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书屋
一对新人在图书馆里拍婚纱照。位于杭州浣纱路上的老杭州图书馆改造完成后,以“杭图生活主题分馆”的新身份,向公众开放。在图书馆里,你可以拍婚纱照,可以交流烘焙手艺,可以制作手工模型……生活味道浓厚。徐 晖摄
砖读空间 范继文摄
一次采访,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东亚部主任考恩先生问我:“你有多久没去图书馆了?”
好吧,这个问题击中了我。认真回想,大学毕业六七年后就基本不去了,真的有很多年了!借阅手续繁杂、不能直观发现自己可能有兴趣的书、更新书籍的速度太慢……这恐怕也是很多人远离图书馆的原因,顺带着,可能也远离了书籍。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展开和理念的不断提升,高大上兼冷艳的图书馆如冰山融化,而“图书馆”的概念和外延也在变化和扩展。书籍,开始主动向百姓靠拢。
天堂对拾荒者开放
有关图书馆最著名的故事发生在杭州。“据说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于是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这条微博曾瞬间被转发1万余次,杭州图书馆因此被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早在2003年,杭州图书馆率先推出免证阅览,后又联合杭州地区9个公共图书馆,令持“一证通”卡的杭州读者,可在全区域通借通还。2008年,杭图对借阅书籍的市民免押金免服务费。网友“南国玫瑰”微博道:“有一扇门为乞丐而开,才有资格叫‘天堂’……尊重众生平等,才是真的进入成熟社会。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
褚树青慨叹,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本来就是正常之事,全国各地图书馆大多是“零门槛”,首都图书馆馆长曾经说过“儒者、丐者一律欢迎”。深圳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一直默默地给予每个公民以公平、温暖和尊严。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资源,每年依靠纳税人提供的政府财政拨款维持运营,理应做到“人在书中,书在人中”,将培育社会主流文化作为使命。过去的图书馆缺少服务意识,庭院深深,自享清静。如今的图书馆则重新定位,努力吸引读者回到自己身边。上海浦东图书馆开设咖啡厅、餐厅和面包房,推出各种主题讲座、展览、电影、读书等活动,无论什么年龄、性别、职业的读者,都能找到需要的课程和精神资源。
从自助到漂流 唾手可得的书籍
郑州和北京都出现过“不打烊”自助免费图书馆,类似“自动售货机”,封闭式摆放图书,借书、还书全自助,一时深受好评。但落实起来,市民还是需要凭身份证和押金跑去办一张读者证,增加了难度。
后来,杭州《钱江晚报》投放的“漂流书亭”出现了——简简单单的三层开放式书架,里面的书来自出版社、市民的捐赠和政府采购。公众可以随意翻阅甚至带走心仪的书,也可将自己的书放上去与人分享。这种自发流动,以最低成本实现书籍的有机更新,阅读的便利度大大提高。原先业余只能打牌喝酒的外来务工者有了更好的休闲方式。杭州120余座“漂流书亭”,总投放书籍约为7万本,流通率约为80%,阅读人次超过60万,平均阅读率远超过很多大型图书馆。
山西侯马供电公司为基层站所的职工们设置了“职工漂流书箱”,让他们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想看什么书,在书籍收集册中写下来,下个月,你就发现它默默地在书箱里等你翻阅呢!”
辽宁由政府出资,今年将实现社区书屋城市全覆盖。“图书资源共享系统”一头连着图书馆,一头连着社区书屋,居民可以免费借阅全市任何一地的公共图书。书屋像个读书便利店,还配置了电脑,人气很旺,孩子们在这里看自己喜爱的读物,居民们在这里阅读,不懂就一起讨论,“哪天不来就像缺点啥似的”。
去年8月,亚马逊中国和中信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读者可在kindle书店购买中信出版社的电纸书;今年1月,国家图书馆和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M地铁·图书馆”开馆。这是个虚拟的电子图书馆,乘客只要扫描地铁车厢内的二维码并完成注册,即可在线阅读。
书,离读者越来越近。
民办公助 古建变身阅读空间
《新京报》记者采访到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的创新。
万松老人塔有800年历史,它背后的砖塔胡同被称作北京胡同之根。文保腾退后,这里变身为“砖读空间”——正阳书局老板崔勇有关北京历史文化的近万册图书陈列出来,“大部分销售,小部分珍藏,但市民可免费借阅。”一位70多岁的“老北京”说,在充满京味儿的环境中,读有关北京的书,“感觉很舒服”。古塔、庭院、绿植……一度远离市民的文物重又变成身边的风景。
西二环白纸坊桥护城河畔,有座供游客歇脚的宣阳驿站。去年秋天,政府将这里交给民办图书馆第二书房经营。政府给了40万元买书,第二书房总经理李岩又自行追加了10万元,“社区图书馆服务时间朝九晚五,我们冬天服务到晚8点,夏天服务到晚10点。图书的选择,我们更紧跟读者的需求和兴趣。”如今,领取免费体验卡的读者已超过6000人,单日最高读者数量超800人。虽然采取的是收费的会员制,但相对于街道和社区的图书馆,这里仍称得上“火爆”。据说西城区未来还会推动书香银行、公共藏书楼等多种项目。
有人说,中国的年轻人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知识技能高超却缺乏公共利益考量的一代。他们追求事业的成功,靠物质消费、爱情等激发动力,在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的知识却几乎都是空白。究其根本,阅读完整书籍太少无疑是重要原因。
下意识地跟从世俗生活,你可能生活安稳、衣食无忧,却囿于周边物质世界的格局。而文化,不仅让人对物质诱惑保持警惕,对生活细节有更细腻更有层次的理解,而且能进入人类精神所创造的广大世界,从大的格局和体系来看待问题,有强大的思考能力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对世界保持好奇和探索欲望,对生命有全新的理解。好书对灵魂的塑造、人格的养成以及对人类精神积淀的传承是移动终端的碎片化阅读难以替代的。
当政府、机构、民众联起手来不懈努力,当书籍可以轻易被碰触拿起,当有价值有趣味的好书被普遍阅读,我们离中国梦会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