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毛猴李”制作的各式毛猴
你是否听说过毛猴?此毛猴并非活蹦乱跳的真猴,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俗称“猴戏”“知了猴”“药材猴儿”。
说起毛猴的来历,有“儿戏说”“道光说”“同治说”种种,尤以“同治说”流传最广。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路东有一个中药铺,字号南庆仁堂,店里有两个整日捣药的小师兄弟。一日,小师弟因伺候不周受了账房先生一顿气,心里憋屈之时随手拿了带毛的辛夷和蝉蜕的爪,并以白芨粘接造型,几下摆弄竟意外粘出一个猴不猴人不人的玩意儿。小师兄一见直呼那尖嘴猴腮的样子活像账房先生,兄弟俩哈哈大笑,算是解了气。由此,第一只毛猴问世了。起初只是药店伙计做着好玩,继而由馈赠传了出去,市井上争相模仿,后来变成小商品在街头巷尾售卖,久而久之就成了北京手工艺的一个独特品种。
毛猴以两味中药材——辛夷和蝉蜕为主要原料,状猴拟人。辛夷,即玉兰花越冬的花骨朵儿,表面裹着一层秋天形成的绒毛,毛猴儿的身子便以此成型。蝉蜕俗称知了壳,其头及四肢化用为毛猴儿的头和手脚自然逼真。制作讲究的毛猴,选用的辛夷必须是头打春摘下来的,云南地理气候下生长的玉兰花骨朵儿个头大,毛又长又密,有圆润饱满的漂亮身材,尤为上品原料。蝉蜕除在药店购买外,也可以自己于六月至七月间,季鸟(北京人对蝉的俗称)叫声最高潮时,辗转在河边、路边、山间的众树之中搜寻。挖取蝉蜕也有技巧:一听季鸟叫声,二看树下的地上是否有窟窿,三用竹竿或手摘取树干上的蝉蜕。要注意的是,所闻声大倒不一定会发现蝉蜕,地上有洞树上方可寻得蝉蜕。洞有几个可寻到的蝉蜕就有几个。
坊间制作毛猴没有固定的套路,技艺看似简单实则门路颇深。以剪子、刀子、尺子、镊子四样为主要工具。步骤上,首先用剪刀把辛夷的头尾去掉,蝉蜕经过清理后顺着其身体结构依次剪下头爪。清理时可用牙签抠去蒙土,用纸擦净。此后用镊子夹着头爪粘到辛夷上。过去起粘接作用的是白芨,后来发展改为木匠做活用的鳔胶,而今只用普通的白乳胶即可。粘接时头爪不能一起粘上,需按部就班——先粘头,接着粘腿,再粘胳膊。每粘一个前后要八小时,以确保胶干透,粘接牢固不脱落。因此,每一个毛猴的制作都是耗时长的“大工程”,艺人的耐心细致可见一斑。此外,为达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布景及装饰也是要下功夫的。这就需要艺人博学多才,掌握各种技艺,泥捏、绳编、布艺、纸工等等均需涉猎,还有以染布技艺加工处理树枝和草来作为背景的树,带灯的毛猴作品还会运用到电学知识。
辛夷加上蝉蜕头爪,所成的毛猴形已似人,但若要呈现出各种人物各种姿态自然也要靠“衣装”,同时搭配不同环境的立体背景。过去艺人常用另一味中药材“木通”做毛猴的帽子,用“通草”“灯草”做服饰道具。时至今日,毛猴艺人更是巧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因材施艺,发现什么就利用什么。比如用散布头做帽子头饰,细绳则编发,用废弃的纸盒做北京民居的影壁、大宅门等,用香烟盒上的喜字营造婚嫁场景,爆竹包装纸上的纹饰也可装饰房屋,瓶盖或者扑克牌、硬纸板都可变身小桌小凳,树枝、野草和石头化用为花草树木及假山,甚至地铁上的房屋广告也可以用做都市背景。只要随时随地擦亮眼睛,善于发现,这其中充实着无限乐趣。
毛猴的造型题材丰富多彩,传统的有“拉洋车”“卖糖葫芦”“磨刀”等等,主要表现老北京的生活百态。在不少毛猴作品中,老北京的旧貌被巧妙还原,表现市井间相面、换物、贩卖的热闹喧哗,迎亲队伍的锣鼓喧天,拜天地的甜蜜喜庆之类的作品,民俗风情分外出彩。此外还有历史故事主题,如《司马光砸缸》这样有名的故事,可以用毛猴展现得栩栩如生;而为父母捶背洗脚的毛猴作品,则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更有与时俱进的现代主题,展现新时代新风貌,比如《幡鼓齐动响太平》的毛猴作品,为迎接奥运表达了美好祝愿。而《卓别林》《拳击手》是最容易让外国友人理解和感悟到毛猴趣味的作品。总结起来,毛猴作品的题材有记忆的、有现代的,包罗万象又蕴含文化意义,有收藏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