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引用的外国名言
1月21日,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2016年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沙特、埃及、伊朗和阿盟总部,展开今年首场重大外交行动。在访问中,习近平学贯中西、旁征博引的演讲和署名文章赢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外交部长王毅向记者介绍此访情况时说,此次历史性的中东之行是一次成功的深化传......
-
〓 白羊座与金羊毛
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则“金羊毛”的故事,脍炙人口,流传极广,已被编入世界各国的儿童读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也出版过这一故事的连环画。传说,希腊玻俄提亚城邦国王阿塔玛斯的前妻涅斐勒是一位云中仙女,她为了拯救自己的亲生儿女佛里克索斯王子和赫勒公主免遭后母伊诺迫害,祈求奥林匹斯主神宙斯庇护。宙斯派神使赫耳墨斯送来一只......
-
〓 京城图记:北京明城墙遗址记存
董化斌画 北京的明城墙遗址主要集中在两处。一处在西便门,遗存城墙比较短,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处在东便门,遗存城墙比较长。这段城墙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明城墙,包括老北京城内城的东南角楼,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强保护明城墙遗迹,这里建设成了“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2002年向市民开放。公园位于 现在北京的......
-
〓 师友印象:和谢冕先生聚餐
那天和谢老师的聚餐是老孟召集的。近些年来,我们一帮弟子,每年都会召集一处和谢老师吃饭,说起来是尽弟子之礼,但我的内心深处认为,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我们才可以肆无忌惮地放纵一番吧。在老师面前,我们永远是学生,也能够永远保持学生般的纯真情态,能够回味少年般的情怀。 杯中酒频频举起,酒酣耳热之际,大家照例会讲......
-
〓 漫话弥勒佛
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
-
〓 文化评析:文学是用来点亮生活的
近日,由学者温儒敏主持的首个国民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报告出炉。在中文系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方面,网络作品占比不足1%;农民工真正喜爱文学的很少;近半数作家每天的阅读时间在两小时以上,农民工和大学生最熟悉《阿Q正传》……报告中的这些数据既在人们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笔者在大学执教,从2005年开始,每年在开设的文学课上让学......
-
〓 来新夏:愤愤不平为伯良
陈伯良先生是我晚年所结识的一位真诚朴实的挚友。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时,伯良先生因求书与我多次书翰相通,词义恳切,令人感动。我也尽力满足他的需求,不久交往超出借还书的范围,而渐渐成为互诉生平,切磋学问的挚友,对他的一生遭遇亦有所了解。 陈伯良先生出生于海宁望族,我因先祖早年曾执教于海宁中......
-
〓 红军北上抗日的昂扬战歌——毛泽东抗战诗词赏读(下)
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也作于1935年10月。对于这首词,特别是对“昆仑”象征什么,众说纷纭。毛泽东自注说:“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都不合实际。”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战早已拉开序幕,田汉、聂耳的......
-
〓 见仁见智:古装片不要胡编滥造
岁末年初,盘点一年的华语电影,发现古装电影烂片奇多,而且均是投资多、明星云集的所谓大片,如《大武当》、《血滴子》、《河东狮吼2》、《四大名捕》、《铜雀台》、《太极》、《王的盛宴》、《画皮2》。它们的共同点是胡编滥造历史,剧情及人物荒唐雷人,观众在忍受了毫无美感的视觉冲击后,对大片逐渐失去了信任。 纵观近几......
-
〓 观天下: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生命的方向
《记住乡愁》播出以来,已创下近2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无论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还是“篷门今始为君开”的守望者,都从中找到了精神的家园,这也是继续拍摄第三季的原因。本文作者郭文斌作为这档节目的文字统筹,比较了解散落在中国古镇之中的家国情怀和文脉传承。相信他笔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同样可以感动你我。——编 者伴随着先祖......
-
〓 文化评析:录取通知书也能传递大学精神
今年高校招生录取陆续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说,寒窗苦读多年的高中毕业生,其最终成果就体现在一张录取通知书上。近年来,许多高校花心思创新录取通知书的样式,有毛竹录取通知书,有老教授手写的录取通知书,西北工业大学还在今年发出了全国第一份AR录取通知书。也许有人觉得,录取通知书起到通知作用即可,何必劳神费力搞出百般花样?其实,在......
-
〓 光明论坛:“龙马精神”与民族精神
关于马的俗语、谚语、成语,可谓洋洋大观,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及至马年,频率最高的问候语恐非“马到成功”莫属,而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数“龙马精神”——这也是最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是在马年到来的时候,特别喜欢说“龙马精神”,而不是在龙年。确实,“龙”的威权在中国历......
-
〓 维护汉语健康人人有责
“偶8素米女,木油虾米太远大的理想,只稀饭睡觉、粗饭,像偶酱紫的菜鸟……”这是重庆市某中学教师王蓉在一次批阅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中,一位学生在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中的语言。面对考试中出现的这种句子,你能看懂吗?这几年,随着网络和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网络语言也大行其道。“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喜大普奔”(喜闻乐......
-
〓 文化评析:苏轼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是苏东坡诞辰980周年,日前,央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甫一播出,就收获了不小的关注。作为一位宋朝文人,竟然能在身后近千年的历史中收获持续不断的关注,直至今天依然热度不减,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文化现象。为什么苏轼可以在千年传承中,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或许可作为解释:“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
-
〓 光明论坛·温故: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人之笔,劝善惩恶。’文艺要反映生活,但文艺不能机械反映生活。茅盾说过:‘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创造生活。’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昂扬没有沉郁、只有幸福没有不幸、只有喜剧没有悲剧。生活和理想之间总是有落差......
-
〓 以“精作”达“唯美”——海派玉雕浅谈
图为198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的《黑白玉调色器》。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巫玉”到“王玉”再到“民玉”,千百年来,中国人敬玉、爱玉、赞玉、赏玉、戴玉、藏玉,玉文化经久不衰,玉器也在不同应用中成为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内涵最为深远、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品类之一。玉不琢不成器。几千年来,经历了漫长的萌芽起源、文理升华......
-
〓 千年至美莫如诗
诗是最精美的语言,诗是最华美的乐章,诗是最绚美的画卷。诗是花前月下那一段最深情的缠绵,诗是天崩地裂间那一幕最勇敢的浪漫。诗有海到无边的大度,诗有山登绝顶的气概。诗有百花争艳、群芳尽吐的欢喜;诗有万木凋零、一枝独秀的凄美。好诗如酒,千杯不倒;好诗如茶,满口流香。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
-
〓 朱美禄:评《兰亭集序》的涂改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论从其文学意义还是艺术价值来看,都早已被奉为经典。作为一篇书法作品,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追摹者。据传唐太宗曾爱不释手,甚至将其带进了昭陵。 《兰亭集序》虽然获得了至高赞誉,但是根据冯承素神龙年间的摹本考察,它存在着明显......
-
〓 光明书话:用诗境打开心墙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回到家,看到书桌上摆着一张父亲剪给我看的报纸,题目是“古典诗词让人心灵不死”,内容是介绍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我读过之后马上上网查询相关内容,然后就购买了《唐宋词十七讲》,买了很多本,送给同事,送给学生。那会儿,我已在初中教了三四年的语文,总会被学生问一些类似“背这些古诗有什么用,考试会不会考到”......
-
〓 漫谈教育:从哲学教育管窥高校综合改革内涵
培养大师的哲学教育需要反思 高校哲学系所开设的课程其学生大约有两类,一类是哲学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身份是“哲学专业”;第二类来源于其他专业,比如物理专业、会计专业,在某些深入开展了通识教育的高校,也许有一二年级尚未确定专业的学生。 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何种哲学教育是成功的呢?有学者认为,“哲学专业办学的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