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尽览华夏文明风采——读《华夏之路》
六册《华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国通史》就摆放在我的案头,一页页轻轻揭起,就仿佛徜徉在一条悠远漫长且从未间断的华夏文明之路上。这套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普及性图册,以国家博物馆的通史陈列为基础,把中华大地上“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以考古证史、文物说史的方式集中呈现在读者面前。论图片之美观,解说之精......
-
〓 新书架之《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
《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英]弗兰克·富里迪著,徐弢、李思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58.00元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的代表作,是西方阅读文化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广泛借鉴历史学、教育学、文学、政治学、心理学、哲学乃至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了自苏格拉底以来的数百位西方思想家有关阅读......
-
〓 新书架:《宋画史稿》
《宋画史稿》刘九洲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128.00元 本书将宋代绘画史分为两大部分。北宋部分依据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阐述了五代到北宋绘画转变的具体特点,宣和画院的巨大贡献与内部规则以及一些代表作的真实特点。南宋部分依据统计学的研究,发现了南宋画院与外界全面对立的情况,通过讲述这种对立的艺术史观,分别阐述......
-
〓 《子产文献集成》的编纂及其特点
【编书者说】 子产(?—前522)是春秋时期郑国人,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之孙,公子发(字子国)之子。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执政期间,根据郑国“国小而偪,族大宠多”(《左传》襄公三十年)的实际情况,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政策上,从整顿田制赋税入手,作封洫,制丘......
-
〓 历史学家眼里的医学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于赓哲 著中华书局《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于赓哲 著中华书局 传统中国医学史几乎都由医学专业人士撰写,以总结“历史经验”为现代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为主要目的,所以他们的成果往往只在医学圈内流传,不为主流的历史学家重视,更不用说走进大众视野了。 因为专业局限,科学史的写作确非“行外”......
-
〓 新书架之《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仲伟民著,中华书局2021年11月第一版,58.00元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后期的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对这两种贸易从生产、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在全球化中的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得到相关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
-
〓 新书架之《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齐东方著,中华书局2021年8月第一版,58.00元本书系根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系列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就丝路考古这一题目而言,本书的讲述并不系统,而是聚焦若干专题:第一类是踏访波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昆仑河源等地的记录;第二类是介绍青海吐蕃大......
-
〓 中国彩陶:多点起源 汇就长河——《中国出土彩陶全集》编后
器物里的文明史——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新书访谈编者按 自1921年底仰韶文化被发掘并命名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迄今已诞生100年了。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的梳理付出了不懈努力。陶器、青铜、甲骨,城郭、石窟、墓穴……古老的器物和遗迹里,蕴藏着解读中华文明的密码。 今天,光明悦读推出“......
-
〓 如何证伪“晚书”?
《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刘光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在《给〈典籍里的中国·尚书〉“找茬”》(《中华读书报》2021年3月24日第9版)一文中,笔者曾谈到:“伪古文《尚书》不可信,原本便是学界主流意见。清华简的刊布,更是令疑案尘埃落定。”古文《尚书》悬案牵涉复杂,限于篇幅,该文未能详细展开,可能......
-
〓 长安气象与秦汉人的少年心——略谈《长安碎影:秦汉文化史札记》
《长安碎影:秦汉文化史札记》 王子今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著书者说】 上海人民出版社“论衡”书系推出不少好书,周振鹤《天行有常:周振鹤时评集》、王振中《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明清江南文化与域外世界》、谭徐锋《察势观风:近代中国的记忆、舆论与社会》、郭永秉《金石有声:文献与文字断想》等,都得到很多好评。2021年......
-
〓 戏里戏外真高见,妙笔生花郭宝昌
推荐图书:《都是大角色》《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卫纯:供职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任《读书》杂志编辑。曾策划、责编“钱理群作品精选”、《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40年》等书。作为著名导演、编剧的郭宝昌,曾创作、执导三十余部有广泛影响的影视剧,尤以自编自导的《大宅门》深入人心。不为人知的......
-
〓 《国际中国学论丛》12月创刊
本报讯 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策划、首都师范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学术集刊《国际中国学论丛》即将创刊。集刊拟每年出版一到两辑,旨在向国内学术界介绍国际中国学(汉学)最新成果和进展,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的视域中,甚至在万物互联、多元共生的意义上理解并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学术对话和理性交流。国际中国学(汉学)研......
-
〓 中国文化观念的条理脉络和精神结构——《中国文化观念通诠》叙论
《中国文化观念通诠》(上中下),刘梦溪、范曾、梁治平主撰,安徽文艺出版社即出 缘起《中国文化观念通诠》这个课题的提出,在我个人是非常被动的;就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而言,也相当偶然,我们很少由全所人员共同参与一个课题。所内不同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主持过集体课题,但我支持却不曾实际参与。此项课题的缘起,是2010年10月的一次所......
-
〓 兰克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读《史学旅行》
《史学旅行:兰克遗产与中国近代史学》,李孝迁、胡昌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第一版,88.00元兰克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影响,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易兰在《学术研究》2005年第2期刊文《兰克史学之东传及其中国回响》指出:“以史学巨擘兰克为代表的兰克史学不仅惠泽西方史学,同时也深刻影响着20世纪......
-
〓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商务版)第一辑30种出版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第一辑)出版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英、法、俄、德、西等不同语种的文学专家和学者应邀参会,与出版方共同探讨了世界文学名著在国内翻译和出版的现状以及“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的出版宗旨及今后的选题方向。与会的外国文学专家和译者就“文学经典是否需要重译”“译文忠实度与接受......
-
〓 新书架:《大宋文臣的品格》
《大宋文臣的品格》,王晨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9月第一版,78.00元本书立足史料与宋人传记、文集,以六个各自独立的章节分别叙述了寇凖浮沉、庆历群像、苏轼与章惇的恩怨、张浚成败、陆游之谜、朱熹善恶六个故事。在探寻历史真相的同时,也写尽了大宋时代风云人物的人生沉浮。两宋的典章故事、朝野逸闻、职官制度、政治文化......
-
〓 《中国泉州南音集成》:二十七年磨一剑的南音集大成著作
余明建:海峡文艺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策划过《谷文昌的故事》《高名凯译文集》《上岸》等。南音又称南曲、南乐,是一种古老的乐种,流行于闽南地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随着中原文化的南传而流入闽南,以工尺谱记谱,大体形成于宋,定型于明清。南音分为指、谱(器乐曲)、曲三部分,其演唱方式既有清唱......
-
〓 《辞海》(第七版)的三个“新”
张敏: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获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编辑称号。作为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主要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在读书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这与《辞海》收词的丰富和释文的权威分不开,也与《辞海》始终以解决读者所需为最大目标分不开。《辞海》在收词过程中,“古今兼收”是一以贯之的原则......
-
〓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 填补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空白
本报讯(记者任鹏、曹继军)作为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出土的丝绸遗存最为丰富而集中。然而,因为历史原因,这些遗存散落世界各地未能得到系统整理研究。不久前,在东华大学“丝绸之路与丝绸艺术”论坛上,《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为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这部史料巨著由东华大学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带领敦......
-
〓 钩沉索骥再现一代士人忧国心史——《卢木斋集》述评
《卢木斋集》卢靖 著 罗容海 整理 天津古籍出版社卢木斋(1856—1948),名靖,字勉之,号木斋,湖北沔阳人。晚清时曾任直隶、奉天两地提学使,是颇有名望之教育家、藏书家。世人耳熟能详之近现代教育名家,不外严修、张伯苓、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于卢木斋或不甚了解。又或有知木斋先生者,恐亦仅了解其于某一领域的贡献,诸如其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