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画《煮茶图》
吃茶的后面要是再赘一个“去”字,就回到了古代赵州从谂禅师讲的禅言“吃茶去”,那是高深的禅理,每个人都会从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为了回避这样的高深,我想既然是写关于喝茶的文章,叫喝茶有一点俗,索性不如叫吃茶雅一些。
现代的人把茶当作保健品,认为茶可以降血脂、降血糖、防癌、美容等等,很少听到有人说茶有不好的作用。但是周作人在《苦茶随笔》里的《关于苦茶》一文中,引用赵学敏《本草拾遗》卷六时,讲“角刺茶,出徽州。土人二三月采茶时兼采十大功劳叶,俗名老鼠刺,叶曰苦丁,和匀同炒,焙成茶,货与尼庵,转售富家妇女,云妇女服之终身不孕,为断产第一妙药也。”看到这,可能会让许多人大为惊讶,尤其是未生育的女子,不过,现代医学是能对此解释清楚的。我也是读了周作人的这篇小文,开始对茶留心观察。这篇小文谈的是苦丁茶,苦丁茶南方许多地方都有,但是其味道,正如周作人说:“这茶实在太苦。”我以前有一些苦丁茶,因其过苦,就送给了那些能喝苦茶的朋友。但是我许多年前去贵州荔波县发现当地的老百姓喝一种茶,也称苦丁茶,大叶,很薄很脆,虽苦,但有甜味,真的是苦中有甜,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让人难忘。在那里吃饭,家家都会给你提供这样的茶喝。前年,我还让友人从贵州给我捎来一些,人生当中遇到的美好东西,总是惦念不忘。我现在有时找茶友喝茶,总带这种极便宜的茶去,供友人品味。贵州的绿茶其实也有一些偏甜的味道。一次,朋友用沏好的绿茶考我,问我是哪产的绿茶,我品了一下告诉他,是贵州产的,他大为惊讶,问我如何品出,我告诉他,因为那茶里有一丝甜味,一方水土养一方茶。
喝茶在中国,本来是很讲究的事情,后来由于我们一系列社会变化,渐渐地不知讲究了。我的一位朋友去日本体会茶道,他告诉我,年轻时,认为茶道繁琐,不就是喝一杯茶吗,何必搞得那样繁琐。现在年过半百,才体会到,喝茶既是品茶,也是品心,人只有在内心宁静的时候,才能深刻地感悟茶之妙。我也以为是。
中国历史上帝王和文人们都对茶有着极大的偏爱和喜好,甚至于上升到精神层面。我国自唐朝时便形成了贡茶制度,直到清朝灭亡。这期间皇帝还大摆赐茶宴等等,宋朝的皇帝都亲自设宴,将贡茶赐给大臣,不知这茶该有多珍贵,想必大臣们在喝的时候,也是诚惶诚恐。清朝有经筵活动,就是在宫中讲读经史,自雍正后,增补茶典。经筵时,文武大臣全部参加,宴会一边讲经史,一边品茶。我们可以想见那该是多大的场面。所以为什么茶也讲究清雅,包括茶具,是因为品茶的贵族们把茶与读书绑在了一起。到乾隆时,还特命演奏,以听乐清耳,品茶悦心。乾隆皇帝对茶更是用尽了心思,他出行从不忘带上一个特别制作的银制小方斗,这是用来称水的重量。我们知道,沏茶是讲究水的,甚至有人讲,三分茶,七分水。他每到一处都用小方斗精量泉水的重量,以轻者为佳,他最后量的结果是北京玉泉山的水,水分最清,水味最甜,水质最轻。不知道现在玉泉山的水是不是还保持这“三最”。乾隆为何对水如此用功呢?这跟康熙帝有关。原来唐朝的陆羽把水分成二十等,雪水就是第二十等,排在最后一等。但是后来的文人们都喜欢用雪水煎茶。如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等,康熙帝是何等人物,善学多思,他认为:水轻质好,如果水质不好,就应将水煮沸,取其蒸馏水烹茶。乾隆是完全继承康熙帝的衣钵。这也让我想到过去读书遇到不解的一件事,故事里说苏东坡游三峡,王安石让苏东坡带三峡中游的水给他,结果东坡先生游兴大发,忘了,最后带给王安石是下游水,被王安石一品即知苏东坡在糊弄他。我当时曾想过这个问题,王安石是怎么区分中游和下游水的呢?现在明白了,中游的水最干净,上游水冲击力强,不免带有杂质,下游的水混浊,只有中游的水质好,而且还应该是中游中间的水才好,岸边的水也不行。
过去古人喝茶还讲究上投、中投、下投,就是夏天是上投,先倒水,后放茶。春秋是中投,就是倒一半水放茶,再倒水。冬天是下投,先放茶再倒水。这样沏茶有一些道理,夏天先倒水后放茶,茶的香气是慢慢释放,夏季闷热,你坐在那里慢慢品,茶水凉得也慢。冬季,先放茶后放水,是为了让茶的香气释放得快,因为冬季水凉得快,茶凉就无法喝了。而且喝绿茶使用矮杯子为佳,杯口稍敞,这样色、香、味俱佳。北京前门大街有大碗茶,就是碗口大,香气扑鼻。想一想,站在大街上,捧着大碗一喝,也真是别具一番风情。喝绿茶不宜用鼎沸的水,是因为茶叶的娇嫩,而且在沏茶时,水最好不对着茶直接冲泡,应从杯子的侧面入水。现在的人用深杯子沏茶,恨不得水越多越好,是因为认为喝茶就是喝水,有这种认识的人是大多数。我认识一位狂傲者,自认为天下事没有他不知道的,有一次他跟我说,茶,就是树叶,只是喝就完了,没必要讲究。从他轻蔑的语气中,我倒是有所感悟,仅仅是几片树叶,就能造福于人类,而我们真的就比茶叶强多少吗?我们又能为人类做些什么呢?
写到此,还是从谂禅师讲得高:“吃茶去”。
人品茶,茶也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