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仲呈祥:文化基因凝魂聚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和作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显示了深邃的政治远见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而且蕴含着精深的学理思辨和学术价值。他反复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
-
〓 大家手笔·陈平原:“双一流”建设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当前,“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不仅不少大学翘首以待,唯恐错过加快发展的机遇;媒体和公众也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时刻关注其“闪亮登场”。但如此热切的期盼,反而让人有点担忧:“双一流”建设是件好事情,但不能用力过度,因为它不是全民运动,不应成为震天响的口号。打个比方......
-
〓 针对浮躁功利的不良学风当今学界尤须倡导“实学”精神
实事求是是我国学者的优良传统。综观当今学界,求真务实是治学主流,但也存在浮躁功利的不良学风:一些学者奉行“出名要趁早”的理念,蜻蜓点水、率尔为文,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甚至公然剽窃造假。这种学风不仅危害学术研究本身,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表明,当今学界尤须倡导“实学”精神。具体来说,治学之“实”有以下几重涵义......
-
〓 回家过年,带上这六句话
春运如火如荼,每个人脸上写上了同一种表情——“回家”。家,何以让人如此牵挂,以至千百年来引申出如此丰富的意义,只是因为那个点灯等你的地方,有一个孕育陪伴期盼你长大却常常让你忽视的人——母亲。值此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网友在微博上发出倡议:有6句话,你对妈妈说了吗?去年在各大卫视开播的电视剧《你是我的生命》引起了很多观众......
-
〓 2013印象之解玺璋:我的“梁启超年”
解玺璋(文化评论家,近代史研究者) 在《梁启超传》后记中,我曾表示,这本书充其量只是作为初学者的我所完成的一份作业。不是故作谦虚状,这里套用一句老话,确实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固然,四年的写作使我对梁启超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和好奇。未知的领域从来都是随着已知领域的扩展而成正比例增长的,仿佛走......
-
〓 风姿独秀话古亭
作为建筑设施,早期的亭子非常简陋,不过是一个蘑菇状的小棚子,其功用亦非观赏,而是供人歇脚的公共设施。到得后来,亭子的内部结构逐渐完善,外观也愈益华丽起来,但仍以独体建筑居多。典型的亭子通常由台基和柱础、立柱和栏杆、垂脊和檐檩、藻饰和彩绘等构成。构造简约而孑然独秀,小巧玲珑而四围洞开;宝顶朝天,引来探骊龙爪;黛瓦罗伞,疑......
-
〓 干部谈读书:读书支撑起精神的屋梁
正是阅读的人生习惯,成就了我的职业生涯,提升了我的生命质量,造就了我的真诚品格和本色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厚度却是无限的。长度在于健康,而厚度在于坚持学习、保持本色。我能从一个普通山村的农家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厅级干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生坚持的两个字——学习。所谓学无止境,读书学习的习惯,让我一生获益,至今......
-
〓 玉兔赋
余生也晚,又因远离大都市,自然无法一睹梅兰芳脍炙人口的《贵妃醉酒》。可喜的是梅公子葆玖得其衣钵。我曾在电视上观看过他的演技,可谓眼福不浅。此中的杨贵妃有一段四平调梅葆玖唱得荡气回肠,声情并茂,最为人称道。“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东升……”玉兔在这里代指月亮。因神话传说中,月亮里有玉兔捣药,故称月亮为玉兔。“捣药......
-
〓 陈鲁民:“牛人”的开场白
课堂上的刘文典 辜鸿铭(高旭奇画)曾有那么一帮“牛人”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讲啥啥出彩,就连上课开场白也各有千秋,特立独行,见秉性,见风格,脍炙人口,令人难以忘怀。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悠悠地补充:“......
-
〓 恒常不变的牛津——一本书与一次游历
布莱克韦尔书店内景 《牛津画记》是饮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和书法家蒋彝先生在二战期间旅居牛津时完成的一部游记。作者以中国文化的博大视角,用隽永的笔触描绘了那一时期牛津的建筑艺术、自然景致和人情风貌,初读时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国人戈弗雷·霍奇森也说:“蒋彝的文字之所以吸引我,在于他以全然博学多闻(他从未错用......
-
〓 光明论坛:儿童节时话“忘忧”
孔子六十多岁的时候,周游列国来到了楚地。楚国的叶公问孔子弟子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语塞不能答。归来告孔子,孔子说,你怎么不这么告诉人家,“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专心致志,连吃饭都忘了;时时感到快乐,忘记了有忧愁这回事;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这是为数不多的“夫子自......
-
〓 沧浪亭赏竹
对于竹子的喜爱,从小以来,不曾偏颇,并且爱之弥深。老家深山老林的竹林,以毛竹为最,从吃竹笋,到砍竹子做成各种用具,竹子可谓一身尽是宝,诸如把竹子做成竹扫把、竹鸡笼、竹筛、竹背靠椅等等。曾迷恋画墨竹,认真研究了写意墨竹的各种画法、技法,但很多时候还是依葫芦画瓢,不得其意。后来发现,实际写生少,都是在闭门造车,岂能得其真趣......
-
〓 光明时评:“本科转专科”是改革探路
据媒体报道,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发布的《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让很多网友长了见识——从下学期开始,普通本科生学分不达标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入专科学习;达到专科毕业要求后,按专科毕业。消息一出,就激起不小的舆论涟漪。其实,早在2003年,海南大学就有过23名本科生因学分不......
-
〓 集邮撷趣:邮票上的“两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我国邮政多次为人大、政协会议发行纪念邮票。1949年9月21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8日,我国发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全套4枚同图,图案为天安门城......
-
〓 新评弹:声音是一种文化标志
不久前,我在台北国际艺术村听了一次关于声音的对话,两位文化人以讲座和答问的方式阐释他们对声音的看法。原来,在他们的眼里,每座城镇、每个地区、每个村落和每条街道,都拥有自己的独特声音,就如同地标那样,也是一种文化名片,既是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也是当下的文化特征。其实,在北京,声音保护已经纳入了人们的视野,史家胡同就有一家北......
-
〓 校训的故事·赵丽宏:光与真理
赵丽宏素描 郭红松绘 进大学不久,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图书的开禁。一批世界名著重新出版发行,对爱好文学的人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这也是一个文化专制和封闭的时代结束的象征。新书上架时,书店里出现了极其热闹、感人的景象。每一家新华书店门口都有排队购书的长龙。华东师大校园里有一家小书店,每天早晨,中文系的学......
-
〓 节气·物候·小雪——生机敛藏雪花飘飘
小雪和雨水、谷雨、寒露、霜降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雪一般落在公历11月22—23日,这时太阳黄经到达240°,今年小雪交节是11月22日23时25分。古人称“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时由于冷空气南下,中国北部温度会逐日下降,使气温降到0℃以下,于是降水就变成了雪,但雪量还比较小......
-
〓 文化传承,让年轻人唱主角
7天迎客600万人次,话题讨论阅读量超过5000万……近日闭幕的广州广府庙会,为公众奉上了多道精美的民俗大餐。广受关注的背后,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庙会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热捧。从高校青年学子当家的创意市集“广府潮墟”,到将动漫、公共艺术请到非遗项目中来的“创世集”,再到为孩子营造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庙会,广府庙会让年轻人......
-
〓 新评弹·攻克转型期“文化甩尾”:网络阅读,如何读
网络阅读早已普及,而且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其阅读量、阅读的便捷、阅读内容的五花八门,不能不说远远超过了传统阅读。然而,这样的阅读也带来了深层的弊端,负面效应正日益显现。前些日子,一篇文字以撩人的标题经不断推送,被广泛传播。初看内容,还挺能引发共鸣,以当今的认识水准看,道理也很充分,但这篇文字通篇的依据却是某报20年前的......
-
〓 人才史话:古代智库人才如何献策
资料图片 《考工记》开篇写道:“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意思是说,坐在那里论述治国之道的是王公,行动起来执行治国之道的是士大夫。可以说,每一个王侯的身边,都有一班子“坐而论道”的人,就连县吏的身边还有一位师爷呢。在那些得天下、开盛世的帝王身后,必定有一位或者说至少有一位“坐而论道”的谋略高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