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汉字、汉语入手,全面拯救中华文化
端午字义,即是太阳午时运行端正。端午者,夏历五月初五,黄道之中太阳运行在正午十二点,此时此刻,为一年当中我中华地域之最正中的阳光直射点,万物此时无阴影,是为端端正正之午时的光明正大。三千年前(早于屈原),中华古圣先贤中的天文观测者及方国、王国、邦国中掌管天文历法历算的官员们,就专取此一天文现象为节日(又称天中节),寓意......
-
〓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知识分子与国家
1772年冬,乾隆皇帝发起了《四库全书》编纂项目。为此,他命令地方官员搜寻、汇报和抄写其辖区内各藏书楼所藏珍稀图书,并呈送北京。与此同时,乾隆皇帝要求私人藏书家自愿将其藏书呈送北京。1773年3月,朝廷在北京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接收各地上呈的图书,以及评估图书的内容。因此,该项目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加。最终有七百名纂修......
-
〓 品老舍的人生与文学世界
孙洁的《老舍和他的世纪》是一部梳理老舍一生思想发展脉络的书,既为他如何从生到死、从昂扬到迷惘直至陨落提供了答案,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走向以及其中蕴含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证。(《老舍和他的世纪》,孙洁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老舍和他的世纪》通过三个生活时段,对老舍的文学生涯进行了一次较完整的考查。这三......
-
〓 北京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
为深入发掘激活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日前,北京市文化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北京市已确定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共计25家。北京市鼓励试点单位在确保公益目标、保护好国家文物、做强主业的前提下,采取合作、......
-
〓 贾平凹:年年都在强调读书,但读书不是做活动
4月21日下午,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第六届复旦大学读书节暨拉开帷幕,同时复旦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也正式启动。作为启动仪式主讲嘉宾,作家贾平凹分享了自己阅读经验以及对当下阅读状况提出了看法。贾平凹表示,自己写作的重要资源和背景一个是中国传统经典,一个是家乡那融合了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独特乡土文化。尽管现在都在强调读......
-
〓 “合抱之木发于毫芒”——台湾微雕家陈逢显传承中华精湛工艺
山清水秀的台湾新店碧潭景区附近,低矮民居、瓜棚菜园间藏着一座小小的“陈逢显毫芒雕刻馆”。“合抱之木发于毫芒。”毫芒,指毫毛的细尖,比喻极精细微小的部分。雕刻馆主人、微雕家陈逢显说,博物馆的名字取自佛语,也是他几十年艰辛艺术路的写照。灰白长发束在脑后,一身砖红色的中式外套简单飘逸,陈逢显推门入院,带领记者穿过花园,登上一......
-
〓 河北发布2020年文创产业重点工作 将培育文创开发示范基地
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9日透露,河北省文旅厅等七部门印发《2020年全省文创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提出2020年,全省将培育20家以上文化文物单位文创开发示范基地、20家以上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示范基地等工作目标。据了解,该方案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加快全省文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2020年全省文创工作迈上新台阶。按照该方案,2......
-
〓 西藏钱币联展再现古老藏币文化
“传承·弘扬”钱币文化之旅——拉萨站暨西藏首届钱币文化展5日在拉萨召开。 资料图:古老藏币厂印章。此次展览展出了西藏早期藏币、藏钞、档案资料等实物以及一至五套人民币纸币、建国以来发行的硬币、贵金属纪念币(章)、人民币手绘图稿、人民币雕版等参展物件400余件。其中,西藏藏币相关展品格外受关注,历史尘封已久的印钞模具、藏币......
-
〓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今人尚什么?
晋唐宋三朝,因其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书法在遵循传统的发展思想中融入了各时期政治,人文的因素形成不同风格思想的艺术。 晋人尚“韵”晋人尚韵:是东晋士人书法家崇尚道教超然物外的思想在书法艺术上的表现。晋代书法是书法史第一次成功的演进,其成就表现在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楷书,行书,草书的艺术性和自然灵动的神韵上。 《兰亭序......
-
〓 清末洋人眼里的市井中国
图②图①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商人、外交家等涌入中国,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游记、见闻等著述。本文作者哥伯播义,1847年来华传教,先后在宁波居住了八年,在传教的同时,还写下了大量讲述中国风土民情的随笔。收字纸大家一定听说过,中国人非常尊重知识,他们甚至会敬重那些印过或写过字的废纸片。在我们随意地把废纸用于各种用途时,中......
-
〓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全面开展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将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口号是“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激......
-
〓 沿“雪域天路”追寻文明印记
近日,《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首博的一层B展厅为观众铺开了一条汇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区市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16件(组)文物组成的“天路”,路边的玛尼堆指引人们走进雪域“圣地”,与藏族及藏族的历史文化亲密接触。生命禁区里的文化萌芽漫步在“雪域天路”上,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对西藏文化的......
-
〓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制作笔头基本步骤中的‘烫毛’为黄狼尾材质独有工序,也是鲁笔制作技艺独到之处。”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鲁笔博物馆毛笔制作车间内,文化传承志愿者刘奇熟练地向游客介绍。峄城区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鲁笔非遗传承基地,让游客体验、认知非遗文化,推进非遗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
-
〓 在故宫探寻中国近代文脉
《民国学者与故宫》,肖伊绯著,故宫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自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迫搬出故宫,500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最高权力中心,也一直是中国最高政治、文化中心。可以说,所谓“正统”与“道统”的中国文脉,50......
-
〓 蒋昌忠:坚定文化自信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蒋昌忠致辞尊敬的许又声秘书长:尊敬的欧阳斌主席:尊敬的张岂之先生,李亚先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相聚在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的湖南大学,共同见证“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首先,我谨代表湖南大学,向莅临典礼现场的领导和嘉宾,向凤凰网、凤......
-
〓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北京病逝 享年75岁
北京晨报讯 昨天15点,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记者20:30拨通了著名评论家、雷达生前好友白烨的电话,对方刚刚慰问过雷达的家人,“因为肺部感染,从叫急救车到去世不到两个小时,太突然了,这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巨大损失。”“家里也没有准备,因为太突然了。”白烨表示雷达的心脏和肺一直都不太好,这次是突发肺衰竭......
-
〓 近代文人社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近代社会风云变幻莫测。在易代鼎革之际,旧式文人仍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坚守。共同的文化心理驱使旧式文人纷纷抱团结社、吟诗填词,一时蔚然成风。据统计,近代先后涌现出二百多个文人社团,其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且开辟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对当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颇有启发意义。旧式文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新文化、新文......
-
〓 从时空维度看巴蜀文学:在中华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经两千余年,在中华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间的发展演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多个阶段性,呈现出多姿多样的发展面貌。巴蜀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蕴深厚。巴蜀文化与巴蜀文学的发展并非同轨运行,直到西汉文翁入蜀兴学,巴蜀文学才逐渐发展起来。令人诧异的是,巴蜀文学刚刚起步时,就出现了以蜀中四贤为杰出代表的作家......
-
〓 朱永新、刘大为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关注人民网视频访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件,也是第一个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用重大工程的方式推进的行动纲领。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
-
〓 作家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故事沟通世界,还是要感谢汉学家
8月22日,在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故事沟通世界——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在博览会上举行。作家余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第十二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以及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海外汉学家等参加活动。活动主要以余华作品的“海外译介情况”、“以往创作历程”、“近期创作作品”等主题进行研讨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