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不仅要提供丰富、有特色的展品,也应该提供优质、专业和有趣味的公共服务,不仅能让观者获得知识,更能让他们流连忘返。
据媒体报道,河南省日前召开全省民办博物馆经济工作会议,来自全省30多家民办博物馆的馆长和代表达成一个共识:走“集群化”文化产业发展,“盘活”民办博物馆经济。笔者以为,为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民办博物馆不妨多一些“享受博物馆”的理念。
“享受博物馆”是指博物馆不仅要提供丰富、有特色的展品,也应该提供优质、专业和有趣味的公共服务,不仅能让观者获得知识,更能让他们流连忘返,让传播文明、提升公众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的公共职能得到落实。
欧美国家的博物馆一直注重“享受博物馆”的理念,“要把博物馆办成可以让人待着不走的地方”。在英国的伦敦自然博物馆,游客可以买书,累了可以吃饭、休息,处处充满着祥和的文化氛围。优质服务是展览的延伸,通过这种精神牵引,让大家钟情博物馆文化。
当下,中国的民办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存在着管理运行不规范、社会作用不明显、服务水平不够高等不足。如不少民办博物馆的展厅、硬件设施简单,影响了展览质量,甚至有的民办博物馆还在租赁办馆;缺乏专业化人才的管理,不少民办博物馆的发展规划过于短视、物化,淡忘了最该坚守的公共文化传播责任;“自愿办馆、自筹资金、自负责任、自主管理”的特点不明显,“等、靠、要”的依赖意识还较浓,动辄强调“向政府要钱”,缺乏独立经营和开发的战略意识,未能充分发挥“以馆养馆”的效应。
美术馆、文化馆和图书馆“三馆”免费开放后,公众的文化权益意识不断增强,“享受博物馆”“享受文化”的呼声渐高。《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环境优化……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社会影响力强的优秀民办博物馆”。为此,民办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应受到更多重视。
因此,各级政府在切实帮助解决民办博物馆的馆舍与经费保障问题的基础上,应更多提供高屋建瓴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如多鼓励博物馆在“享受型”方面动脑筋,提升参观的趣味性、公共参与度。民办博物馆本身应多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让博物馆文化和旅游文化、旅游线路有机结合,创造出文化产值,摆脱对政府的“财政依赖”。博物馆事业是文化事业,形成社会气候非常重要,社会各界应多关注民办博物馆润物无声的文化功效,从旁襄助,多行方便,为民办博物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享受博物馆”理念得到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