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檀雕边画框。绚丽、豪华与繁缛的富贵气取代了明代简明、清雅与古朴的书卷气。
战国彩绘透雕座屏。以木为框,绘以图案。专家认为是屏风之始,也是中式画框的始祖。
画框与画的关系就像是鱼与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从实用的角度看,书画若不装上画框,不久之后画作就会受到侵蚀或损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观摩、欣赏或保存。从审美的角度看,一幅精美的画作配上一个适当得体的画框,才能充分体现其应有的艺术魅力,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画框的选择搭配依照画作的风格和其中的色彩来决定,使画框成为画的一部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方油画大量运用堆、积、涂、抹等表现手法给人逼真立体的感觉,因而油画大多与石膏框搭配,现代画、抽象画、印象派以及写生静物等则适合用简单线框来衬托。不同与此,国画的主要创作工具、材料及创作手法决定了国画画框的最佳选择是中式画框。国画所运用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皆取自于自然,少有进一步加工的过程。利用朱砂、丹青、水墨等,采取点、染、皴、擦创作出意境悠然,毫无阻碍想像力的画作,用中式画框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不喧不燥的中式画框最能衬托国画中的东方美学元素和虚实相生的素朴韵味。
中式画框选材一般用原木,比较珍贵的多选用紫檀、黄花梨、红酸枝木、金丝楠木等优质木材,用木材本身的素颜、深沉和美丽的纹理烘托映衬国画的布局与留白,两者的关系相得益彰。一幅完整的国画,要使其更为美观、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一件精美的中式画框的。特别是中式画框采用古老的榫卯结构,具有东方文化独特的魅力。国画作品完成之后装进得宜的画框里,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中式画框具有悠久的历史。成书于公元前169年的《礼记》有“天子当扆而及立”的记载。那时有一种天子专用的器具名扆(又称斧扆),是天子座后的屏风。它以木为框,框内糊以绎帛,绘以图案。专家认为是屏风之始,也是我们所用的中式画框的始祖。1973年从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也已经提到画框的材料选用和制作工艺及各种画框配件的制作。经过数千年,中式画框不断创新和发展,改良的中式画框甚至比西式画框具备更强的表现力。
唐代时,一些文人雅士喜欢在屏风、画框上书写古今名言佳句。独立的画框与名言佳句相结合的形式大量出现,并渐渐趋于成熟。明代后期开始,一些紫檀、老红木、花梨、铁力木等硬木画框才逐渐出现,这期间以四边木框为光素、雕花的中式画框大量出现在卧室或厅堂之中,并慢慢成为一种时尚。清代的画框由明式的光素逐渐向雕刻、镶嵌、描绘转变,所用材质千姿百态,除了常见的纹石、螺钿、象牙、瘿木外,还有金银、瓷板、百宝、藤竹、玉石、兽骨、景泰蓝等,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为吉祥瑞庆的图案与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清式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中式画框基本延续了明清的款式,民国时期一些中西结合的画框走向低潮,慢慢退出了市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量的西式画框涌入了中国市场,中式画框逐渐式微。
不过,近年来,传统中式画框又恢复了生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榫卯结构的工艺,受到国内外文化名人、书画家以及收藏爱好者的青睐。近两年一些高品位的画廊和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大量推广运用传统的中式画框。如2007年、2008年荣宝斋举办的“迎新春范曾书画展”上,采用了以榫卯工艺、楠木芯镶红木边的中式画框,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画框做工精细、线条流畅、简洁大方、典雅庄重,被一些画框收藏者称之为“金镶玉”。今天的中式画框材质基本上延续使用了紫檀、酸枝木、花梨木、楠木等。款式大致可以分为光素凸形泥鳅背和雕刻纹饰两大类。
通过中式画框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代家具造型艺术史是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其演变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淡雅质朴的民间画框,还是雕刻繁缛、装饰华丽的宫廷画框,都闪耀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渗透着历代良工巧匠的汗水,或多或少地反映着人民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风俗习惯和欣赏趣味,体现着华夏大地各个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及艺术的美学规律。
用合适的框架加以装帧所需要的品味和判断力丝毫不亚于选择艺术品本身。世界著名画廊第七画廊的执行董事特里维第说:一个好的框架能突出作品,把欣赏者的视线集中到作品上来。中式画框之于国画也有这样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国画是风景,那么中式画框就是一扇倚看风景的窗子。凭巧窗望美景,岂不是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