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6点半起床,若是二三月的早春天气,此时成都的天空还在黑白交替中彷徨。悄悄一番洗漱,不惊扰家人的好梦。7点钟踩下通往航空港校区的油门,如果交通顺畅,我将在50分钟后驶达南校门。花6元钱在南区教工食堂吃一顿必定包含2个煎蛋的自助早餐,然后紧步走入明德楼或慧智楼的某一间教室,看一下时间8点15。同学们先是三三两两,然后扎堆似的拥进来、坐下去、抬起头,屋子里挤满了青春的气息。总有那么一瞬间,大家突然沉默不语,那是我们在一同等待上课铃的震响。来校工作不到两年,我把这种日益熟悉的工作节奏,视作融入新单位和新同事的开始。然而疫情突如其来,粗暴地打乱了这一切。
滴答一声,校园一卡通插入多媒体讲台卡槽,投影仪的流明瞬间将我的影子打在身后白板,使我宛如明星般置身镁光灯的中央。我当然明白师生均是教学的主体且应以学生为本,但我仍然固执地认为这是我的主场!喝水清嗓、气沉丹田,即使没有麦克风,我也要让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到我的声音;关注每一双看着你的明亮眼睛,这是十多年前辈私授的解决初登讲台紧张感的秘诀,如今我希望他们通过我的课堂更加热爱真理;一定要走到同学中去,把书关上不念教案,把鼠标放开不点PPT,那些早就应该熟稔于心的经历和知识,已经积淀为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我希望用闲话甚至笑话的方式点亮他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心灯。虽然我是学院师资网页中的一副新面孔,但我坚信会在更多同学的口耳相传中变成一个老朋友。然而疫情突如其来,粗暴地打乱了这一切。
听过网易公开课、超星精品课,也旁观过同事的慕课试验,却坚持认为课堂的鲜活和互动更为重要,也因此万没料到我与网络教学的缘分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停课不停学!来不及心理建设和细致演练,我便成了全中国无数网课教师中的一位。“网络教学让我没来由得紧张和烦躁”,在正式上网课之前,我曾经在教研室微信群中希望借此言获得附议及心理安慰。而使用QQ语音讲授鲁迅教育部任职期间经济生活时的一次意外掉线及由此造成10分钟独白的尴尬,更加重了我对网络作为教学手段的忧惧。
然而随着一次又一次地关房门、开电脑、戴上耳机、分享屏幕,我慢慢意识到网络教学的方便快捷正在促成一种新的上班节奏。不用过分顾及光鲜形象,语音教学无需正装出席;省去路途劳顿,同一个空间可实现从卧室、书房到教室的快速切换;不用挨个点名察看迟到早退情况,各种教学APP的打卡小程序让你一目了然;没有名额和座位的限制,一门中国现代小说研究课程和给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就业指导讲座,竟然都能享受一些同学蹭课的“光荣待遇”。
网络教学也开始促使我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有感于声音的转瞬即逝,电脑或手机屏幕前的同学更在意课件内容的阅读(他们往往迅速截屏),这提醒我应更加注意精选可供PPT展示的教学内容。比如过去只是粗略提及巴金小说《家》中鸣凤的悲哀,而现在可以把相关片段节选出来以供细读;比如过去只是简单提及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经济状况,而现在可以把鲁迅的收入水平和北平物价水平通过表格呈现出来以供直观。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时曾说:面对实体课堂的唠叨啰嗦,学生还可以通过现场板书和肢体语言等形式接受,而视频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由于镜头的限制,语言要更加简明扼要准确。现在看来,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熟悉教学内容和严谨课堂发言外,呈现更丰富、精彩的经典原著选段也是一有效方案。多年来,我始终认为在大学教育进入大众普及阶段后,文学教学应该凸显作家,基于作品,淡化史著。因此,更强调还原作家生活创作的时空语境,呈现作家人生与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示作品中动人的人物心理和叙事细节,成了我的文学史课堂主旨。显然,此一旨趣在强调课件制作和课件展示的网络教学中并未受到冲击。
但是如何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认真对待你精选的原著选段?请同学朗读!这是一种比挨个点名更隐晦的考勤方式,也是一个比直接要求更有效的提示方法。实体课堂教学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而现在大多数同学反而能通过朗诵经典文学选段展示自己的声音风采。作为意外之喜,我还发现了大家嗓音的不同特质。深沉配鲁迅、清亮配巴金、喉音配老舍、气声配萧红……有时这些声音还不经意地透露出更广阔的时空背景,如西藏日喀则树林里的风声、四川通江国道旁的车鸣、重庆永川长辈麻将桌上的洗牌哗哗,以及不知东北何处的居家孩童一声吼。而当一种嗓音和文学文本相得益彰时,许多同学便在QQ教学群中点赞留言,并推荐他人甚至自荐朗诵接下来的文学选段。又因为对大家声音的发现,原本必须实地训练、现场表演的话剧《雷雨》,现在可以用网络协作的方式,录制旁白和对话;一些同学甚至主动提出要录制音效更完整的广播剧。显然网络教学不仅没有弱化青春少年们的课堂参与感,且制造了他们与经典名著邂逅的机会——文学教育念兹在兹的审美感受或许就这样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当然,这一切远远不够!一位新疆哈萨克族女生给我私信说:因为汉语不好,不想在同学面前发出声音。我建议她用QQ语音将课件读录下来单独发给我,而与此同时我的内心正在向自己发出一份指定: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尤其对那些不愿或不敢发出来的心声!
时至初夏,网课依旧。4月29日晚上8点35分,五一假前最后一次晚课结束,我看着窗外逐渐热闹的夜市,听着楼下相互追逐着的闪亮的童音,突然想到鲁迅说过的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也突然意识到:此刻的我们,身处地球不同时区、不同角度,正在共同完成着一件人类从未如此大规模参与的盛事——人类知识、文化、文明的授受与传承。
网络是冷冰冰的,但是教学可以也应该是热络的。说到底,若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仍在,那么教书育人的事业虽为星星之火,在哪里也都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