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书架:《探访中国古村镇》
《探访中国古村镇》,王喜根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第一版,128.00元冯骥才曾大声疾呼:“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现在已到了关乎传统村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记者兼作家,他甘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志愿者,耗时10余年,用双脚丈量全国300多个古镇古村落,拍摄了数万张图片,撰写了60多......
-
〓 马识途:我和甲骨文
《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马识途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序跋窗】 凡是认识我马识途这个人的朋友,都说我是革命家、作家和书法家。说我是革命家,我认可,到底为革命出生入死贡献过一点儿力量。说我是作家,我只承认一半,为革命呐喊,写过几本书,但只能说是一个业余作家。 至于说我是书法家,大概只是因为中国作家协会和四川......
-
〓 对关羽崇拜多重面相的“考古”
德国汉堡大学汉学教授田海在其新作《关公: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中对关公崇拜的演变进行了权威性考察,为研究封建中国的集体记忆和宗教想象提供了著述范式。以西方读者为对象的写作和以中国读者为对象的写作相当不同。绝大部分的西方读者,很少有耐心去了解与文献史料相关的琐细分析,专家也不例外。即使是像关公崇拜这样重大的问题,仍然是一......
-
〓 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揭晓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陈雪)4月23日,在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现场,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正式揭晓,共有19种获奖图书和51种推荐图书入选。 本届文津图书奖的推荐、讨论与评审工作历时近五个月,从2000余种图书中评选出了19种获奖图书,其中社科类9种、科普类4种、少儿类6种,包括......
-
〓 《古文观止》(汉英双语版)出版
本报大连4月27日电(记者吴琳)日前,由大连海事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徐华东主编译的《古文观止》(汉英双语版)由外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古文观止》(汉英双语版)共四卷,约120万字。全书由文言文、白话文、英文三部分构成,便于中外读者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原......
-
〓 从“天下文枢”到“文学之都”——关于南京与《南京百年文学史》
《南京百年文学史》 张光芒等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著书者说】 2019年10月31日,也就是世界城市日这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从此,南京有了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为南京“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发展愿景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有意义的是,这一......
-
〓 陈歆耕非虚构作品刻画多面历史人物蔡京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作家、评论家陈歆耕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蔡京沉浮》(作家出版社),将主人公置于北宋晚期皇权更迭、朋党争斗的复杂历史语境中,用力透纸背的缤纷笔墨为读者刻画出一位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蔡京。蔡京是中国历史上罕见而奇特的人物,曾在北宋晚期四任宰相,长达十八年,是对北宋晚期政治、经济、艺术有重大影响的一位重臣......
-
〓 把整个生命投入文艺学事业——读《朴:童庆炳口述自传》
《朴:童庆炳口述自传》童庆炳 口述 罗容海 整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过漫长的等待,童庆炳老师的《口述自传》终于在今年1月出版了。作为童老师弟子,我既为他能留下这一本口述史而感到庆幸,也向为这本书整理出版付出心血的所有有心人深表谢意。 童老师已通过其讲述,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有了一个清晰的描摹——少时家境贫寒,祖母拿......
-
〓 新书架:《苏州评弹艺术史研究》
《苏州评弹艺术史研究》,著者:陈洁,苏州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苏州评弹艺术史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苏州评弹艺术发展史研究》,以苏州评弹具有代表性的评弹流派为切入点,观察分析这些流派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实现原样保存和能动传承的具体做法;首次将听客和学者与“非遗”保护的互动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考察;尝试从音乐学、历......
-
〓 捍卫历史的权利——《学史三昧》“代序”
文章的标题借用了英国史学家理查德·艾文斯的书名《捍卫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那本著作主要探讨在后现代思潮的强势冲击下,历史学如何捍卫其存在的权利。后现代史学提示历史学家重新反思研究的方法与书写的性质,揭明历史文本(包括史料与史著)主观叙述的那一层面,反对精英史学,抵制宏大叙事,批判历史的线性进化论,倡......
-
〓 品读美的真谛——读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
《中国书画美学史》 樊波 著 荣宝斋出版社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书法和绘画漫长的历史实践和演化中,产生了大量丰富的书论和画论。至六朝以来,诞生了一大批灿若星辰的书画艺术大师,从“书圣”王羲之、人物画家顾恺之,再到唐代“画圣”吴道子,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到充满家国情怀的《祭侄文稿》,从金碧辉......
-
〓 “燕行录学”的一部定鼎之作——评《燕行录千种解题》
漆永祥教授所著《燕行录千种解题》,作为“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对燕行录研究领域来说,是一件大喜事。漆教授是北大中文系的知名学者,早年攻读历史,后改攻文献,对于中国历史、历史文献、文学史和学术史皆有很深的研究,成果丰硕。在韩国高丽大学担任全职教授期间,他偶然接触到了燕行录,从此以研究......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新刊发布
与会者就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与学术期刊繁荣发展进行研讨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3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与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新刊发布会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与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
-
〓 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研究
“礼”是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标志性概念,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重大作用的制度性规范,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引导性因素。礼学,不仅是一门文献之学,也是一门制度之学、哲思之学,更是一门需要文史哲诸学科交叉互动的学问。研究礼学,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还可以修身心。而礼学研究的基础,就是读懂礼学文献。 ......
-
〓 《荀学新论》重新考察荀学及其当代价值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一直以来,荀子都被忽略、被歪曲,但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荀子的作用非常大。在当今,荀子有他的局限性,但其抽象性、规律性的东西仍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在我看来,荀子有几个开创性的思想。首先,荀子是中国最早的社会学家,他对当今社会学的很多命题都进行过探讨。其次,荀子是中国最早的无神论者,有系统的无神......
-
〓 新书架:《新编学生词典》
《新编学生词典》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1月98.00元 《新编学生词典》是人教社继编写出版《新华字典》(第1版)、《新编小学生字典》《汉字源流精解字典》等辞书精品之后的又一力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中文系联合编写,读......
-
〓 《杨绛日课全唐诗录》:笔画间的人生修行
依稀记得,去年11月底,是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那个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钱锺书选唐诗》。其所据底本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钱锺书先生从《全唐诗》中遴选、杨绛先生用毛笔抄录的手稿。这部手稿,是数十年来从未对外公布的文献。而今年是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这部杨先生亲手抄录的唐诗手稿,以《杨绛日课全唐诗录》为名影......
-
〓 在文章合为时而著中不断创新的典范
曾繁仁老师的学术文集隆重出版了。文集四百五十余万的字数不仅显示出曾老师以往人生岁月中不断创新、上下求索的勤奋与毅力,更显示出他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学术精神和基于时代呼声的问题意识。曾老师是不断追求学术创新的美学大家。他的学术生涯起步于基础文学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之初就在文艺典型、文艺本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发表过文章,并......
-
〓 编书者说:一场广袤大地上的文化行走
《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三、四卷 阮仪三 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日前,由我主编的新作《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三、四卷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该系列的前两卷7年前出版,是我带领弟子们走遍了中国100个古城(镇/村)而形成的调研合集。现在7年过去,卷三、卷四又汇集了第二批100个古城(镇/村)。这四卷所记录的......
-
〓 《国际中国学论丛》12月创刊
本报讯 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策划、首都师范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学术集刊《国际中国学论丛》即将创刊。集刊拟每年出版一到两辑,旨在向国内学术界介绍国际中国学(汉学)最新成果和进展,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的视域中,甚至在万物互联、多元共生的意义上理解并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学术对话和理性交流。国际中国学(汉学)研......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