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文社出版《宫崎滔天家藏民国人物书札手迹》
本报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编辑的《宫崎滔天家藏民国人物书札手迹》(华文出版社)出版纪念会11月12日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在本书序中指出,今年出版的“书札手迹”前两卷,主要为宫崎滔天与孙中山、黄兴两人的来往函札。该书共八卷,收录资料丰富,绝大多数史料为首次面世。这些资料不仅涉及与日本相关的近......
-
〓 周裕锴:评《唐前帝王诗文校注》
宜宾学院集体完成的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重大委托项目《唐前帝王诗文校注》,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大型古籍整理工程。本书在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等总集的基础上,依据作者身份,进一步搜罗补辑,重新编排整理,共收自秦至隋二百零三位帝王的诗八百余首、文四千多篇,并为之系统......
-
〓 析字句义理求正本清源——《论语新诠》读后
《论语新诠》 唐翼明著 岳麓书社《孔子讲学图》 资料图片唐翼明的《论语新诠》新近出版,拜读之后,深为佩服。本书分类导读了《论语》,把孔子倡导的核心价值、重要理念为主线,予以梳理与讲解,纲举目张,深入浅出。全书抓住了二十余主题:仁、义、礼、智、信、学、孝、命、天、道、德、忠、士、中庸、鬼神、为政、教育、交友、君子与小人、......
-
〓 《新疆文库》首批推出60卷88部文献暂定包涵卷(册)共1000种左右
本报讯 首批收录88部文献形成的60卷《新疆文库》即将正式出版,据了解,这是新疆收集整理并编纂出版新疆经典文献作品,以及关于新疆有重要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著述的初步成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石永强日前介绍说,这项被称为新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基础工程2012年启动,计划耗资上亿、历时8年......
-
〓 《大唐名相魏徵传》勾画魏徵丰满形象
中华读书报讯《千秋金鉴 清廉典范——大唐名相魏徵传》近期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详实的史料、通俗的语言,展示了魏徵的丰满形象和开拓性贡献,十余幅彩页分别为魏徵画像、魏徵书法真迹、1400多年前的魏家老井等珍贵照片。这是作者赵才萱继1991年出版历史人物传记《魏徵》之后推出的新作。(陈菁霞)...
-
〓 探讨新儒家的实用主义背景——《实用主义的儒化》简评
在20世纪上半叶,许多中国人对杜威及其实用主义并不陌生。我国哲学家贺麟先生坦言:“在现代西方哲学各家各派中,对旧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应该首推杜威。”同时,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的现代新儒家群体,也在现代中国的思想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探索儒学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之路,为现代中国精神世界的构建作出过自己的......
-
〓 光明书榜:止庵著《惜别》
止庵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世三年后,经历涓滴沉淀,凝练而成的生死体悟。 全书共有六部分,以母亲的离去为起点,片断式地追溯。母亲生前的日记和书信,与作者的回忆和思考两相交替,形成两种对立却彼此依存的书写状态。母亲留下的手泽,充满亲人相处时的温暖细节:最常做的那道红菜汤,与“我”一起看过的电......
-
〓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中西方翻译理论都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中西方美学各自的主要特征都对各自译论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文与质的统一观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中国传统译论不仅借鉴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思想和审美范畴或形态,还沿用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方法论。然而,多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虽然借用了美学的理论理想和审美范畴,却多停留在用于译论的表述上。一旦......
-
〓 《秘境——中国玉器市场见闻录》:文化的经幡和功利的镰刀
白描的纪实作品《秘境——中国玉器市场见闻录》,对玉石文化研究者和广大玉石爱好者来说,是一本既具有文化纵深度,又有玉器市场调研纵深度的书。这部书是作者在玉石行业摸爬滚打30余年的经验总结。白描不仅担任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还是玉器行业内这些年一些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主持者。30多年来,白描脚步西至新疆......
-
〓 总书记要“仔细看”的儒学书籍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参观孔子研究院时,他饶有兴趣地翻看桌上摆放的展示研究院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看到院长杨朝明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时,他拿起来翻阅:“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他还说: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
-
〓 挖掘人们不经意的爱国精神——梁衡谈《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 梁衡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出版 盛夏午后,艳阳高照,梁衡先生谈起他的《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记者如同聆听一曲清凉低吟的长诗,家国情怀,悲壮人间。 在1995年前,梁衡创作的内容主要是山水散文,像大家所熟悉的《晋祠》,1982年就被选入全国中学课本。之后,他转入党史人物的......
-
〓 草圣故乡与敦煌书法——读《甘肃书法史》
敦煌写经《大股涅槃经卷》 作为三千多年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源头,“草圣”张芝的故乡甘肃直到“中国书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才有了一部有头有尾、沿革清晰且厚重大气的书法史志——由张永基、刘云鹏两位颇具使命感的甘肃书法学者著述的《甘肃书法史》。这部填补甘肃书法史研究空白的著作,越来......
-
〓 促进东西方历史学的交流—《中国历史学30年》英文版等学术史著作出版
本报济南8月26日电(记者周晓菲、户华为)为展示中国史学发展成就、促进学术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两部综合性的学术史著作,Thirty Years of Chinese History Studies(《中国历史学30年》英文版),以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百年历程(1898—2000)》(Toward A Glo......
-
〓 《敲开奇迹的大门》将出版陕西文物考古发掘及保护第一时间纪实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驻陕西记者站原站长孟西安专著《敲开奇迹的大门——陕西文物考古发掘及保护第一时间纪实》即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约60多万字,文图并茂,雅俗共赏,是孟西安从事新闻工作,特别是自1985年从西安晚报调入人民日报工作的近30年中,从采写的大量文物考古的新闻通讯特写和文章中,经过精心选粹,编纂而成的。这部......
-
〓 序与跋:不为什么,只为了爱
兴趣相同、追求一致,这样的人见过一面就会成为“老”朋友。山西省是关老爷的家乡,重的是义,我去工作过几次,来去匆匆,却成就了不少的友谊,想起来就高兴。这些老朋友中间,就有晋城的阎法宝和程画梅二位。一对夫妻,退休下来,没有休息,却在太行山区东奔西跑,从事历代建筑文化的探寻和保护。在一个秋末冬来的日子,我们偶然在一座古老的村......
-
〓 蒋介石的日本经验与对日决策——写在《蒋介石与日本》出版之际
褒贬互见、争议频出的“蒋介石研究” 蒋介石的一生,实与中国近现代史密不可分,自是理解这段历史不可回避的议题。日本对近现代中国发展历史的影响,亦是斑斑可迹。而在近现代中日关系史的脉络里,蒋介石正居核心位置,也是探讨这段历程不容忽视的一页。因此,对于蒋介石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议题,相关研究层出迭见。然而,受限于史......
-
〓 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百年文学思想史
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领域。中国文学批评史曾经是中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有自己专门的杂志《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有自己的全国性学会,有以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到复旦大学新近出版的七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著作,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研......
-
〓 赤子其人守望北京——《北平历史地理》诞生始末
“狱中腹稿”手稿 资料图片 12月6日是侯仁之102周年诞辰,也是他的著作《北平历史地理》中文版首发的日子,然而他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侯仁之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学术泰斗。侯仁之常说,他对北京“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他被称为“北京活化石”。而这一切,都要从其“狱中腹稿”说起。“狱中腹稿”构思出地入史......
-
〓 张先:宋词中的“印象派”
谈到绘画,其表现手法无非是“写实”与“写意”两种。诗词书画本一家,表达手法也是贯通的。“写实”的拔高,可以反映史实世态;“写意”的通俗,也可以是花鸟虫鱼。所以,诗词里写实派的高境界可以称之为“诗史”,写意派的高境界可称之为“诗仙”。自唐诗中诗史杜甫与诗仙李白以来,宋词似乎也无可逆转的因循着这一文艺传统。但由于词体......
-
〓 以童心体认历史——读范培松著《中国散文批评史》
对于历史的认识常常有两种态度,纯客观主义的或纯主观主义的——将其作为小姑娘来随意打扮。然而这两种态度显然都不免失之偏颇。以一个非历史学学者的目光看,倘能用一种新的态度,从新的视角着眼,以童心去体认历史,或许更能接近真实,也更能获得对于历史认识的真谛。我之所以持这种看法,并不是心血来潮、忽然想到或者受益于什么灵感之类,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