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场合,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小朋友手捧着手机或者iPad,小手不时地戳戳点点,一会着急、一会大笑,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对家长也不理不睬。据统计,使用电子产品的孩子年龄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并且使用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其中,电子阅读占了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由此,关于孩子到底能不能使用电子产品进行阅读的争论也随之产生,争论到最后也很难达成共识。家长们感到很迷茫:在电子阅读和纸质书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把支持电子阅读和支持纸质书的两派观点总结一下,看看他们的理由都是什么。
支持纸质书,反对电子阅读派的理由至少有四点:一是电子产品与网络相连,内容良莠不齐,家长很难管控,一旦孩子阅读了有害的内容,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二是电子阅读很容易让孩子着迷,甚至是痴迷,孩子只愿意使用电子产品,不愿意与人交往、沟通,甚至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久而久之,会使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孤僻,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也不利于亲子教育。三是电子阅读内容多且杂,孩子什么都想看,很容易让孩子分心,导致一个内容没看完,孩子就急切地去看另一个内容,而纸质书更容易让孩子静下心来去理解,去逐步消化,在纸质书上,孩子还可以随意勾划,随意翻阅,这些电子阅读都做不到。四是电子阅读对孩子眼睛的刺激非常大,且孩子看上了就不愿放下,时间长了,孩子的视力必须受到影响。
同样,支持电子阅读派的理由也十分充分。一是信息量大,查询方便快捷,对孩子知识量的积累好处多多。二是电子阅读形式新颖、多样,声文并茂,互动性强,可以迅速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体验。三是电子阅读的载体———电子产品方便携带,可以让孩子随时随地地进行阅读。他们认为,这些优势都是纸质书所不可比拟的。
那么,到底谁的观点更有道
首先,家长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应该参与吗?对于这个问题,所有的家长可能都会回答“应该”,那么,在孩子的实际阅读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们,真的每次都进行参与了吗?
好好想一想,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身上有没有出现过:孩子用电子产品进行电子阅读,作为家长的我们或忙于工作,或自己娱乐,放任孩子在一边自己玩;孩子闹得不行,和家长不配合,或者我们想干自己的事,就把手机或iPad丢给孩子,自己到一边玩去吧,不要影响爸爸妈妈。
调查显示,有家长进行参与和指导的阅读,相比于没有家长参与的阅读,孩子的阅读兴趣会增加大约60%,阅读效率会增加大约80%,这还不算在参与和指导中,孩子和家长的感情沟通问题。
所以,在孩子阅读这个问题上,到底让孩子用哪种产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要让孩子怎样阅读,家长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要起到怎样的作用。有了家长的正确参与和指导,电子阅读和纸质书的优势就可以结合在一起,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电子阅读有自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方便携带的优点,而且,电子产品作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所必备的工具,不让孩子接触是不可能的,家长也不必“谈电子色变”,只要我们做好引导就可以了。一是在电子阅读的内容上,家长要替孩子进行选择、甄别,不仅要选择哪些内容可以读,哪些内容不能看,更重要的是还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阅读内容,多大的孩子该看什么样的书,你家的孩子需要看什么内容,家长要心中有数。在技术上家长还要花点心思,以防网络上不健康的东西让孩子看到。二是内容确定下来以后,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充分展开联想,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三是充分利用电子产品声文并茂的特点,在孩子直观感受阅读内容的同时,不妨让孩子也参与进来,模仿书中的某些角色,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加深孩子的理解。四是要控制孩子电子阅读的时间,每天阅读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每十分钟左右要让孩子休息一下,同时,要和孩子讲好,我们今天就看一个故事,不再打开其它的链接。
在电子阅读面前,纸质书更加主动地让孩子参与到阅读之中,家长也不必刻意注意阅读的时间控制,可以更加从容地与孩子一起坐下来阅读。一是与电子阅读一样,家长在纸质书上也同样有个内容选择的问题,如果家里的孩子年龄不超过3岁,要尽量选择图画内容多,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图书,比如立体书、翻翻书等,增加孩子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多选择一些名著类的图书,内容以文字为主,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二是在参与孩子阅读过程中,要尽量多地与孩子互动,回答孩子的问题,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提问。一本书看完了,可以让孩子回想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增加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发挥一下想象,如果你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会和“他”一样吗?书中的哪个人物做的是对的?对在哪里?哪个是错的?为什么会错?增强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三是利用纸质书容易分享的特点,可以找几个孩子的好朋友,每人拿一本书来,大家在一起进行分享阅读,可以就某本书进行讨论,甚至是表演,可以让孩子更加喜爱上阅读,还可以增加孩子的交往与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