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海钩沉:孙中山铜像竞赛与中国雕刻学会的成立
20世纪初期,对于雕塑这个词,人们还很陌生,直到上海租界的公共空间树立起西方人的纪念像,民众才渐有了解。受西洋风尚的影响,一些地方也开始建造雕塑来纪念有丰功伟绩的人。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全国各地陆续建起孙中山像用以缅怀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但各地建造的孙中山像,着装、大小、形象皆不统一。作为孙中山的家属,当......
-
〓 一家之言:“教”和“育”
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简单化,而简单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回到起点”。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教”的本意就是手持棍棒对着孩子,其本质就是外施内效,由外向内。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育”的本意就是妇女生育孩子,其本质就是孕育、养育,由内向外。 这就是说“教”是一个......
-
〓 唐诗故事: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题为《题都城南庄》,作者是崔护。崔护,中唐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文宗大和三年(829)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官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郡斋三......
-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鉴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韩愈【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赋诗缘起唐朝凤翔县法门寺有佛塔一座,藏释迦牟尼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塔,谣传开塔之年,必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而元和十四年正值开塔之期,唐宪宗令群僧迎佛骨......
-
〓 何鼎鼎:名校如何共享?
参观校园应该以充分保障教学秩序为前提,这也正是为了让全社会能够更好地共享大学的知识产出这段时间,一条“一家四口坐快递车混进清华校园”的新闻广泛流传,折射出暑期名校游的现状。烈日炎炎,北大、清华等名校又成了游览胜地。一种相聚,两处焦虑:游客排着漫漫长队,学校想着如何有序。看名校,考名校,参观者中最多的还是带着孩子来的家长......
-
〓 名人故居:冯友兰故居——风雨三松堂
北大燕南园“三松堂”门前 罗雪村绘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是冯友兰先生的故居,又名“三松堂”。第一次见识“三松堂”,尚在中学期间。那是在南方的一个小书店,其中一个书架摆着《三松堂全集》,几乎占满了整个书架,仅《三松堂自序》便是厚厚一大本,让我惊叹不已。后来才知道,这也是一种著述体例,历代文人学者常通过自传、自序或年谱......
-
〓 争鸣与探讨:如何看待“回到原典”?
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流行“回到原典”的口号,主张研读原典。这对于不直接研读原典,而只是跟着他人的解读人云亦云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回到原典”的口号本身实际上蕴含着对于前人解读的怀疑。学术研究需要怀疑,但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忽视或抛弃。 民国时期,儒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儒学的批判......
-
〓 肖克凡:阅读扬州
提起扬州,人们容易想到隋炀帝南下观赏琼花。隋炀帝似乎成了扬州的宿命。从隋炀帝杨广到大清朝乾隆,无论正史野史以及民间传说,不乏皇帝们下江南的记载。圣上们为何不畏旅途劳顿而频频莅临维扬呢?因为有一条大运河。水路行舟,迅捷便利,沿河两岸风光,尽收天子眼底。扬州的宿命不是皇帝,扬州的宿命是大运河。 扬州镶嵌在大运......
-
〓 我如何读诗:为作诗而读诗
“诗无达诂”,诗的好坏很难定出一个严格的计量标准,但我赞同张问陶说的“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好诗自然天成不造作,既有情趣又有理趣,能怡情励志读诗与学诗不同。读诗重在“赏”,学诗不仅要“赏”,而且要学着作。宋代的陆游曾对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在诗外”的意思是不仅要读纸上的有字之诗,还要读社......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④:内化于心最重要
近些年,人们日益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穿衣、阅读、欣赏、过节到婚丧嫁娶,都在讲究传统、热衷传统。不过,总让人感觉表演的成分,或者叫外在的形式多了一些,远没有达到内化于心的程度。已故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曾经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狭义文化,指的是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宗教等等;二是广义文化,说的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
-
〓 观花拾趣:桃红又见一年春
桃花飞瀑 何海霞 中国嘉德供图桃花,历史悠久,远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名句。此后,历代诗人都少不了替桃花写照传神,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王维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李贺的“桃花乱落如红雨”;陆游的“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徐师的“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都是咏......
-
〓 光明论坛·温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
-
〓 “天地生之,圣人成之”——传统文化中和谐共荣的生态实践观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微讲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保护问题,而是与人类的世界观、自然观体系的建构及其实践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
-
〓 肖复兴:大寒过了就是年
采购年货又到了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中的“大”字,在这里方显出其真正的意思来。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说天气再冷,到这时候也冷到头了,物极必反,天要渐渐转暖了。如果按照旧时画九九消寒图的传统,数九之后,每过一九,要在消寒图上的那九朵白梅花中的一朵上涂上颜色,大寒时节,颜色要将那最后一朵白梅花涂满了。这个大寒......
-
〓 孙和命韦曜著《博弈论》
吴国盛行围棋与六博,韦曜《博弈论》描写当时的情景说:官僚士大夫“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以至“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面不接。虽有大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至或赌及衣物,徒棋易行,廉耻之意弛,而忿戾之色发”。这种状况引起吴太子孙和的注意。孙和身边有一个叫蔡颖的人,性嗜围棋,“直事在......
-
〓 同源·闲话“三希”
三希堂内景伯远帖卷(局部) 开栏的话 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纪念日,两岸故宫同时庆生。 两岸故宫同根同源,彼此的藏品中有些原是“一卵同胞”,却因故分离。近几年,两岸故宫的交往日益频繁,合作日渐常态化,台北故宫已多次向故宫博物院商借藏品办展,一些分离60余年的藏品在台北得以聚首。由于某......
-
〓 秦代服饰
秦代服饰主要是沿袭了战国的形制,样式比较简单。纵观秦朝,自始至终都充斥着一股严酷、硬朗的肃杀之风。受其影响,秦朝的服饰冷峻而严肃。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后,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崇信“五德终始”说,自认以土德得天下,崇尚黑色。秦始皇本人废周代六冕,常服通天......
-
〓 光明谈:严谨求实是教材生命
在一本教材中,有一篇题为《爱迪生救妈妈》的课文,称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在医生为妈妈做阑尾炎手术时,用镜子的反光原理提供了照明,帮助手术取得成功。而实际上,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阑尾炎手术是在1886年。近日,《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等人教版个别语文课文因与事实不符,引发争议。课本的权威性和标准性来不得......
-
〓 青鸟殷情为探看——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开。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大家在理解李商隐《无题》时,都陷入了爱情诗的怪圈,总以为无题诗就是爱情诗。其实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作为一位沉伦下的有志之士,他所关心的并不是一已之私,而是在广阔的政治领域,更关心祖国的命运。在......
-
〓 夜读红楼
夜沉水底,独葬花魂每每夜读红楼,眼中心中只见黛玉,不愿再有外人。常讶于颦儿之才情,而叹其情思太嫩,柔弱不足以抵风雨,更何甚于他人冷嘲热讽乎?卿本浓爱,爱花爱竹,尤爱宝玉。然相聚日多,怎不心由口出,却非要泪渍斑斑,独自折损。礼教限于“良辰美景奈何天”,卿自已有赏心悦事,缘何闭而不谈?让我等干为卿之着急。我之爱卿唯有一事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