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言诗和白话诗
我国有两个诗歌团体,一个叫中华诗词学会,一个叫中国诗歌学会。2010年中华诗词学会召开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我被邀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诗歌学会致辞,我祝贺大会取得成功,并祝愿这两个兄弟团体的团结合作。中国诗歌学会的成员主要是白话诗诗人,兼及文言诗诗人。中华诗词学会的成员主要是文言诗诗人,兼及白话诗诗人。我把旧体诗称作文......
-
〓 鸡鸣枕
“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几千年来,不管酷暑寒冬,晴雨风雪,鸡都守信报晓,从不懈怠、误时,决不偷懒。正是因为有了鸡在黎明时的打鸣报晓,人间才开始有了新的一天的烟火和生机。而鸡的这种勤奋、准时、守信、守纪、认真负责的好品德,为其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为了学习鸡的这种美德,民间的许多家长为孩子制作了鸡鸣枕,寓意金鸡报晓、催人早起......
-
〓 名人故居:孙中山故居——小小翠亨村
孙中山故居 蔡华伟绘又是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我再次来到翠亨村瞻仰孙中山的故居,寻觅伟人当年的成长印记,领悟今天的变迁,也寄托对明天的憧憬。作为生活居住在中山这座城市的一分子,记不清来这里多少次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感悟。然而,总是不变的一种感受,是它的低调,而它的低调,总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小”。是的,小小的......
-
〓 魏绍章与扬州清曲
作者简介:张风雷,亦名张凤雷。网名踏雪无迹。男。江苏省镇江市人,生于1967年6月。祖籍江苏丹徒。大学本科文化。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有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扬州清曲名列其中。说到扬州清曲,人们一定不会忘记一个名字:“魏绍章”。从2009年4月,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笔者有幸同魏......
-
〓 纸鸢跋扈挟风鸣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这是北宋名相寇准的一首名为《纸鸢》的诗。纸鸢就是风筝。此诗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不见纸鸢的形象,却隐约有其影像在眼前晃动。再仔细咂摸,作者大约是把自己当成一架迎风高举的纸鸢了。清明时节,中国人大都喜爱放风筝。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无论鹞还是鸢,都是猛禽的一......
-
〓 一家之言: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
对多数人来说,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使用繁体字的机会毕竟不很多,但是,繁体字又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有时也确实会用到繁体字,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 繁体字是与简体字相对而言的。人们的使用习惯要求由繁趋简,书写装饰有时又不得不由简趋繁,繁与简此消彼长,和谐共生,繁简并存也一直是汉字演变的主旋律。 应该承认,......
-
〓 民俗趣谈:端午话“防疫”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明端阳景图 清 余樨“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五月初五的端午,是包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的节日。读古代端午诗词,也能欣赏到一幅幅与卫生防疫保健有关的风趣画面。“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读陆游《乙卯重五诗》,看到诗人......
-
〓 评论员随笔:读书为何不能快乐些
读书行为的本质,其实就是思想之间的交流。从“有求”的读书上升到“无求”的读书,重新思考读书的“有用”与“无用”,是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个民族必须思考的问题前几天,跟几位读书人一起聊天,说起自己人生最不爱读书的时候,几乎所有人不约而同提到的都是上学备考那段时间。每年高考结束,各地都会出现雪片一样飞舞的参考书。埋头苦读的学......
-
〓 艺林风华:万里丝路一卷出——旷世奇珍《蒙古山水地图》
气势宏伟的《蒙古山水地图》长卷(局部)《蒙古山水地图》中不乏细节,图中的“望星楼”,指的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兀鲁伯天文台”。《蒙古山水地图》卷首绘制的嘉峪关《蒙古山水地图》中的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麦加)《蒙古山水地图》中的黑楼城(今阿富汗赫拉特)从麦加至伊斯坦布尔的画卷已经丢失,该部分约占据全卷的四分之一。丝绸之路的终......
-
〓 华夏文明: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冯谖弹铗图 (资料图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崛起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这批优秀之士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而且关心民瘼,热爱国家,有仁者之心。这样的士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但是其范畴要更宽广。孔孟二圣对于士的论述不断建构和充实着士的精神价值,不仅对知识分子,而且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
-
〓 中国古文物中的马
陕西甘泉出土商青铜马。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天马图像。甘肃魏晋墓出土骑士画砖。“昭陵六骏”之飒露紫,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陕西出土西周青铜驹尊。陕西平陵十六国墓出土彩绘陶具装马。四川西汉墓出土髹漆木马。甘肃武威雷台墓青铜马,俗称“马踏飞燕”。陕西唐鲜于庭诲墓出土三彩陶三花马。体姿英俊的良马,一贯深受国......
-
〓 一株参天的大树——追忆恩师曾华鹏先生
曾华鹏(1932~2013) 恩师曾华鹏先生于2013年元月27日上午9时半因病在扬州中医院逝世,享年81岁。 2013年元月29日上午,曾华鹏先生的追悼会在扬州殡仪馆举行。曾华鹏先生的灵柩被缓缓推进了灵堂,安置在黄白相间的菊花从中,经受癌症病痛折磨的先生遗容显得憔悴瘦削。我们诸多学生在先生的灵柩前列队跪下......
-
〓 刘建民:写景咏史话长联
书画家宋开疆草书《孙髯翁昆明大观楼长联》。 在中国传统文学样式中,对联雅俗共赏,一般为几个字到十几个字,但其中也有一些几十字或上百字的长对联,其创作思路往往独辟蹊径。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的长联久负盛名,可称代表。其联为: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
-
〓 二虎相争,惊心动魄——《裸衣斗马超》赏析
在《三国演义》中,着力表现曹操方面将领的武勇气概的精采片段,大概莫过于《许褚裸衣斗马超》(第59回)了。人们熟悉的成语“赤膊上阵”,也来自这个片段。据《三国志·魏书·许褚传》,历史上的许褚在建安十六年(211年)随曹操攻马超、韩遂时,确曾与马超对峙,马超由于忌惮许褚的勇力,放弃了突然袭击曹操的企图,但马、许二人并未交手......
-
〓 颜筋柳骨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在中国民间说起学习书法,往往称道“颜筋柳骨”,当作学书者的楷模。“颜筋柳骨”,是分别指书法家颜真卿(709一785)和柳公权(778—865)的艺术特色。先谈“颜筋”。颜真卿的书法,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世称“颜体”。俗话说:“书如其人。”欲识颜书,得先知其人品。天宝末年,叛将安禄山在渔阳敲响了鼙鼓......
-
〓 从“罘”字喻义说起
前些年去山东烟台出差,见路牌上有“芝罘区”三字。“罘”字如何读?含义是什么?一时不得其解。问当地人,方知其音为“福”,但多不知其意。后经查阅,终于了解了来龙去脉:烟台有一山,传说秦始皇曾三次去寻仙问药,以求长生不老。此举劳民伤财,百姓叫苦不迭。第三次,秦始皇死于路上。周边民众不悲反喜,遂造出“罘”字,称此山为“芝罘山”......
-
〓 文学作品中的蛇
蛇出现于文学作品,《诗经》中早见,如《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将梦中出现虺蛇作为生女的吉兆。《楚辞》中也有蛇的踪影,如屈原《天问》曾发出“雄虺九首,苏忽焉在”以及“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等问语,这些作品都不是专门写蛇的。晋人傅玄写过一首《灵蛇铭》,是专门咏蛇的作品:“嘉兹灵蛇,断而能续。飞不须翼,行不假足。......
-
〓 神理共契,政序相参——苏轼究竟看到了什么?(续前)
【前接3月24日的图文内容:公元1071年,苏轼莫非看到的是UFO】晚清吴友如的《赤焰腾空图》苏轼以诗歌的方式记载亲眼所见的“异象”,表达自己的不解。其实,古人用韵语的诗歌、散体的文章、绚烂的画笔,乃至坚利的石具刀具“书写”耳闻目见所思所想的未知世界,不在少数。(3千年至1万年前的贺兰山岩画)晚清时期,著名画家吴友如有......
-
〓 马年说马·十二生肖马的象征意义
【作者简介】赵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团成员、北京中华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马,属哺乳科动物。面长头小,耳壳直翘,颈有小鬣,尾有长毛,四肢强健,性温善跑。马的远祖是始祖马,即生活距今五千万年的新生代始新世。在十二生肖中,“马”与地支的“午”相配,顺居第七位。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按《六十甲......
-
〓 秦始皇两度南巡云梦的因果关系
云梦境内有禁苑,有驰道,秦始皇来过云梦,这都是睡虎地和龙岗秦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把这些历史信息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考察,发现云梦不仅有皇家禁苑,而且有云梦行宫;不仅有驰道,而且有两条驰道在云梦交会;秦始皇不仅来过云梦,并且来过两次,还在云梦办了一件大事。睡虎地出土的《编年记》载:“廿八年,今过安陆”。“今”,是秦朝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