郭棐:《粤大记》卷三十二《政事类·海防》所附“广东沿海图”,万历二十六年刊本,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07—909页。
[6]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一,康熙二十三年,上海古籍书店复印,1979年。
[7] 林希元:《钦州志》卷一《山川》,上海中国书店影印天一阁藏嘉靖刊本,1961年。
[8] 槚辑、刘尧诲重修:《苍梧总督军门志》卷五《舆图》。
[9] 郭棐:《粤大记》卷三十二《政事类·海防》所附海图,第907页。
[10] 潘鼎珪:《安南纪游》,《安南传及其它二种》,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
[11] 范端昂:《粤中见闻》卷十二《地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12] 张允观:《重修北流县志》卷六《武备志》,乾隆十三年,故宫珍本丛刊·广西府州县志第9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
[13] 陈荆和:《清初郑成功残部之移殖南圻》(上),《新亚学报》第5卷第1期,1968年,第451—454页。
[14] 郑俊:《海康县志》卷上《舆图志·事记》,康熙二十六年,故宫珍本丛刊·广东府州县志,海南出版社,2001年。
[15] 《巡抚御史张纯禧(熙)招抚西海疏》,见郑俊:《海康县志》卷中《艺文志》,康熙二十六年。
[16] 宋国用:《遂溪县志》卷三《勋烈志》,康熙二十六年,故宫珍本丛刊·广东府州县志,海南出版社,2001年。
[17] 宋国用:《遂溪县志》卷三《勋烈志》,康熙二十六年刊本。
[18]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一。
[19] 张允观:《重修北流县志》卷十一《奏议志》,乾隆十三年,故宫珍本丛刊·广西府州县志第9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
[20] 温临:《南疆逸史》卷五十一《陈奇策传》。
[21] 陈荆和:《清初郑成功残部之移殖南圻》(上),《新亚学报》第5卷第1期,1968年,第451—454页。
[22] 宋国用:《遂溪县志》卷一《舆图志·事纪》,康熙二十六年。
[23] 宋国用:《遂溪县志》卷一《舆图志·事纪》,康熙二十六年。
[24] 今年1月6、7日,笔者等在钦州市博物馆苏栋馆长等带领下前往广西钦州沿海调研,发现不少地方流传杨二(杨彦迪)抗清的传说,在地方人士心目中,杨二是反清复明的英雄。在九隆镇上新墟(钦州县旧县治),传说杨二曾建有“王城”。在西坑村,从久河渡到西坑江海口,有一条长约3-5公里、宽约8米的名为 “杨二滘”(或作“杨义滘”,粤语“二”、“义”同音)的古运河遗址,据说是杨二与清军作战时开凿的。另外该村还有“杨二坟”的传说。这些都说明杨二确实在钦州地区活动过。至于杨二是哪里人,熟悉地方掌故的龙门人傅德仲先生说:杨二是从上面(广东)退过来的,不是本地人。
[25]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一,康熙二十三年,上海古籍书店复印,1979年。
[26] 董绍美:《钦州志》卷一《历年纪》,雍正元年刊本,故宫珍本丛刊·广西府州县志,海南出版社,2001年。
[27] 《清圣祖实录》卷七十九,康熙十八年正月癸卯,中华书局,1986年。
[28] 宋国用:《遂溪县志》卷一《舆图志·事纪》,康熙二十六年。
[29]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一,康熙二十三年,上海古籍书店复印,1979年。
[30] 郑怀德:《嘉定城通志》卷三《疆域志·定祥镇》,戴可来、杨保筠校注:《岭南庶怪等史料三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1—222页。
[31] 郑怀德:《艮斋诗集》,转引自陈荆和:《清初郑成功残部之移殖南圻》(下),《新亚学报》第八卷第二期,1968年,第468页。
[32] 陈舜系:《离乱见闻录》卷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编:《明史资料丛刊》第三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3页;阮应祺:《陈上川的世系及其在越南的开发活动》,林天蔚主编:《亚太地方文献研究论文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1年,第227—232页。
[33] 郑怀德:《嘉定城通志》卷三《疆域志·永清镇》,戴可来、杨保筠校注:《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5页。
[34] 参见穆黛安著、刘平译:《华南海盗(1790-18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9-69页。
[35] 参见李庆新:《15-17世纪广东人在越南考述》,《华夏文明与西方世界》(蔡鸿生教授古稀纪念论文集),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