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面回顾总结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李晓峰 主编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个成熟的学科,必然要有自己的学术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走过了七十多年不平凡的道路,在民间文学、古代书面(作家)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史编撰等各学科领域,积累了丰硕成果,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文学学科体系,提升了中国文学学科的影响力。不过,......
-
〓 以通用语向全世界展示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传》百部汉译工程启动
7月8日,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多家单位在成都举行仪式,宣布正式启动《格萨尔王传》百部汉译工程。格萨尔是古代藏族英雄。千百年来,藏族群众吟唱着对格萨尔的崇敬和赞美,汇成一部享誉世界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直至今日,这部史诗仍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多地传唱。《格萨尔王传》百部汉译工程,拟自现有的300......
-
〓 出尘的诗,脱俗的心——为《诗词入门》序
2020年的春天,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因为不便出门,居家的日子除了办公,便也成就了许多举炊烹饪的时刻。美食滋润舌尖,文字温暖心灵,因为决意要做与众不同的“煮”妇,所以耳目所及之处的音频和视频必须是有意义的,《晋如说〈宋词〉》和《徐晋如: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就成为我们母子在这个春天的佳伴。在烟火缭绕的灶旁、在徐徐行进......
-
〓 历史上,官修史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读《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
《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聂溦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108.00元我国的修史传统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官方修史制度直到唐代才渐趋稳定。故近年来,某一时段或专题性史学史研究主要选择唐以后史书修撰为研究对象。《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产生,呈现出新一代青年......
-
〓 学问的气象和格局——重读袁行霈著作有感
改革开放后作为最早考上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这两届老学生是听着袁行霈老师的授课、读着袁老师的著作逐渐成长起来的。所以他的论著我大部分都拜读过,但最近看到《袁行霈文集》后,还是非常震撼,因为这十个分册全部是他的个人成果,不包含和别人合作的论文、著作,这部分未收的论著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如果再联系他所主编的《中......
-
〓 知古达今 发凡起例——读钱理群等主编《安顺城记》
如主编钱理群先生所说,《安顺城记》是一部“从土地上长出来的历史”;是一部融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地方志,也是一部由小地方、小人物撑起来的“新史学”的尝试之作。众多实实在在的小人物、小事件,让我们看到背后的“大”时代,“大”历史。所谓“大历史”,并非宏大叙事,而是有大视野、大关怀,让读者感受到带有深厚地域特色的基层生活,进而......
-
〓 群像与楷模——写在“大家丛书”百册出版之际
“大家丛书” 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随着《舞台之光——郑榕传》的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大家丛书”迎来了她的第90本,离最初设定的100本的出版目标越来越近。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看着一长排凝聚了百位作者、几代负责人、数位编辑十几年心血而获得的图书成果,欣喜之余难免感慨万千。在刚刚过去的5月,“故宫里的博学家”杨伯......
-
〓 《徐悲鸿全集》在京首发
本报讯近日,《徐悲鸿全集》在京举行发布会。这是国内外第一部徐悲鸿艺术的全集,入编作品以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以及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高等院校等公立机构所藏作品为主体,并甄选部分私人收藏作品。全集深入挖掘作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被认为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填补了出版史上的空白。《徐悲鸿全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
〓 《资治通鉴纲目》沉寂百余年后精彩重现
《资治通鉴纲目》(全十册)(宋)朱熹赵师渊编撰 中国书店出版《资治通鉴纲目》的产生和另外一部重要史书《资治通鉴》大有关联。《资治通鉴》成于北宋年间,当时司马光因深感千余年史书至多,却没有一部简明系统的通史,为帮助帝王更方便鉴古知今,从而编撰《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编成,共294卷,约300万字,与原来的历代史书总计为......
-
〓 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折服——我为什么怀念启功
《仁者启功》 徐可 著 黄山书社著名学者启功先生,是一位“不世出”的文化大家。他博学多才,在书画创作、书画理论、诗词创作、诗词理论、文物鉴定、学术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成就斐然。他博师古人,自成体格,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境界,成为彪炳书史的书坛领袖;他的书学思想被学术界命名为“启功书法学”,成为泽被后人的权威理论。更......
-
〓 丝绸之路:东方文艺复兴之路——《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编后
编者按2017年5月,北京召开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间过去了4年,丝绸之路成为热词,相关图书层出不穷,蔚为大观,使“一带一路”协奏成曲。本期《光明悦读》为读者推荐两本关于丝绸之路的新著:《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的作者丁方,立足于东方大地,从垂直向度俯瞰“一带一路”;《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的主编沈卫星,邀约......
-
〓 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忧思与存在之维——读《自我的回归》
《自我的回归——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逻辑》,曹永国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55.00元大学是人类理想所寄之地,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然而,今日之大学和大学教师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祛魅的现代性下,大学教师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遵循着职业生活的工具理性和功利化要求。在诸多批评家眼里,大学颓废了,甚至堕落了。......
-
〓 古典文学研究的典范——刘跃进在《袁行霈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为学生,参加《袁行霈文集》出版座谈会,我倍感荣幸。袁先生的为人、处世、治学,给我很深的影响。五年前,为庆祝袁先生八十大寿,我写过一篇《既感且愧的两件小事》(《双清集——恭祝袁行霈教授八秩华诞文集》,中华书局2016年4月版),记述了袁先生的人品道德。现借《文集》出版座谈会之机,谈谈我对袁先生治学特色的肤浅理解。我最初......
-
〓 《殷墟甲骨学大辞典》发布 甲骨学成为学术热点
本报讯《殷墟甲骨学大辞典》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该书出版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贺信的落实,也是对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的积极回应,对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亦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学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据中国社......
-
〓 写一本书,让世界来读中国——“4·23”世界读书日汉学家访谈
《中印情缘》【印度】狄伯杰 著 中译出版社《五城记》【英】凯瑞·布朗 著 中译出版社《顾彬唐诗九讲》【德】顾彬 著 商务印书馆编者按似乎没有一种比图书更为合适的介质,能承载着一国的文明与文化,跨越国界,与万里之外的读者悉心交流。它们安静但富有深度,坚硬而内心柔软,它们让世界各地的心相通、意相融。因此,在又一个世界读书日......
-
〓 “大中华寻宝系列”推出历史漫画产品线
本报讯(记者红娟)4月1日,回望历史寻宝中华——“大中华寻宝系列·历史漫画”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行。据“大中华寻宝记”项目负责人闵蓉介绍,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秉持传播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初衷,立足于深耕品牌多维度IP开发,积极拓展“大中华寻宝系列”另一重磅产品线——历史漫画系列,该系列成功入选2020年“原动力”......
-
〓 《北京传》《故宫六百年》:邱华栋祝勇的“文学反哺”
北京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故宫恰恰是这个城市里不变的成分本报讯 3月13日,作家邱华栋、祝勇相聚在北京雍和书庭,和读者分享《北京传》《故宫六百年》的创作,就如何书写北京、重新梳理北京这部大书以及深入认识这座古老宏伟的城市表达各自观点。活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小众书坊联合主办。从春秋战国到金元明清,再到近现......
-
〓 深入钱锺书的学问世界——《钱锺书的学术人生》读后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王水照 著 中华书局近期,有多种钱锺书研究的新书问世,我读下来觉得最重要的是以下四种:钱之俊《晚年钱锺书》(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范旭仑《钱锺书的性格》(东方出版中心)、王水照《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中华书局),以及由杨绛抄录本整理注释的《钱锺书选唐诗》(人民文学出版社)。《晚年钱锺书》写的是19......
-
〓 戴逸先生与《戴逸文集》
戴逸先生是当今中国最有声望的历史学家和最有影响力的人文大家之一,曾荣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也是清史研究所的名誉所长。如今他已95岁高龄,仍然担任着国家清史编委会主任,始终奋进在学术一线。他精神矍铄、平和睿智、博大精深,被誉为清史泰斗。能够长期在他身边工作,不断得到他的教诲,有时回味起......
-
〓 图文互读 细说历史——访谈《图文中国史》作者樊树志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 著 中华书局樊树志 明史研究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光明悦读:《图文中国史》是您撰写的第三部通史类历史普及读物,在这之前您还出版过《国史概要》及《国史十六讲》,新书《图文中国史》增加了哪些新内容?樊树志:学术与时俱进,常学常新,历史研究也不例外。二十年前的《国史概要》,十多年前的《国史十六讲》,反映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