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九歌”品梅韵
为纪念恩师梅葆玖先生逝世一周年,京剧名家魏海敏近日在北京、上海演出了曲集《在梅边·九歌》,选择8个梅派剧目的8个代表性唱段和昆曲《牡丹亭》中的唱段,展示梅派艺术的本真特色与自己的习“梅”心得,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一个方桌、一架古筝、一个京剧乐队,配以显示唱词及播放照片的大屏幕,舞台不大但清丽古雅。魏海敏身着白色绣梅花......
-
〓 读杜诗札记之《狂夫》
从某种意义上讲,杜甫是一个“疏放轻狂”的诗人——这是我读他的《狂夫》诗时的感触——并不仅仅从诗题的“狂”字而来,而是基于他的诗艺,他的心态。在《狂夫》诗中,老杜颇费笔墨建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小桥流水,繁花草堂,这是何等脱俗、何等惬意的仙境!对于那些饱尝了世事艰辛的人来说,能够找到如此一......
-
〓 历阳书事七十四韵并引[1]注释
长庆四年八月,余自夔州转历阳[2]。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友人崔敦诗罢丞相,镇宛陵[3],缄书来抵曰:“必我覩而之藩,不十日饮,不置子[4]。”故余自池州道宛陵,如其素[5]。敦诗出祖于敬亭祠下。由姑孰西渡江,乃吾圉也[6]。至则考图经,参见事,为之诗,俟采之夜讽者[7]。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8]。霸......
-
〓 教育评论·郭英德:“经师”与“人师”
CFP 东晋史学家袁宏记载,汉灵帝时期,太原名士郭泰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曾被推举为“有道”(汉代察举制度中的特举科目)。郭泰在太学任教时,深受太学学生爱戴,推为领袖,名震京师。当时洛阳有一位神童魏昭,11岁就入太学学习。他拜访郭泰,表示愿意向他求学,说:“尝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后汉......
-
〓 迁想妙得集印为诗
我见青山多妩媚津门长客胡不归烟云供养松巢客不看人面免低眉我见青山多妩媚,津门长客胡不归?烟云供养松巢客,不看人面免低眉。 这是一首以六方闲章组合成的言志小诗,第一、四句分别是辛弃疾和白居易的名句,中间两句则是用闲章印文拼装组合而成的。 印章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起先它是身份的凭证,诸如皇帝玉玺、各类官印乃至......
-
〓 平沙落雁
古琴曲,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隽永清新,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
-
〓 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孙犁(1913-2002) 孙犁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有余,倘若他还活着,到今天,当是百岁老人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纪念孙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是为了重温先生的文学成就,也是为了认真思索他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 就我个人而言,纪念一位作家的最好方式是回到他的作品。一个作家最深邃的生活,不在他的日常起居......
-
〓 保护历史街区,留住文化根脉
历史街区保护应当慎之又慎,不轻言开发,不急于改造,尤其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让商业开发和文化旅游喧宾夺主,也不能一切唯打造特色文化名片或申遗马首是瞻。 近些天,有关什刹海改造的消息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出面澄清,但人们心里的石头并没有就此落地。一则“误读”出来的消息反响如此之大,一方面体......
-
〓 “学术抗战”的守与攻
前几日,是国学宗师钱穆先生的120周年诞辰。抗战期间,钱穆先生写了一部《国史大纲》。这是一部功力精湛的通史著作。在这部书里,钱先生饱含忧患之情,试图唤起民众对国史的温情,对国魂的信念。该书甫一出版,立即风行全国,在山河破碎之际凝聚起了人心士气。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国土的沦丧、军民的牺牲,都是民族劫......
-
〓 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一次对可能性的探索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排的新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继在英国首演与欧洲巡演之后,前不久完成了在国内的首演。显而易见,这是对今年中英两国文化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回应;更为内在的创作动机,则是小百花越剧团十余年来一以贯之、时引争议的理念:出“新”。求新求不同,对艺术创作个体来说,是本能的追求;对越剧来说,意味着......
-
〓 莫斯科缅怀梅兰芳
图一:梅兰芳图二6月20日,笔者在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开办了一个讲座,题目是《从梅兰芳访苏看文化交流中的误读》。刚刚走出课堂,便听到一个消息:在全俄最大的戏剧博物馆——巴赫鲁申戏剧博物馆,正在举办题为《梨园第一人·梅兰芳与苏联戏剧》展览会。28日,笔者欣然走入博物馆,刚进大门,便听见梅兰芳的美妙唱腔从展厅深处传来,......
-
〓 蒲松龄:老大徒伤悲,何人解怜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四语可道破今古之人情交往的共通实质。别以为只是近三十年来的人们才喜欢追名逐利,古时打扮得高巾峨冠的,也大多是名利场中出入的人物。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清初的蒲松龄先生。蒲松龄,生平自不待详,但一辈子穷困潦倒。晚年他存有诗作,“与君共洒穷途泪,世上何人解怜才”,“自分穷愁惟我甚......
-
〓 端午马生日
马年即将来临。十二年中有一个属马的年份,这一年地支逢午。六十年一个花甲周期,其中五个属马的年份,分别为庚午年、壬午年、甲午年、丙午年、戊午年。对于它们的称谓,藏历颇见特色,即铁马年、水马年、木马年、火马年、土马年,年份的地支,以生肖称之,且冠以天干的五行归属。还可以标上阴阳,如午马在十二生肖中位处奇数,奇为阳,2014......
-
〓 金台随感·诗词里的文脉(二):最是诗中家国情
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锦官城的一个四月春夜,或许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被免去参议官的陆游在所寄居的城西南浣花溪畔,奋笔写下了这样一首《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一场病一晃就是二十多天,病后初愈......
-
〓 最爱清华图书馆——怀念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捐赠给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围城》,并题写“清华大学图书馆惠存钱钟书赠(印章)杨绛代”我与杨绛先生的相识,始于上个世纪末。1997年我来到清华图书馆,负责清华特藏资源建设工作。清华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传统,培养了众多大家学者,他们的著作是我重点收藏的资源,于是我联系到众多著名校友,征集他们的签名本赠书,其中也包括杨绛......
-
〓 一带江山如画——宋·孙浩然《离亭燕》词赏析
一带江山如画,景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橘树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孙浩然是北宋词人,生平不详,所作今存仅两首。其人虽不显,但这首作品却是古代山水、怀古诗词中的名篇。它写的是古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故词人......
-
〓 吉金乐石:“大唐中兴颂”原碑何处
大概在1963年,金石学家孟宪章买了一本“大唐中兴颂”碑帖。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故宫里藏有一本罗振玉献给宣统皇帝的“大唐中兴颂”,这一本曾出版过,也展览过。但有趣的是,孟宪章手中的“中兴颂”与故宫收藏的这本“中兴颂”有所不同——字体结构差别很大,与孟宪章早年收藏的临川李氏本(《大唐中兴颂》的一种版本——编......
-
〓 校长说校训:厚德重法,彰显法科的时代品性
校训中“厚德”与“重法”结合,前者崇奉以人为本的道德追求和人文关怀,后者关注的则是信仰法治、捍卫法治的骨力和勇气校训既引领着大学的精神方向,也体现着大学特有的人文风范。西南政法大学“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辅以“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既彰显法学学科品性,又兼具时代特色。1950年,西南......
-
〓 京城图记:公主坟琐记(上)
北京城市历史上叫“公主坟”地名的地方多,北京城市地名至今还保留着叫“公主坟”的地方也多。 现在北京市仍叫“公主坟”的地名至少还有10多处。紧邻望京居民住宅区东侧的“北公主坟村”,因村内原有清和婉公主墓,故名公主坟,后为区别于南邻的位于静安东里附近的公主坟,遂更名为北公主坟。现今的朝阳区草房村,原名也叫“公......
-
〓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陈晓明教授的课堂北大中文系旧址北大未名湖畔博雅塔 编者的话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莘莘学子又将面临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大学课程跟中学课程有什么不同?专业性的课堂教学,老师们讲些什么,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本期版面,我们呈现北京大学一堂文学课的精华片段——由北大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陈晓明为研究生开设的“当代国外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