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横绝中流是此桥——冯友兰在1919
以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专业学术研究为留学的主要目的,是留美学生与此前的留日学生的一大区别。不过在当时,类似冯友兰具有“想要得个博士”的想法的留美学生,其实并不占据主流。在冯友兰的个体生命史中,1919年或许可谓一个空档期。此前一年,他结束了自己在北京大学哲学门为期三年的学习,6月毕业以后,返回开封,从9月起出任河南第一工......
-
〓 用书法家的眼光来收藏
日前,“启功旧藏金石碑帖、法书影本672种”作为一个标的上拍,拍品现场以1600万元起拍,经过近15分钟鏖战,加佣金最终以2932.5万元成交。此672种中有启功题签、批校、题跋本共212种,上自先秦金石,下迄近代碑刻,是其一生心血的结晶、其书学思想的来源,亦是成就先生的基石。启功(1912—2005)是当代著名学者、......
-
〓 道教宫观重现昔日“皇家气派”
大上清宫遗址标注图“大上清宫遗址为我国宋代以来最高等级的皇家宫观建筑遗存,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派祖庭遗址。”1月21日,在由江西省文化厅、鹰潭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鹰潭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表示,此次发掘......
-
〓 景海峰|警惕当代儒学走向极端:排他、自大和宗教化
“国学热”兴起之后的儒学复兴运动,经过了20多年的演进,已经由微渐著,面临着重要的关节点,当代的儒学研究也已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我们把儒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遭遇顿挫之后,从现代文化的语境和背景再出发的历程梳理一下,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一是现代主义的昌盛期,在全盘西化的压力下,儒学日渐式微,沦为惨遭批判的靶子,一切......
-
〓 在当代接续古典 ——我心中的《牡丹亭》《红楼梦》
历史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力是怎么来的呢?我是学西方文学的,有一点粗浅了解。最重要的恐怕是由于欧洲从14至16世纪重要的文艺思潮运动,即他们的“文艺复兴”。人们重新发掘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又将文明的种子经意大利撒播到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直接影响了西方文化后来的成就。从这一点我联想到中国。我在念书时就有一种希望,希望有一......
-
〓 孔子博物馆开馆试运行 首批2000多件孔府文物搬入新家
新建成的孔子博物馆(11月1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网讯 青铜器商周十供、战国时期黄玉马、锡银满汉全席餐具、明代蟒袍、记录400多年历史的孔府档案……耗时5年建成的孔子博物馆26日上午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开馆试运行,首批2000多件文物搬出孔府文物档案馆、入住孔子博物馆,今后将有69万多件孔府文物逐批“乔迁新居”。受限于缺......
-
〓 普洱茶也讲究喝“雨前茶”吗?
春茶,可算作是最不可辜负的年度春宴。受访者供图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有爱茶的人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一部“茶史”。这茶可通古今,上在秦后汉末的《神农本草经》中可以解毒,下至今朝油盐酱醋茶的市井喧嚣里俗雅共赏;这茶可在“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的文化中,也能在“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情感里。谷雨......
-
〓 历劫不死的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整理的如此清晰!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国文明从未被摧毁!屹立东方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为什么绵延不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读读这篇文章!此刻,我枯坐在静静的清华园里写下此篇文章,就是担心当今和未来的人们在历史书上往往看不到一些很关键的东西。我们有些历史书总在讲着哪个皇帝和他的弟弟搞什么阴谋,......
-
〓 “世界巨匠”文艺复兴三杰特展亮相南京博物院
观众体验木版画制作。徐晓阳摄/光明图片观众在参观达·芬奇作品《美丽公主》。新华社记者 孙参摄【新展大观】达·芬奇的粉笔素描《美丽公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倚靠十字架的基督》、拉斐尔的木版油画《圣家庭(拿书圣母)》……近日,“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拉开帷幕,68件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及其追随者的......
-
〓 “当代文学七十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当代文学将去往何方
6月29日,由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主办的“当代文学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参会。研讨会现场展开当代文学更为丰富复杂的面相在研讨会现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作了题为《内......
-
〓 陶寺遗址发现比甲骨文还古老的朱书,专家说:确定不了文字的意思
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文字作为一种反映历史最真实的载体,自然也成为了专家们研究的重点。例如,甲骨文出现于殷商时代,距今约3600多年,被称之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但您想过吗?在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中,距今3600多年以前有文字吗?答案是肯定的,究竟是什么文字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
-
〓 看花花公子的标准,女人怎样养身材美
人类是视觉动物,第一次见面的人,90%都会在10秒钟内对外表作出评判,在4分钟内对其形成看法。对男人而言,女人的相貌和身材,在最初似乎远比她的智慧和才能更有吸引力。近日,美国麻省总医院的脑专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给异性恋男人观看美女照片,得出了女性身体不同部位对男人的吸引力大小排序,依次为:健美的体型、性感的嘴唇、丰满......
-
〓 《悬泉汉简》出版:为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第一手资料
中新社兰州12月12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12日从甘肃简牍博物馆获悉,随着西北汉简整理出版工作的迅速推进,新近由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等四家单位合作整理的《悬泉汉简》第一卷出版。据了解,由于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的重要和出土材料学术价......
-
〓 专家:文学内刊是最早的文学火苗
2019全国文学内刊年会在京举办小新摄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高凯)“内刊是作家开启初始创作的重要台阶,是最早的文学火苗,对于作者的发现、推举和成长至关重要。”12月16日,《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2019年全国文学内刊年会上表示。1972年,作家曹谷溪在陕西延川印出的第一份小报《山花》至今仍盛开在黄土地上,......
-
〓 对话数字传播与智能时代的文化中国
顺为互动执行总裁 袁俊:感谢!今天也是岳麓书院给我很大的触动,因为从文化或者国学角度,首先我的感知是传承和国学从来不是全民的东西,在人类历史中通常来说是属于少部分能够坚守信念的人才能坚持下去的东西,而中国1949年以后的20多年客观来说打断了传承。我非常感动的是有这么一批研究者、学者都坚持下来了,这是一种由内至外的感......
-
〓 如何让海外流失文物回家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但自近代以降,因受历次侵略战争劫掠和文物盗掘搜刮,加之近30年来文物走私犯罪日益有组织化与高技术化,我国成为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当今文物价值越发受重视的背景下,我国流失文物却开始较为频繁地现身海外展出与拍卖活动。今年4月份,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罔顾我......
-
〓 四季日课:闻花吟柳试新笋,像古人一样过春天
西门媚画作:春山行从去年夏天,写《四季日课:浮瓜沉李,垂钓浇花,像古人一样过夏天》,秋日,又有了《四季日课:像古人一样过秋天》。当然接下来应该是冬天,《花镜》里的冬日过法,十分合我心意。可惜,去冬十分不美,空气恶劣,心情就恶劣了。没办法像古人过冬,只能紧闭门窗,和室内花草相依为命。受不了的时候,逃去云南数日,略作喘息。......
-
〓 非遗进社区 “草编”传文化
12月3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皇城街道大西街社区,草编艺人韩六叶在展示草编技艺。草编是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以蒲草、玉米皮等柔韧植物为材料编织各种形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作为河北张家口一名草编艺人,韩六叶在京津冀等地区参与“草编”技艺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义务传授草编技艺。新华社发(陈晓东摄)12......
-
〓 汉代嗜酒之风:关于汉画像砖石上的酒事酒具
汉代嗜酒之风尤盛,这不仅见诸史料记载,两汉墓葬出土的各式随葬酒器及部分酒类沉渣,皆可印证此观点。但“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欲得见汉人热衷酒事的各般细节,还属画中形象最直观、生动。汉画像砖、石作为汉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其上所饰图像反映了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人尚酒,因而酒事题材的作品自必不可少。汉画像砖主要分布在河......
-
〓 “传统”不等于“旧”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河北“三痴斋”泥塑大院的农家艺人在制作泥塑福娃。新华社发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书画修复师在修补一张古画。新华社发国家博物馆,一名小朋友在木偶艺术展上写生。新华社发【思想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时代,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苏伯民代表、王祖伟代表、韩再芬代表、杨朝明委员、安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