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孙之曲不空传——唐诗中的和亲公主
文成公主 刘凌沧/作 中国嘉德供图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和亲公主最多的一个朝代。文成公主和嫁藏王的故事就是流传千古的佳话,但其他众多的和亲公主就鲜为人知了。据记载,唐王朝共有28位公主出嫁突厥、奚、契、吐、回纥(鹘)等族。远嫁异域的汉族公主们,为了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和亲重任,促进民族交流与团结,不得已放弃汉地的尊宠生活......
-
〓 任飞帆:童年的印记
4月6日,76岁的漫画艺术家马克宣辞别了这个他嬉笑怒骂爱恋着的世界。这位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曾参与《大闹天宫》《山水情》《三个和尚》等优秀动画创作,以幽默的艺术培育了几代观众。作为一名85后,我对他的怀念,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中国动画的卓越贡献,更是希望藉此怀念自己已经逝去的美好童年。虽然时间久远,但童年观看的动画片......
-
〓 说说不雅之吟
出恭登厕是极不雅观之事,照说跟高雅的诗文是扯不上关系的。然而,正所谓天下事事皆可记,世间无物不可诗。古人也有如厕诗,唐代诗人李商隐七律《药转》有一句: 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清人朱彝尊觉得“题与诗俱不可解”,但何义门认为,“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句中的“长筹”又称厕筹或厕简,即......
-
〓 王干:北京的春夏秋冬
王干的《潜京十年手记》( 凤凰出版社2011年1月)是一本随笔集,从七个方面讲述了作者作为一个文化观察者来到北京,潜伏下来,记录了他身处的北京。笔涉文学、艺术、时尚、足球等各个领域,文风活泼、下笔犀利,入口小而意蕴丰满,多次引发全国网友的大面积讨论。这里选登其中的一章。 ——编者春北京的春,晚春。辛弃疾词云:“春在溪头......
-
〓 文人风骨不可丢
中国的传统文人,历来以匡扶正义、安稳社稷为己任,这就是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他们身上具有“不媚权、不媚俗”的风骨,让人看到了真正的大家风范。历史学家傅斯年,在抗战开始后,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写了篇文章,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事过之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
-
〓 文化评析:用“中国话”说世界的事
近来翻读新近出版的《建筑院士访谈录——张锦秋》一书,其中张锦秋谈及自己的建筑创作遵循着天人合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传统空间意识,并且介绍说外国建筑理论也谈空间,谈场所感、场所精神,它们与中国的建筑理论有相通的地方,“但我是用中国的语言来表述这些美学的规律或者设计的理念,我觉得我不需要用外国语言、外国理论来说,......
-
〓 名人故居:郑观应故居——盛世危言犹在耳
郑观应故居 雪 村绘澳门又一次吸引了我的目光。吸引我目光的不是碧波万顷的海水,不是鱼贯疾驶的车辆,而是一座建筑。这建筑不是拔地而起、要与白云试比高的现代高楼,而是安卧深巷、像是要聆听大地心音的一座大院。这大院被唤作郑家大屋。郑家大屋位于澳门妈阁街亚婆井龙头左巷,乍看就是一座岭南风格的普通大宅,细瞧却没这么简单。它在......
-
〓 诗说节气:寒露
寒露,指的是即将凝结的寒凉露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温暖,夜晚凉快,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可以见到初霜。寒露时节,天气渐渐凉爽,正是秋收的好时候,俗语有“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也有“过了寒露,秋粮入库”的说法。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
-
〓 文化评析:《船政学堂》还原百年海军梦
近日,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了一部六集电视纪录片《船政学堂》,讲述晚清洋务运动开办船政的过程与中国近代海军建立的历史,从而反映出在150多年前,以左宗棠、沈葆桢为代表的一批洋务派们,为实现中国近代海防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今年恰逢中法马尾海战130周年,以及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在今天,海洋权益再次......
-
〓 卯岁说兔戏
杜彦锋 绘新年以夏历而计恰为卯岁,卯值为兔。说一说与兔相关的戏,祈福兔岁康乐。京剧表演中常出现“行围射猎”的场面,如《铁笼山》(带“草上坡”)、《连环套》等,戏中均上“兔形儿”,随小锣的“扎扎台、扎扎台……”上场,蹦而复跳,别有异趣。《许田射鹿》三个围场下,上“兔形儿”。汉献帝欲观皇叔箭法,刘备即遵旨叫起散板,唱三句,......
-
〓 从《史记》中看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古往今来,知识分子的生存目标正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借司马谈之口所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在描述一个个或得意或失意的人生历程时,司马迁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知识分子要求充分张扬生命意志的性格与集权政治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造成的。司马迁是一位人生经历坎坷曲折的封建......
-
〓 人才史话: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启示
任轶 绘 有这样一个人,你可以称他为佞臣,因为他给皇帝出了不少馊主意,搞得民怨沸腾。也可以称他为贤臣,因为他敢于在皇帝面前多次直谏。这个人是谁?他就是隋唐时期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裴矩。 隋炀帝时期,高智慧、汪文进作乱,裴矩自告奋勇去平叛乱,带领三千老弱病残的士卒大获全胜,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裴矩之才远不止这......
-
〓 杜永道:“汉字危机”的提法不妥
由本报和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全国汉字输入大赛于今年7月在京启动。截至10月31日,共有3000多人参加了个人赛的比拼,125个团体进行了团体队伍之间的较量。光明网记者 王树平摄 《光明日报》2013年8月9日《汉字“失写症”,需要治治了》中说:“许多人不禁感叹:‘汉字的危机来了’!”其实,“汉字危机”的提法是不妥当......
-
〓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获奖感言·张忠纲:心甘情愿为杜甫卖命
我们师生三代人接力,历经36年而完成的680万字的《杜甫全集校注》,荣获图书奖。我特地从美国赶来参加颁奖典礼,可谓百感交集,感慨万千。1978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萧涤非先生主编《杜甫全集校注》,开始工作很顺利。我们跑遍全国各地阅览、搜集、复制有关资料,沿着杜甫的行踪遗迹进行实地考察,撰写样稿,并于1984年5月在杜......
-
〓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三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
当今学界,常见一“景”:不管时代展现出多么丰富炫目的色彩,一些学人总习惯躲进小楼、闭起眼睛,孤芳自赏地炮制凌空蹈虚的高头讲章、隔靴搔痒的空言浮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乍看去,烟霞满纸、宏论滔滔,细究起,充其量只是“琥珀中的风景”“茶杯里的风暴”,徒费纸墨,于事无补、于人无益。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后不久,25岁的......
-
〓 诗词赏鉴: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赏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菩萨蛮,词调名。只表明本词所配合的音乐曲调,与文义无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中发现了大批古代写本书卷,其中杂抄着相当数量的曲子词。其写作时代,约在8世纪至10世纪之间,亦即唐、五代......
-
〓 学人随笔:学术研究不妨多点“小题大做”
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关键在于选题。 一般来说,题目小而涵量大,这是好选题。首先是题目要小。这是为了能够对问题做穷尽性的发掘,保证把文章写得深入透彻。小到什么程度?或者针对一个事实,或者针对一个事实的某个侧面,或者针对一个事实某个侧面的有代表性的现象。其次是涵量要大。这是为了存有可以“大做”的空间。所谓“......
-
〓 光明论坛·温故: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文艺界是思想活跃的地方,也是创造力充沛的地方,济济多士,英才辈出。我国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句......
-
〓 浅谈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
今年重阳节期间,重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心绪起伏,感慨万千。自己熟读毛泽东这首词己有五十多年,五十年来,可以说常读常新,愈读愈深,它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看人生、看世界,看通透、看达观…… 毛泽东的原词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
-
〓 图中趣味记儿时——中国传统艺术中儿童题材的作品之宋代篇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 婴戏图是中国绘画中的传统题材,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无论在民间、宫廷还是文人仕大夫中它都是人们喜爱的主题,它出现在画、瓷器、漆盒等人们钟爱的生活物件上,这一题材承载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婴戏图的象征意义已经不限于多子多福,孩子象征着未来的欣欣向荣和蒸蒸日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