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优良家风与大学精神一脉相传
通过对家风的教育学意义探讨可以发现,优良的家风与现代大学教育在目标追求上一致、育人方式上相类、价值观念上相通,融合会通优良家风和大学精神对培育优秀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培育健全人格是优秀家风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共同目标追求。在人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价值观念教育的系统和链条......
-
〓 文化评析: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针对“做一个……的动作”之类的冗词赘字,如“拥抱”“接吻”“按摩”“点餐”。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尽皆“拉长”,......
-
〓 詹福瑞:怎样读《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代表作。它考察先秦至齐梁各体文章的写作,总结为理论,系统论述了文章的本质、起源,文体和创作,发展与流变等问题,影响深远。如鲁迅所评价:“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今人对待《文心雕龙》,多把其视为文学理论著作,但严格说来,此书......
-
〓 文化评析:“语言学”要跟得上“学语言”
泳坛女将傅园慧用一句“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来表示“已经尽力”的意思,这种真实、有新意、有趣味的表达方式引起广泛共鸣,竟成名言。其实,很多“80后”和“90后”都喜欢别样的表达,他们善用“网络时尚语言”,喜欢创造新词、新句表情达意,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的。当下,网络语言虽被广泛运用,但对“源头”的研究似乎尚......
-
〓 光明论坛·温故:大学之道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
〓 代表委员手记·吴为山:活化经典弘扬精神
经典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及智慧,反映了民族的品格和时代的特征,刻载着艺术家的追求和探索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所以才会成为不过时的作品。就美术而言,大量的经典贮存在美术馆、博物馆的库房里,要发......
-
〓 从牡丹说起
春夏之交的季节,正是洛阳牡丹花盛开之时,例有赏花的盛会。有一位诗人如此吟咏——举国如狂且莫嗟 中原自古属繁华也随四海人潮涌 万里来寻富贵花诗写于1992年,略带伤时之慨。我也未能免俗,两年前曾一度随人潮到洛阳,慕名入牡丹园巡赏一过,因为来迟了,各色品种的牡丹渐渐褪色,但是仍争艳斗丽,令我倚栏细赏,留下难忘的印象,虽然“......
-
〓 戏曲人走艺失亟待改观
戏曲艺术作为国之瑰宝,其传承所需的特殊形式在未来传播过程中亟待改观,不能止于向国粹情怀致敬,不能只靠口传心授,也不能全凭影像资料。11月2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先生因病逝世。马长礼先生幼年科班学艺,后又投师名家,再向前辈问艺,终成一代名家。他师承多个门派,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位长于刻画人物......
-
〓 常森:怎样读《墨子》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墨子》一书的命运和经历相当独特。比如,很多传世先秦典籍至少在唐以前就形成了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经典文本,可《墨子》的经典文本至今都没有形成。从秦汉至清中叶,历代统治者均不提倡《墨子》之学,士人也绝少理会,以至于两千多年间几无学者研究或批注该书。今天我们读《墨子》,最好是读孙诒让《墨子间诂》,而以......
-
〓 光明论坛·温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见于《论语》,是人们很熟悉的。习主席也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论语》中的原文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意是,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加给别人。”推己之谓恕。恕的精神,......
-
〓 光明时评:大学自主招生不能“比新比怪”
大学自主招生考题一方面要有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让考生发挥想象力,形式上的矫枉过正、内容上的舍本逐末,只会使自主招生变成一场求新求怪的游戏。 “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大象把蚂蚁踩到骨折,怎么办?”“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这些搞怪的脑筋急转弯式“神题”,皆出自一所国家重点大学4月13日的自主......
-
〓 人民时评: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见字如面,睹物相思。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
-
〓 电子阅读还是纸质书,家长该如何选择?
在各种场合,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小朋友手捧着手机或者iPad,小手不时地戳戳点点,一会着急、一会大笑,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对家长也不理不睬。据统计,使用电子产品的孩子年龄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并且使用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其中,电子阅读占了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由此,关于孩子到底能不能使用电子产品进行阅读的争论也随......
-
〓 见仁见智:书价为什么这样贵?
2012年全国图书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高达52.23元,其中文艺类新书平均每本更是高达85.81元。如同市场上的其他商品在涨价一样,书的价格也是一直在走高,而且渐渐超出人们的心理预期,以致有人预言,中国大陆的图书像港台那样定价突破百元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 这引起一些普通读者的抱......
-
〓 湮灭历史的开发不要也罢
近日,位于济南琵琶山的“万人坑”遗址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先是清明节前遗址所树纪念碑突然消失,然后是遗址即将进行商业开发的消息传来。如果消息属实,这就意味着这片埋葬日军杀害同胞累累尸骨的遗址将变成商业小区。无论从感情上还是遗址保护的意义上讲,都显得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不仅承载着过去的......
-
〓 拾工匠心塑匠人魂——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刘广林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青春,是人生的精彩华章;而大学,则承载着我们人生中最美丽的青春梦想。今天,你们即将毕业离校,带走的不仅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文凭和奖状,还有母校留给你们的美好记忆。同为沈阳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此刻,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26年前,我就是今天的你们。在沈农学习工作了31年,这里有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母校赋予我的知识和品德,一......
-
〓 光明论坛·温故: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强调:“法律的生命也在于公平正义,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应该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真正做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语出儒家经典《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
〓 人才史话:“爱才”不等于“宠才”
古代的帝王,通常把得力的将相视为左膀右臂,称为股肱之臣,高爵厚禄,信任有加。但由于其中有不少人得宠后自负其功,骄横跋扈,有失检点,造成极为有害的负面影响。 关羽是蜀国乃至整个三国范围内拔尖的将才,但就秉性而言,关羽的性格缺陷也很明显,特别是恃勇轻敌、居功自傲等致命弱点,使得他后来的结局很惨。对于关羽的“软......
-
〓 不能以商业化否定汉服的文化意义
近日,某知名主持人因在某节目中调侃一群身着汉服表演的年轻人,称是“哪个洗浴中心的”而遭到批评,认为其不尊重汉服。作词人方文山在微博中指责该主持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清华大学教授、学者肖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汉服热”不过是能够带来商机的“汉服秀”,是精神空洞、生机倒退的文化表现。可见,舆论对于汉服的态度存在......
-
〓 两昊、三苗与微——尧舜及其族群续考之二
当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400年之间帝舜兴起的时候(参见《帝舜、〈禹贡〉与玄女》一文),伏羲族和戎族曾经激烈地交战。《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注:怵字的通借)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与之相类似的一段文字见于《史记·五帝本......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