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好大学生经典阅读“必修课”
天津大学寒假大数据社会实践《大学生经典阅读情况调研报告》日前正式完成。该调研围绕我国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面向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大学生发放了上万份电子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317份。数据显示,全国有80%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经典“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赞同“阅读经典对自己有帮助”的比例超过9成。这份调查问卷以《红楼梦》......
-
〓 唐代神童知多少
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神童成群地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发问,自然是因为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工作。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胡侍。胡侍于其所著的《真珠船》一书卷六中,列有“幼慧”一条。所谓......
-
〓 节气·物候·立冬——气寒水冷秋尽冬来
图一图二立冬节气,一般落在公历每年的11月7—8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25°。今年立冬交节时刻为11月8日1时59分(农历九月廿七)。“立”是建始的意思,“冬”甲骨文写作(图一) ,本义是纺线的结束,后来用以表示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篆文写作(图二) (下面的两个人字代表冰花),于是形成了“冬”字。“立冬”即冬季自此开始......
-
〓 唐代服饰
唐代衣冠服饰承上启下,博采众长,是我国古代服饰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唐代纺织业很发达,能生产绢、绫、锦、絁、罗、布、纱、绮、绸、褐等纺织品,且丝织品花色繁多,光彩夺目。唐代的绞缬织物,有小簇花样,如蝶,如梅。染色工艺还有“夹缬”、“蜡染”,产品花样翻新,琳琅满目。唐代艺术园地绚丽多彩,山水画、人物画......
-
〓 刘梦溪|美质与温情——中国文化研究所小引
【导言】天下物事,有变者,有不变者。学人的美质,在学品学养和真实不欺。按章学诚的说法,凡学问有成者,都是有“殊致”之人。我喜欢我一手建立的中国文化研究所,喜欢那里的秩序和美质。【作者简介】刘梦溪,著名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大学求......
-
〓 金丹:包世臣书法分期及其风格述评
【内容提要】本文首次对包世臣书法进行分期,目的是将他的书法历程作一回顾和总结,以期获得一个总体的认识,并了解其各阶段的书法追求。在综观包世臣书法之路的基础上,要界定他的书法风格特征,是碑派吗?是帖派吗?还是碑帖结合?本文提出包世臣的书学思想是”以碑证帖”、书法实践是“以碑改造帖”的观点,认为他将......
-
〓 王国轩:怎样读《大学》
《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是为后代学人立了一个“大间架““大坯子”(朱熹语),是古代学者必须具备的学习规模,开拓出广阔深邃的学术视野。《大学》原是《礼记》中一篇,在唐以前并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至唐代,韩愈等引用《大学》,开始为人所注目。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
-
〓 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猴”文化是怎样的?
2016终于迎来了猴年。和中国不同,日本一到元旦,就可以正式算是猴年了。日本人喜欢猴,在日本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猴的趣闻。今天小通就带大家了解日本有趣的“猴”文化。日本十二生肖里的“猴”猴,在日语里写成“猿(さる,读作SARU)”,而猴年则称之为“申年(さるどし)”。说到猴,不得不提十二生肖。受古代中国影响,日本也引进了......
-
〓 孟尝君盗狐裘获救出关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
-
〓 唐代女子发式
发 髻发髻是古代妇女最常用一种发式,它们起源于夏商周,备于周,到了隋唐发展已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所谓发髻就是挽束头发,将其盘结于头顶或头后。由于挽束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各异。唐代妇女常用的发髻有:高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闹扫妆髻、反绾髻、峨髻、低髻、小髻、乌满髻、囚髻、抛家髻、回鹘髻、凤髻、从梳百叶髻、反首髻、双......
-
〓 初读雷池(四)——马头山、马头河
马头山,山如马头;马头河,因山而得名,并且河上又有码头。让我们越过雷池西北岸之马头山、马头河,去寻找三国时代的爱情经典,哪怕是大乔的一汪秋波,小乔的一声长叹;让我们沿着雷池西北岸之马头山、马头河,去寻找晋代的金戈铁马、战争硝烟,哪怕是一柄残剑,一枚蹄印。香茗山位于安徽省望江县西北,跨望江、太湖两县,在望江县鸦滩镇绵延1......
-
〓 老字号牌匾与书法家
北京,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近千年的建都历史发展中,商业、文化繁荣,出现了一大批以“诚信为本,质量上乘,服务优质,文明经营”的老字号商家店铺。每当漫步徜徉于王府井、前门、西单、东四、琉璃厂、鼓楼等商业文化繁华之地,老字号门楣上那一方方各具风采、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字体或端庄饱满,或清秀俊雅,或古朴拙正,或洒脱飘逸,......
-
〓 普庵咒
古琴曲《普庵咒》不仅是著名的佛教咒语同时也是古琴著名曲目。《普庵咒》又名《释谈章》。它的乐谱最早见于明末的《三教同声琴谱》(1592)。清代大套琵琶曲和佛教丝竹曲中也有《普庵咒》这个曲名。根据琴谱旁的梵文字母的汉字译音来看,可能是帮助学习梵文发音的曲调。古代曾有普庵禅师,可能是本曲的作者。一说此曲为杭州隐士李永南作。全......
-
〓 聂鑫森:且谨称大师
当下,被誉为大师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国学大师、文学大师、医学大师、工艺大师、美术大师、烹饪大师……他们或是被人戴上大师的桂冠,或是自矜可入大师之列。此中当然有名副其实的,但也很有些只是在某个领域稍有成绩,或在某个窄小的地区略有名声而已,离大师还有不近的距离。 湖南作家王开林今年出版了两部专著,写的是清华大......
-
〓 品味古籍:明代的长篇小说
元朝统治者生怕汉人造反,社会管制极其严格,甚至把人分成好几个等级,比印度的种姓制度还要糟糕。过于严苛的统治使得元代没有多少好诗文,唱小戏的大行其道。宋代的教坊和勾栏为元代的戏曲演唱做了历史性的铺垫和文学上的准备。元人依据某个故事情节,把许多小词小令串起来,分别描述不同情境和不同人物,从短短几首发展到几十首,慢慢就形成了......
-
〓 劫终残帙幸余灰——陈寅恪诗评黄浚及其《花随人圣庵摭忆》
1947年春,国内的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转折关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粉饰“制宪国大”,在惩办日军战犯、审判汉奸的工作中加快了行动步骤。继当年2月处决了汉奸丁默村之后,纵兵施虐的日酋谷寿夫等战犯,也于3月间被押赴南京中华门外的刑场执行枪决。当此“7·7”事变发生10周年之际,已经双目失明的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偶读......
-
〓 兔的异名别称
“兔”字,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描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可见,至少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兔子就有了初步认识,并创造出了“兔”这个字。在一本记述后弈日常生活的书中也有“兔”字:“后弈猎于巴山,获一兔,大如驴,置柙中,中途失去,柙掩如故。”这段描写充满神话色彩,说,这只野兔的形体竟......
-
〓 沈海波:怎样读《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内容极为丰富,堪称研究上古中国社会的宝库。由于时隔久远,围绕着《山海经》的各种问题也是扑朔迷离。如关于《山海经》的作者问题,自古及今,说者不一,有禹益作书说、禹鼎遗像说、夷坚作书说、邹衍作书说等。但以上各种说法都缺乏实在的证据。在文献记载缺失的情况下,想要确认其作者,并非易事。现代学者大多致力......
-
〓 元代“妓女戏”知多少?
从唐传奇到元杂剧再到明清戏曲,妓女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文化现象之一。实事求是地讲,人们研究古代青楼文学,对于唐代和明清向来用力甚多,对元代却关注得少些。其实,元杂剧中的妓女题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自有特色,也是中国古代青楼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环节,为我们所不可忽视。1.妓女和元杂剧元杂剧现存剧目中,......
-
〓 文化评析:关注诺奖别制造“村上悲情”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桂冠。此前的很多臆测基本不准,有人概括为:在一个日本人、一个捷克人、一个肯尼亚人、两个美国人当中遴选;又有人把中国读者熟悉的村上春树喻为领跑者,而中国诗人北岛成为热门。但笔者的预感和很多读者一样,觉得此番亚洲作家的可能性不大,于是面对一堆完全不了解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