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童真与乐趣:古代儿童的嬉戏生活
苏汉臣 秋庭婴戏图(局部)资料图片陈宗训 蕉石婴戏图 资料图片佚名 货郎图 资料图片古人对“勤有功,戏无益”的判定,一直以来被我们视为对儿童嬉戏态度的总括性表达,然而古人对嬉戏并非都持否定的态度。诗词中的丰富描述在不经意间记录下了古代儿童的嬉戏世界。庭院内外的嬉戏稚子们在家庭里的嬉戏总散发着一种依恋的味道,不仅孩子们会......
-
〓 纵情田园做“农夫”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才子,是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他活跃诗坛六十余年,存诗四千余首,还著有《小仓山房文集》等作品。他享年82岁,是古代文人中的寿星。他处世积极,说自己“八十不知老”,晚年更讲究闲情逸致,洒脱乐观的性格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其养生秘笈值得后人学习。袁枚喜欢养兰花,而养兰花与养生有密切的关系。他辞官以后,在南......
-
〓 智海观澜: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诗歌虽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描写唤起联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就是铺彩着色的好例子。连用两组色彩,绿中含黄,青中带白,色彩分明,色调柔和,展现出春天的明媚景色,表现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南宋诗人杨万里《......
-
〓 我当代表委员这两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沟通
这两年,在履行委员职责的平时和全国两会期间,除了提交相关提案,为社会公众关心的放生、文明敬香、生态文明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外,“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佛教自身建设、文化“走出去”等都是我调研和关注的重点。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到友谊宾馆,与宗教界委员一起共商国是......
-
〓 文化评析:戏曲进校园的双重意味——五谈“戏曲进校园”
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到赓续。当前,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开始强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两种文化的冲突正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们。文化的寻根之旅不只存......
-
〓 王丹:留住节日文化的根与魂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端午节又来到。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等早已是“通用版”,而喝黄酒、早餐吃“五子”则是极具特色的“地方版”,而且这些习俗背后都串着不少讲究和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被“简化”,甚至被“节日经济”绑架。不少人一边吐槽传统节日文化......
-
〓 慎独是灵魂家园的需要
“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国粹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
-
〓 文化评析:“有书不读”折射出版资源浪费
我国是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数量和种类都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两倍多;另一方面,我国又是阅读小国,年人均阅读量不到5本,是主要发达国家的1/6。“不读书”让国人忧心,有人甚至呼吁通过立法培养全民阅读习惯。但我们也应该追问一句,已经出版的大量图书,都让谁买了、读了?“有书也不读”的矛头不能仅指向读者,在出版繁荣、阅读......
-
〓 俞敏洪:大学,改变我一生的地方
大学岁月,我们这么过 日前,本版以整版篇幅推出《大学课堂,患了什么病》,精彩的课堂渐行渐远,一些学生选择了“逃离”。现在的你,还记得初入校门时的兴奋与忐忑吗?还怀念伴随你成长、成人的生动一课吗?本期约请杨振宁、王小谟、俞敏洪回望当年的大学岁月。一个课堂 大学,改变我一生的地方 俞敏洪 可以说,大学是改变......
-
〓 谈盛世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中华崛起的光辉前景,已信心百倍,如今憧憬着建设时代盛世文化,企盼造就“大唐盛世”、“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文运再现,要造就一个人性解放、社会文明高尚、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伟大时代。这正是我们人民自信心和美好愿望之时代文明理想。我们在满怀信心展望未来的同时,......
-
〓 谣言:历史巨变的导火线
谣言不但可能成为历史事变的导火线,并且可能成为历史事变的解说者。历史中充斥着太多谣言,有些被当场击毙,有些则轻松逃脱,在漫长的时间河流中演变成都市传奇或历史神话。谣言的历史太古老了。秦始皇在位期间始终为“亡秦者胡也”一类的谣言困扰;他缔造的帝国在其儿子手中葬送,导火线同样是一句谣言:“陈胜兴、吴广王”。古罗马的皇帝也被......
-
〓 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堵截曹操之谜
大家读《三国演义》,其中有一段讲的是诸葛亮分派诸将堵截依照吴蜀赤壁计划必然溃败的曹操,其中把把守华容道分派给了关羽。依照《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书中的解释当然就是诸葛亮观星象知天机,晓得曹操不当亡,借以让关羽彻底还清曹操的隆情。所谓诸葛亮夜观星象,知晓天机,当然是一种迷信。虽然战国有甘德石申这类大星相家,很有名气,而且......
-
〓 辣评:讲解乱象几时休
近日,《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审议,建议北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故宫、天坛、颐和园等景区逐步实行讲解员管理制度,强调“景区应当规范讲解内容,增加讲解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对讲解员、导游、旅游志愿者的培训。未取得景区讲解员证的人员不得在该景区从事旅游团队讲解服务。”时值中秋,这一规定引起了社会对旅游景点讲解良......
-
〓 人才史话:“引凤之巢”需内外兼修
有家公司招人的待遇比同行高,可应者寥寥。于是该公司老总感慨说,不是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筑巢”就能“引凤”吗,现如今怎么就不灵了呢?其实,有些账仅靠钱数是算不清楚的。“引凤之巢”,需要内外兼修,甚至内部的匹配,比外在的华美还要重要。类似的事,古已有之。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刘表雄踞荆州七郡,领地沃野千里,坐拥十万......
-
〓 做令人尊敬的人——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现在,无论你舍,还是不舍,四年的青春已经留下,你都需要前行——带着母校的文凭,也带着母校的印记。去年的这个时候,面对你们的师兄师姐,我说过:使命感,务实作风,包容精神,公民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能力,这些大学力图传承给你们的东西,代表着一种大学精神。我今天再重复一遍,并且要特别强调其中的使命感,这就......
-
〓 刘绪源:晋祠随记
这个冬天去了次山西,忙里偷闲,作晋祠半日游,不料有了颇多感想。 太原的冬天,绿色褪去后,本来就是灰蒙蒙的,一片水泥色。今年正大拆大建,就像报上说的,整个太原成了个大工地,于是尘土更其飞扬。这时来到晋祠,顿有豁然开朗之感,仿佛到了桃花源中,一派心旷神怡。 在山西诸多景致中,晋祠是独一无二的,我过去就有......
-
〓 曾艳兵:“后诺奖”时代的文学选择
《酒国》英文版书影《红高粱》英文版书影 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赠给了中国本土作家莫言,释放或者说结束了中国作家乃至中国读者大半个世纪以来的“诺奖情结”。一时间所有有关莫言的话题都成了热门话题,都成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据说莫言远在山东高密老宅里的草木,也因此而遭了殃。随着所有的问题都成为莫言......
-
〓 金台论道:遗址损毁该当何罪
近年来,历史遗迹损毁的消息不时传来,从早期人类文明遗址、历史文化遗产、抗战文物、革命历史遗迹,一直到最近曝光的辽宁阜新“万人坑”。每次都是媒体竞相转载,舆论强烈批评,闻者义愤填膺,但似乎所有这些报道、抨击和义愤都挡不住“历史遗迹损毁严重”的再次出现。“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是犯罪,相关的法律也不是没有,但为什么历史遗迹还是......
-
〓 海岩:姚黄魏紫俱零凋——红木家具今古谈(连载七)
楠木木材纹样 楠木品种包括闽楠、细叶楠、红毛山楠、滇楠、白楠、紫楠、乌心楠、桢楠、水楠、香楠等二百余种之多,1997年的木材国家标准中就列入了八种。某些售卖楠木家具的商家说金丝楠产于“桢楠”,但林业部门却将其列明为“紫楠”的别称。王世襄先生在其著作《明式家具研究》中,也认为“金丝楠”出自紫楠。故宫那些贴金漆饰家具......
-
〓 有话要说:我们的环境允许人才“甘于寂寞”吗
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篇题为《张益唐:天才的证明》的文章刷屏。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对数学界最著名的猜想之一孪生素数猜想的破冰性工作,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跻身世界重量级数学家的行列。张益唐的故事之所以特别轰动,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时的他已经58岁,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甚至有点落魄的大学讲师。在我们这样一个崇尚“自古英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