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农历甲申年按十二生肖的说法,申属猴,人们通常称“猴年”。猴是人们最熟悉的动物之一,猴与猿相似,但猿比猴大,无颊囊和尾,民间一般都把两者视为一种动物,故称“猿猴”。古代诗人对其多有吟咏,读来颇具韵味。
猿猴群居在深山密林,饥食野果,渴饮流泉,攀援嬉戏,自得其乐。唐代诗人徐寅《猿》诗这样写道:“宿有乔林饮一溪,生来踪迹远尘泥。不知心更愁何事,每向深山夜夜啼。”诗的起始为我们展示了猿猴广阔的生存空间茂林、清涧。它们远离尘世污浊,象高雅的隐士一样,洁身自好。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猿猴独居深山,也许会感到孤寂,甚至有生存危机,因而每夜哀鸣。诗行里有人情世态的折射,或许还有诗人遭际的影子,其寓意隽永,耐人寻味。元代宋无的“猿”诗则吟曰:“巴峡闻声愁断肠,冷泉照影绿荫凉。藤摇乱雨领儿过,树晒斜阳拾虱忙。献果去寻幽洞远,攀萝来撼落花香。空山月暗无人见,啼入白云深处藏。”诗的开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色调暗冷的画面。阵阵凄厉的猿声响过巴峡,使人觉得肝肠寸断。细看,只见幽冷的泉水中倒映着猿的身影,浓荫下也见猿在乘凉。接着写雨霁黄昏,猿猴的嬉玩忙碌,描绘出一种幽僻清远之境,呈现出几分神奇浪漫色彩,因而相对地减少了几分悲哀伤感成分,当读到末句时,我们甚至会为猿那种自由自在如入仙境的生活,而感到羡慕和向往了。通观全诗,状景写物 生动贴切,虚实结合,语新意工。画面也别具一番野性和灵趣,给人立体美之感,读来引人入胜。
猿猴系高级灵长类动物,很多习性都与人近似,甚至包括表情。德国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类在尚未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前,很早的时期内就已经学会笑了。而且这种笑,并不是像人们在急促喘气或进行深呼吸时,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类似于笑的表情。而人类的近亲——倭黑猩猩的幼仔在出生后数月内,就能够像婴儿一样地发出欢快的笑声。 古人云:“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其感情为何如矣!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痴儿癔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其实猿的啼叫声是在极度兴奋时发出的,而我国古人却一致认为猿的叫声是一种哀鸣。所以古代诗人咏猿,大多写它在峻石高林、冷月寒夜的悲啼,贯穿一个“哀”字。唐代杜甫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之语;李端有“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之句;明代薛蕙也有“舟行转江峡,处处响哀猿”之吟咏;川江古谣中更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咏叹。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八场平闻猿》一诗中写道:“清猿冷冷鸣玉箫,三声两声高树梢。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泪双阁。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诗人用凄冷的箫声比喻猿猴的啼鸣,以母子相牵,过枝而去的形象动态描绘,以逼真的声音传达作渲染,勾勒了一幅凄清惨淡的画面,使人油然而生出一种同情怜悯之心。此时天寒地冻,林木萧森,山石险恶,猿猴在如此情景下生活,不时发出凄厉的哀声,自然令过路行人抬头注视而双泪盈盈。诗人紧扣诗题,着笔一个“哀”字,写尽猿声人情,读后使人肠断心惊!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秋浦歌》中的咏猿诗,却一反诗家的“哀怨”情调,写得轻松自然:“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诗的首句交待白猿之多,以引出下面对其形状发描述。次句写白猿跳跃奔腾,如雪团飞舞,“雪”言毛色之白,“飞”言动作之迅捷,自约意丰,形象生动。接着写白猿在枝条上下攀绕,、来回搀拽,其轻盈灵敏之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末句写月夜水边,白猿饮水弄月,一个“弄”字,写出白猿维妙维肖的神态,个中透出几分动物灵性,又委婉地传达出作者的情趣,颇具艺术魅力。宋代诗人陈允平的《观猿》,也是将猿写得活泼多姿,别有意趣:“挂石攀云日半斜,乱山深处绝烟霞。香林月满僧归去,啼落春风几树花。”作者描绘的是一个清新明丽,恬静淡雅的环境:春日黄昏,微云夕照,一群猿猴或倒挂于崖石,或攀跻于烟霞之巅,自由自在,快乐逍遥。当夜幕低垂,满月东升,这时僧人踽踽独归,听得声声猿啼在春风中回荡,只见鸣声中落英缤纷。诗人笔下真乃诗情画境,意趣盎然,真叫人神萦梦绕。
据《王氏见闻》一书载,五代后唐诗人王仁裕(880—956,字德辇,甘肃天水人,入蜀为翰林学士。能文工书,平生做诗逾万首),也曾写过两首关于猿的诗,读来别有情趣,真切感人。王仁裕在汉中做官时,友人送给他一只小猿,黠憨可爱,王给它取名为“野宾”。经喂养一年多后,野宾更加活泼、调皮。官衙附近榆槐蔽天,鸟巢很多,野宾便日日丛林飞跃,破巢取卵以为游戏。衙役们投瓦弹射,都不能制止,而惟有王仁裕能喝住它。后来,王仁裕便用一条红绸带系在它颈上,将其放归山林。并写了《放猿》诗一首:“放尔丁宁复故林,归来行处好追寻。月明雁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栖宿免劳青嶂梦,攀跻应惬白云心。三秋松子累累熟,任抱高枝采不禁。”由于和野宾朝夕相处,人、猿已有一定的感情,这首诗可看作是给即将回归山林的野宾的临别寄语。全诗想象力丰富,一往情深,充满了怜爱与祝福。尤其是末句,描写它在松果成熟的季节,愉快、自由、和乐而忙碌地采摘松子的情景,想象飞驰,感人至深。
后来王仁裕调职到四川,经过汉江潘冢庙前时,遥见山高处有一群猿猴,其中有一只猿看见了王仁裕等一行人,便离开猿群,向王所在的方向走来,在道旁的古木枝上垂身倒悬,向下俯视,红绸带仍在脖子上,王呼唤它“野宾”,它就发出愉快的叫声,似在答应回话。王仁裕立马伫望,不由得心中凄怆。控马转身,听得对岸哀叫数声,拐上山道,峰回路转之际,还隐隐听到悲嘶呜咽之声。王仁裕感动之余又写了一首《遇所放猿作》的诗:“潘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渐来仔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如实地记录了他俩主仆相遇的情景,委婉动人。原文故事写得文笔璨然,余情袅袅,字里行间所表述的人与猿的友情、亲情,让人恻然心恸。千百年后读之,仍使人惆怅满怀,感慨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