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面清点中国古代赋学文献——评《中国赋学文献考》
自先秦荀子《赋篇》、宋玉《高唐》《神女》以至清代诸家赋作,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赋体文学始终绵延不绝,具备相当的成就和影响。古人往往“诗赋”或“诗词歌赋”并称,可见赋体是一种具备自身独特艺术魅力的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现当代以来,中国赋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
-
〓 中华书局、卢德里奇合推“生命医疗史”书系
本报讯 9月15日,中华书局、卢德里奇(Routledge)合作项目“生命医疗史”专题系列启动暨书系第一本《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英文版签约仪式在线上举行。据介绍,“生命医疗史”项目特邀“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创建人和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余新忠,美国阿尔玛大学历史系雷德·诺......
-
〓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签约英文版
本报讯9月14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新书发布会亮相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袁亚春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签约,将合作出版“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英文版。“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是“一带一路国际示范平台”重要成果之一。该平台由浙江大学出版社自建,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
〓 羌族现存唯一典籍《刷勒日》编撰出版
本报成都9月7日电(记者李晓东、周洪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走近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羌族《刷勒日》”近日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刷勒日》是羌族现存唯一的典籍,2015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传统文字,被历史学和民族学专家称为“民族的活化石”。在羌语中,“......
-
〓 从思想史的角度理解秦亡汉兴——读《黄老道的形成与发展》
《黄老道的形成与发展》,[日]浅野裕一著,韩文译,凤凰出版社2021年5月第一版,98.00元提到“二战”之后日本学界在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那么秦汉帝国的形成论一定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这个命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着两千年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谜团——战国时代纷争的封建割据政权突然变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
〓 仰望唐人诗意天空——评《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胡可先、杨琼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5月第一版,198.00元只有认真汇辑、梳理、校订、考释、笺证出土文献,踏稳面前这史料大地,才能充满惬意去仰望唐人的诗意天空。沉甸甸的精装《唐代诗人墓志汇编》拿在手上,触目的青色封面,立即令人联想到青石。“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白......
-
〓 2021年7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8月8日,商务印书馆2021年第7期“月度新书发布会”举行,本活动是“新华绽放·商务印书馆文教读书月”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商务总编辑陈小文、副总编辑郑勇、汉语中心学生辞书编辑室主任吴满蓉,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读者推荐商务7月重点新书,发布2021年7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并以抽奖赠书的形式与读者深度互......
-
〓 为什么要学习高二适——读 《高二适研究》
《高二适研究》,曹洋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236.00元坊间有林散之与高二适谁为当代草圣的争议。但谁为草圣的争议,在我看来不仅于艺术理解上无所裨益,在价值评判上也没有什么意义。世俗多以名取人,反而阻碍了我们自己的认识与取信。至于我在两家之间,偏向高二适,原因只在于他的书学。我以为高二适的书学,在当代无出......
-
〓 新书架之《全球史下看中国·第一卷:从人类演化到四大河文明》
《全球史下看中国·第一卷:从人类演化到四大河文明》,翁启宇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49.80元 人类最早的文明起源于哪里又因何消亡?埃及大金字塔建造时间对应中国历史的哪个时期?各大文明起源地有何关联?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史为主线的全球史,以中国历史发展为时间主轴,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同时期历史相对照......
-
〓 聆听宁宗一先生口述历史
宁宗一先生是南开大学名教授,是天津红楼梦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创会会长、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创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宁先生很传奇,也有些另类。例如,他为书斋取名“二自斋”,一是自知之明,二是自作多情! 又如,学生为他的文集《心灵文本》作序,题为《没大没小》,说他是“含羞草”“万人迷”“万事通”“八宝粥”“老顽童......
-
〓 日常生活史书写方式的有益探索——《风土与时运》简评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在欧美兴起的日常生活史研究,与微观史、新文化史和医疗史等研究异曲同工,不仅是对此前大而化之、见物不见人的历史研究的调整,也是从史学维度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回应:一方面让历史学回到日常生活,消解以往在精心构建的“历史学大厦里竟无人(具象的人)居住”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也希望借用日常生活批评理论......
-
〓 感受千年石窟的文化印记——《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出版记
须弥山石窟,地处宁夏固原市须弥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拥有一百多座洞窟,被誉为“宁夏敦煌”。站在须弥山上,一眼望去,石窟、佛像、寺院、古树、丹霞和奇石融为一体,迥异别致、秀丽旖旎。谁又能想到,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鲜为人知的荒山野岭,如今已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这个变化,与考古人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息息相关。......
-
〓 张记忠《北宋老庄之学与文学研究》序
先秦诸子中,《庄子》未必是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一种,但一定是被后世感觉最有趣的一种。而且就文学而言,它一定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最深。《庄子》最有趣的地方,还不在于其中的奇人异事、诙谐的寓言以及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它出于那么古老的时代,却已揭示了人生意义的虚无本质,与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观念相通;它标举的“无待”境界,象征着人类......
-
〓 山东大学文学院举办《袁世硕文集》出版座谈会
袁世硕的学术道路和成就、山大古典文学的薪火相传是核心议题本报讯7月23日,由山东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袁世硕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孙之梅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教授、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分别致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
-
〓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全套六十册出齐
本报讯 近期,九州出版社《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六辑出版。至此,修订新版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六十册,历时四年全部出齐。第六辑包括《山海经:神话的故乡》《说苑:妙语的花园》《神仙传:造化的钥匙》《高僧传:袈裟里的故事》《文心雕龙:古典文学的奥秘》《敦煌变文:石窟里的老传说》《六祖坛经:佛学的革命》《明夷待访录:忠臣孝子的......
-
〓 陈漱渝:从《花甲录》看内山完造
花甲录(日)内山完造著,曹珺红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78.00元一、屡遭诬陷的内山完造1933年7月,上海《文艺座谈》半月刊发表了一篇《内山书店小坐记》,作者署名“白羽遐”。文中说,内山完造是日本的“著名侦探”,他开设的内山书店是日本的“间谍机关”。发表这种污蔑性新闻的目的是一箭双雕:一是直接往“只卖书......
-
〓 知古达今 发凡起例——读钱理群等主编《安顺城记》
如主编钱理群先生所说,《安顺城记》是一部“从土地上长出来的历史”;是一部融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地方志,也是一部由小地方、小人物撑起来的“新史学”的尝试之作。众多实实在在的小人物、小事件,让我们看到背后的“大”时代,“大”历史。所谓“大历史”,并非宏大叙事,而是有大视野、大关怀,让读者感受到带有深厚地域特色的基层生活,进而......
-
〓 新丝路与古丝路接续的故事——《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编著感言
《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沈卫星 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的编著缘自2017年5月北京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那时的首都正是千秀并育,万物生发。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30多个国家约1500名贵宾,虽远隔千山万水,却为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而来。那个时候,我正在阅读英国牛津大学......
-
〓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康震古诗词81课》
本报讯“重温经典传承文化——全民诵读古诗词暨《康震古诗词81课》新书发布会”日前在首都图书馆举行,现场活动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古典书香与诗意激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的新书《康震古诗词81课》(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入从汉代至清代三十六位诗人的八十一首经典古诗词,其中大多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中国出版协会理事......
-
〓 《旋转的木艺》巧妙融汇技术与艺术
本报讯最近,《旋转的木艺》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旋转的木艺》收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颇受书界注目的“格木文化”系列,是一本技术与艺术巧妙融汇的有趣的书。在时尚生活中,室内装饰、现代家具、艺术雕塑等用实木制作的为数不少,其材质的细腻温润、设计的独特新颖、技艺的精妙超群,让人赞叹钟爱。本书作者木木桑是台湾著名木艺专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