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
民俗节庆、良好家风、传统技艺等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群众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乡村文化建设在为文化留住血脉的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棠棣无处不逢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棠棣村,以花命名、因花闻名。在古朴整洁的村道上漫步,富有浓浓文化味的墙绘引人瞩目。“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与......
-
〓 近代四大高僧——弘一虚云,太虚印光
弘一大师(1880~1942)弘一,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平,字叔同,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别号晚晴老人。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早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受业。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美术学校从黑田清辉学西洋画,旁及音乐、戏曲,造诣甚深。1907年,他与曾孝谷等创“春柳社”于东京,主演“......
-
〓 陈生玺:用历史的观点解读《四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合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作品。《论语》《孟子》,秦汉以后都以单行本行世,汉文帝时(前179-前157在位)曾对《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设博士官,称“传记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大学》《中庸》乃《......
-
〓 亮宝:最完整的“十三经”
图为十三经局部,字上的磨痕清晰可见。李 斌摄 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十三经刻石”亦称“乾隆石经”。 “十三经”指的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
-
〓 中国漫画的历史
漫画二字起源于中国北宋,最初用“漫画”二字的是北宋学者画家晃以道《景迂生集》中说:“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嘴画水求鱼。”这里说的漫画是一种水鸟的名称,因为它捕鱼时潇洒自如,像在水上作画而得名。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并注明为漫画,这是中国最早称之为漫画的作品。西方漫画源自英国,19世纪法国画家......
-
〓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彭敏哲:持之以恒,不畏挫折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
-
〓 涨姿势,“漫画”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你都见过吗?
众所周知,我们如今无处不在的动漫起源于漫画,而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动漫大本营,一个是日本,一个是美国。中国的动漫尚处于发展阶段,在一步一步茁壮成长。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漫画”一词早先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这时“漫画”指的是一种鸟类,即栖息在黄河岸边的琵鹭。 (《和汉三才图会》上的琵鹭)直到清代初期,......
-
〓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秦兰珺:感谢女性学者,生命经验促进我的研究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
-
〓 探寻老北京八大胡同:品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
前海和后海是北京城内最古老、最具特色的胡同之一,它们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北京城内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胡同区之一。南锣鼓巷位于东城区,是北京城内另一个著名的胡同区,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而闻名。德胜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东四北大街、牛街和广安门内大街则分别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和东城区,它们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
-
〓 当今国漫涌起 中国漫画从何时兴起的?闪创教育:中国漫画发展简史
清末民初清末民初至民国初年,“漫画”的名称还没有使用,多数被称为“讽喻画”、“寓意画”等,但这并不影响漫画的迅速发展和壮大。《俄事警闻》、《时事画报》等漫画报刊为漫画的“根据地”,从揭露列强的侵略行径到抨击清政府的卖国;从讽刺官场的虚伪腐败到针对民间的封建迷信,都有优秀的作品予以体现。如《时局全图》、《看尽世人梦未醒》......
-
〓 观张三丰“龙行大草”,追溯道教符箓与书法艺术的渊源
重庆合川铜梁洞石壁上刻着一幅张三丰手书的“龙行大草”书法《刘长卿赠别严士元诗》,猛地一看与我们平常所见的草书类似。但是细看笔画连绵不绝,起伏迭拓,有着星斗、龙凤的图像,更像一幅画作,更好似是一张巨幅道符。张三丰曾修道于此,他的书法风格其实与道教的符箓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看过林正英主演的僵尸电影一定很熟悉英叔画符的场景。......
-
〓 甲骨文里看“新闻”
...
-
〓 126个厦门文化影视产业项目落地签约 总金额达280.5亿
11月1日,2023金鸡电影市场开幕式暨厦门文化影视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厦门举行,来自厦门相关单位领导、境内外著名导演、制作人、知名学者专家、影视行业领军企业家、头部互联网平台代表、头部投资机构代表、文化影视企业负责人等200余位嘉宾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邬眉 摄)据介绍,本次签约涉及实体影视、文旅融合、AI......
-
〓 吹萧:陕西历史博物馆展览出现错别字
2023年8月15日至11月14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内,举办了一场以“盛世唐音”为主题的唐代乐舞文化展。10月28日中午,我来这里参观,拍摄大量照片。最近,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一个明显的错别字——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本次展览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为核心,结合大量唐代乐舞题材的图文资料,全......
-
〓 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召开,多项研究成果发布
11月16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有20个科研机构、大学院校和科技公司的代表分享了关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科技手段运用、设施设备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
-
〓 国图藏敦煌本《老子道德经义疏》释读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出自周朝史官老子之手,“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经典。老子在春秋时代被认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宗教教主,《道德经》被认为是部哲学著作而非宗教经典,然而在道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老子和《道德经》逐渐被奉为宗教教主和宗教经典。众所周知,唐李......
-
〓 文学界泰斗徐中玉逝世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今天凌晨3:35逝世,享年105岁。资料图徐中玉,191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语文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名誉主任。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主编文学研究丛书7套、大学教材《大学语......
-
〓 思想与学术如何面对新时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简牍、敦煌文书、徽州文书等新材料的大量公布、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出土文献的重要性,但也感受到了出土文献给传统观点带来的冲击。如何看待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带给我们的不同认识,这其实和史料提供者的眼光、角度以及我们的判断有很大关系。循此而论,很多历史的常识也会随着学术的进展得到更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或许......
-
〓 赵孟頫:征服你,只需用这9个字!
书法的魅力在于美,美才能吸引人,相信你看了这9个字,你一定会爱上书法,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赵孟頫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初看这个字,你会觉得和《兰亭序》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这就说明赵孟頫得王羲......
-
〓 “一带一路”中国太极文化世界行活动走进维也纳
“一带一路”中国太极文化世界行活动25日亮相奥地利首都维也纳,200多名奥地利太极拳及武术爱好者与中国太极拳名家面对面,零距离感受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魅力。 维也纳一处运动馆内,大家席地而坐,静静聆听中国武术研究院研究员康戈武讲授太极文化、太极拳的渊源和发展及其时代价值。 康戈武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式太极拳代表性......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