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北京张自忠路三号大院里,这里曾经叫铁狮子胡同一号,所以俗称“铁一号”。“铁一号”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每次被撞损,都会引起舆论的关注和网民的声讨,但大门下面的路面经过岁月的磨洗,已经从我小时候的规整平实,变得四分五裂、坑坑洼洼。这路面实际也是百年历史文化,历经沧桑,每当我踩在这片路面,每当我看见路面上车来车往,碾压而过,就感觉一段历史记忆正在销蚀。
走在胡同里,迈进四合院,四下一望,那些没有被列入保护的文物实际更多。门洞、门墩、门扇、门环、门对、门楣,还有一级级石阶和一道道院墙,哪一处不是历史文化?“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些门联,哪一句不是传统文化的遗产?可这些,往往被日复一日的生活所忽略,随意修改,随便移动,随处增减,漫不经意间,历史文化逐渐失忆。
成语,在汉语言中最具历史文化的意味;戏曲,在艺术欣赏里最见历史遗产的底蕴;而节日文化、礼仪文化,体现的正是传统的精神内涵;墓碑、牌楼、石刻、城墙,则可以直接触摸到先人的文化体温和文明力度。但几十年来,有人最喜欢肢解成语,戏曲消失的速度则最惊人,节日文化和礼仪文化被丢失得最明显,墓碑、牌楼、石刻、城墙,被摧毁得尤为随意。
与故宫、长城等各级重点保护的文物相比,这些每日每时流经我们身边、闪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虽然遇见却熟视无睹的历史文化,恐怕更可能被忽视、被伤害,更容易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悄悄湮没。因为随处可见,因为与己无关,因为肢解、遗弃起来挺容易。这些历史文化的损伤有时是隐形的、无形的,有时则可能是在堂而皇之的理由下走向灭亡。
其实,无论是重点保护的文物,还是没有被明令保护的遗产,无论物质还是非物质的,我们不但需要法律保护和专业保护,更需要多数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认同。这种精神认同是一种文化的归属感、一种家园的寄托感、一种血脉的延续感。没有精神认同就不可能善待历史文化遗产,因为善待需要感情、需要价值取向、需要起码的尊重。
拥有了精神的认同,我们会对历史文化产生温情与敬意,在拆与不拆、毁与不毁、弃与不弃、投资与不投资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就会宁可不受益、不获利,而追求社会效益与均衡发展。温情与敬意,还会让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多从保存历史的记忆出发,不能碰的绝对不碰,不该动的肯定不动,想方设法为子孙后代留下精神的财富。
心存温情与敬意,对历史文化遗产就不致冷冷冰冰,只注重化石一样的保存,毫无生气,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充满活力,培养传承者、开拓发展空间、活的传承就会成为自觉的行动,而不是只停留在被动落实上级指示上。
对历史文化心存温情与敬意,即使没有收藏,也不会毁坏文物;即使不是戏迷,也不会不支持戏曲;即使不擅长著文,也不会轻视成语的历史延续性;即使面对的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也同样不会践踏、损毁、改造。因为温情带来的是呵护,敬意的结果就是珍重。
精神认同需要环境的培育、需要长期的教育、需要舆论的持久引导,当这种认同一旦属于多数人,善待历史文化遗产将会成为社会的共识和普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