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成现代汉语,有一个在郑国卖明珠的楚国人,用木兰木做了个匣子(装明珠),用桂椒为它熏香,用珍珠玉石来点缀它,用玫瑰石来装饰它,用羽毛翡翠来衬托它。一个郑国人买了匣子却把明珠还了。这说明那个楚国人善于卖匣子,而不能说他善于卖明珠。
我现在所讲现代版“买椟还珠”的故事中的卖“珠”者,是20多年前我在月坛邮市结识的一位姓王的邮商,我则是那个买“珠”人。不同于那个“郑人”的是,我买了“椟”,白得了“珠”。
当时在月坛邮市练摊的人,个顶个的都是“人精”。这个小王没什么文化,据他说也就上了四年小学。和他接触多了,我也发现其谈吐间除了谈邮票,其他的一概不感兴趣,文化不高,但很仗义。我经常买他的邮品,出手也算大方,小钱上从不和他计较,因此,他对我的印象不错。一次去他的摊位看邮品,他拿出了一堆中国作协丢出来的旧信封,劝我买下,理由是既然你搞名人签封,这些都是名人亲笔写的信封,而且经过实寄,不更加有意义吗。我一想,是呀,还省得追前跑后的请名人签名呢。于是上手,翻了起来,大概有七八十个,信封上有的签了名,有的只写了一个姓,里边都有信。从一个写有“谢字”的信封里抽出了一封信,原来是冰心先生自己填写的履历表。表的上方印有说明:
您的名字已选入正在编纂的《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一部向海内外发行的约三千五百万字的大书,为确保内容准确,恳望您即速回复我们提出的问题。
原来这是一批由作家亲笔填写的个人履历和创作经历的登记表,都是八十年代初仍健在的文学界泰斗级人物,冰心(右上图)、巴金、臧克家(右下图)、艾青、艾芜、沙汀、丁玲等,还有《苦菜花》的作者冯德英、《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刘知侠、《红日》的作者吴强、《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杨沫、《红旗谱》的作者梁斌、《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等等。除了他们认真、详细填写的登记表,有的还有附信。翻了一过,心里有了底,就是价钱了。
我问,要多少钱。他回答说,按实寄封上的邮票定价,信封里的东西搭着走。说到这儿,有关集邮行儿里的事儿还要絮叨几句。
和我同时期玩邮票的都会记得,那时玩新邮的人不多,一是新邮贵,另一个原因,大多的集邮爱好者都有自己的专题,专题集邮的要求多,光是新邮可不成,我的一个邮友有一部“桥”的专题邮集,不仅收全了中国内地发行的有关“桥”的各种邮品,还收集了世界各国发行的“桥”的邮品,包括邮票、各种封片。而一部好的邮集,最重要的是要有珍罕的邮品和实寄过的封片。因此,那时候贴有珍贵邮票、邮戳清楚、品相好的实寄封、邮资片的价格也不便宜。我记得在月坛邮市买过一封贴有两枚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中的第一枚梅兰芳像4分邮票的实寄封,花了20元人民币,那时我的一月工资只有50多元。
按理说,信封里的东西不算钱,够划算的了。可按当时的市场,那些旧信封里的登记表、信件,单独卖,还真的不好卖。因为当时到月坛邮市的人,大都是冲着邮品来的,没有人对这些旧信感兴趣。即使有要的,那些有些名气的人写的旧书信价格也非常低廉。这一点,精明的小王,心里早就有个“小九九”了。他清楚,按信封里的东西算钱,他算不过我,因为信封里的那些“人”,他几乎都不“认识”。就像那个“楚国人善于卖匣子,而不能说他善于卖明珠。”
可有一点他非常清楚,这批信件量大,信封上贴的邮票也好,按实寄封卖,一个一个点,会卖出个好价来。他的建议,自然我乐于接受,意见统一了,我们两个开始一个一个地数起来,数一个,定一个价。总计八十多个信封,最高的单价8元,最低的2元,总共合出来是600多元人民币。
600多块钱,买回家仅百件作家手迹,如果把那些信封卖掉,等于是白捡了。可在那个年代,这几百块钱也不是小数了,买回家后,一直就没有敢和家里人说。钱,也是分了几次才和小王结清的。
一下子就收集到那么多著名作家的手迹,而且大多是自己非常崇拜的,激动了好多日子。从此以后,我到月坛邮市的次数开始多了起来,心里总期盼着再碰到一些名家书信一类的东西。半年多过去了,虽然也碰到过零星的几件小有名气的人写的信以外,大宗的再也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