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虎毒食子及相关法律问题:法学沉思录
古语有言,虎毒不食子。讲这话的人往往还要加上“尚且”两字,以强调评论对象的“出乎其类”以近于畜生,甚或连畜生都不如,兼表达说话人出离愤怒之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发表过类似的感慨。在他的《秃秃记》中,秃秃之父孙齐倚仗官势、停妻骗娶,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竟与后妻残忍地杀死了年仅五岁的秃秃。曾巩在文末写道:人固择于禽兽......
-
〓 李杜诗篇及其当代价值——西北大学的一堂文学课
西北大学校园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国画) □戴敦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国画) □戴敦邦 正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文学经典也都是当代经典。经典的魅力之光,如何能穿越时空,照进现实?在西北大学的一堂古典文学讨论课上,师生们对于李白、杜甫这两位大诗人经典诗篇的当代阐释,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
-
〓 地域文化:那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
从台北故宫到中正纪念堂;从宜兰清洁的山水、古老的木雕到鹿港小镇老街上透亮的乌鱼仔、用树枝雕琢的铅笔;从玫瑰园美丽的英伦骨质瓷茶具、浓郁的花香茶香到窄门咖啡的极简低调奢华;从植物园宽尾蝶翅的绚丽翅膀到素书楼凝重端严的大红门;从赤崁楼夜景的正大仙容到明伦堂令人震撼的“忠孝节义”……不到10天的台湾“文化福旅”,竟可......
-
〓 新闻随笔:谷雨的情致和召唤
二十四节气中,带雨字的有两个——雨水和谷雨。相比之下,笔者对谷雨二字情有独钟。就温度而言,雨水在立春之后,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下的雨是冷雨,冷飕飕的,淋了是要生病的。谷雨则不同,寒冷退去,微暖来临,此时的雨,接近暖雨,不再冰冷。谷雨最有情致,是观雨的好时节。那些充满雅趣的听雨楼、观雨轩、瞻雨亭等名称,在谷雨时,越发有看......
-
〓 品茶如品人生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清明前后,新茶出炉,成了众多爱茶人挥之不去的话题。饮茶的好处众人皆知,而大师们品茶,则能品出一种心境,一种文化的味道。鲁迅爱喝茶,有一次买了二两好茶叶,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不料郑重其事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他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鲁迅在《喝茶》中写道:......
-
〓 彩绳斜挂绿杨烟——中国古代妇女秋千运动
意写秋千图 唐勇力/作秋千,旧时写作“鞦韆”,是我国古代妇女体育运动之一。据说是春秋时北方山戎的游戏,齐桓公伐山戎,流传至中原一带,后又遍布全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一些古籍中,常将秋千与施钩混淆,其实施钩是一种军事技能,与秋千并不是一回事。说到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蔓生植......
-
〓 影视作品中对皇帝“三呼万岁”浅析
摘要:现在在银屏上,宫廷题材电视剧令人目不暇接,姑且不论插科打诨,歪曲历史的戏说,其剧作中的典章制度,住行服饰,特别是称谓言谈,也都是随心所欲,大多与历史不符。在高呼求同存异的时代口号中,一些知名的资深编剧导演面对那些有待商榷的影视细节问题,也都“姑且之”“有待之”人云亦云,奉行着“见了皇帝喊万岁——老规矩”敷衍观众,......
-
〓 成由勤俭败由奢——简评中华民族的节俭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近日在新华社一份材料上作出批示,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此,我们邀请专家选编了中国古代一些有关节俭的故事、格言,希望大家以史为鉴,提升全社会以俭为德的自觉性,促进节约风气的形成。节俭关乎国......
-
〓 光明论坛·温故: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
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援引东汉思想家王充“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的说法,语重心长地教导广大青年:“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
〓 文物丢了,就得追回来
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不过,广州美术学院的图书馆显然是一个令人心事重重的天堂——它失窃了。上百幅名画被图书馆原馆长萧元监守自盗据为己有并经拍卖公司之手流向市场。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十分忧心这些画作的追回。然而,有一些声音却言之凿凿地说追回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如此言论简直匪夷所思。张大千、齐白石等大......
-
〓 卢恩俊:春雨贵如油
雨水节气,万物开始复苏,春天真的到了。万物生长离不开雨水。《易·系辞》说,万物“润之以风雨”。所以,雨水是充满生命内涵的节气。人类自古就逐水而居,而水系的最佳给养便是雨水,雨水之于古人尤其重要,古称“天水”,充满神秘色彩。《释名·释天》谓:“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地,雨水从天下也,雨者辅也,言辅时生养也。”雨被古人看成......
-
〓 郑子臧鹬冠遭杀身
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诱之。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出自《国学宝典》之“经部·十三经”《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鹬子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其兄太子华因谋反被郑文公所杀,子臧怕危及自身,便于鲁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出奔宋国。子臧好聚鹬羽以为冠。鹬是一种水鸟,天将雨则鸣,古人以其知天......
-
〓 李国文:不读红楼又何妨
读书,目的无非有二,一曰求知,一曰消遣,这两者,界限也不是非常泾渭分明的。求知的阅读,未必得不到消遣的效果,同样的道理,消遣的阅读,也应该能够获得求知上的满足。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消遣,通常都是第一位的,求知,则是次而又次的事情了。我认为,凡读《红楼梦》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为了消遣,求知者,顶多也就只有......
-
〓 太极黑白
鉴赏中国之色彩,必始于黑白。黑白,乃乾坤初定、人文初始之色,亦宇宙“原色”。她是中华“百经之首”——《易经》之太极图(“阴阳鱼图”)的颜色。“阴阳鱼图”乃《易经》“徽标”。中华文明的“主杆”靠“四书五经”营养,其中的《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总源头。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她的一切的一切,均可在《易经》中找到基因。以前不懂《易经》......
-
〓 静夜思:说“气”与“笨”
“气” “气”这个字,繁体的写法是“氣”,下边有个米字底,一个人的气象是要有米谷做基础的。 米谷是主食。小孩子嘴馋,好吃零食,牙吃蛀了,身子吃瘦了,家里的老人要施行严厉的“嘴禁”。嘴禁就是正餐之外的食物一概免开尊口。吃主食是人活着的基本,穷人以主食填饱肚子,而富裕人家的餐桌上,无论怎么花样迭出,那几样主食也......
-
〓 学苑论衡:中华美学之魂——为中华美学释名
中华民族以“中华”为自己的族名,体现了中华民族极为高远的精神文化追求。“中华”的“中”和“华”,既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内涵,又相互通融、相互释义。与“中华”几乎可以互换的“华夏”概念,其“华”和“夏”同样如此。中华文化是一种非常美学化的文化。深入品味中华美学精神就会发现,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就是“中华”“华夏”。从“中”“华......
-
〓 李零:说马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个马年。前一个马年,我写过一篇《马年说伯乐》,讲的是千金买驴,现在换个话题,讲点非常业余的读书感想,献疑于方家,也给读者拜个年。马是“国际动物”看电视,我爱看动物。动物,每天轮流上演,不是狮子、角马,就是犀牛、大象,不是猎豹、鬣狗,就是河马、鳄鱼,场景几乎全在东非大草原。毒蛇大蟒,上镜最多,一开......
-
〓 文化评析:让传统文化成为日常课
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媒体报道,最近上海一些中小学校将吟诵经典、学民俗、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以此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积淀中,蕴藏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开学第一课”中开宗明义地摆明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
-
〓 曹操和建安七子与围棋
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棋艺家。据陈寿《三国志·魏书·太祖纪》载:汉世,安平崔瑷、瑷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井善草书,而太祖亚之。桓谭,蔡邕善音乐,冯詡、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皆与埒能。曹操善书法、音乐、围棋,真可谓多才多艺。当时有一个叫孔桂的人,“建安初,数为将军扬秋使,诣太祖,太......
-
〓 文化评析: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
1月6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这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从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历时8年,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八年中,节目对书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财经、宗教等各个领域,有时是各学科的经典巨著,有时配合时下社会热点话题,比如,它最后一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