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家民营昼夜书店“24小时博书屋”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出版创意产业园区近日动工,这家书店白天黑夜均不打烊,是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书屋。(《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6日)
在寒冷的冬夜,在宁静的夏夜,在酒吧霓虹正相生辉的都市,有一家昼夜书店真可谓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使我们想起台湾的诚品书店,它是台湾著名的大型连锁昼夜书店之一。它有53余家分店,每年举办约500场演讲与展览。用书店攻占人心,让阅读永不打烊。它影响了台湾人的阅读和生活方式,塑造了台湾的文化地标和人文风景。
北京的昼夜书店也是遵循相同的理念。根据报道看,“24小时博书屋”的特点首先是民营性质,以发起人的文化情怀引领书店经营。其次是“24小时”的特色,告诉人们只要你热爱书籍,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夜晚属于你自己的时间都可以来此阅读。最后是“博”的追求,它告诉人们,选择读书全靠心灵,正史黄历全由个人选择。
我们现在正在感叹实体书店的经营维艰,却突然出现一家民营的昼夜书店。我们并没有做好接纳的心理准备,或者说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惊喜。它秉持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好像城市的灯塔,使那些难以入眠的各类人等,聚集在昼夜书店,寻找自己的心灵港湾,在知识和文化的海洋里遨游,度过一个美丽而充实的夜晚。
那么到底这个昼夜书屋的新生事物是什么样?我们获得的信息是:在一楼设立咖啡座并配备电脑以满足年轻人的多媒体阅读需求;在书架、展柜间设立可供读者席地而坐的区域;有专家论坛独有房间以供与读者交流;在书店外面设置橱窗以供罗列图书,并不定期进行更换;“博书屋”的地下一层则特意设置了小剧场。
我们不妨对于以上经营模式做一分析。这个昼夜书屋的理念源于对于书籍的敬意、对于读者的爱护体谅和对于文化的深深呵护。说得再深一点,这让我们看到了这家民营书店“24小时博书屋”敢于担当,以全新的文化理念、创意和策略,迎战市场,立志为社会的文化、精神生活尽一份责任和承诺。
“24小时博书屋”的成立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在寂寞单调的深夜享受到温暖的文化夜宴。社会有时那样冷酷,好像还有很多不公,但是在文化的港湾里,在书屋的氛围里,众生温暖守望,彼此一切平等。我们每人总有自己的知识短板和信息的缺失,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完善自己的希望,你只要坚持,书屋就会给你完善和进步的场地。
作为一名普通的藏书者和读书人,我曾经想过将书籍捐出以便更多人享用,也曾想过将来条件具备在郊外开一个慈善书屋,当我看到这个昼夜书屋这个靓丽的文化灯塔时,不禁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极大的鼓舞。我多么期望能够为她做些读书人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求名利也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