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晏子(?-前500年),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弱之子,先后事灵公、庄公,相景公,前后五十余年。《晏子春秋》记载的事情主要是发生在景公时期。
《晏子春秋》共八卷,分为内篇和外篇两个部分,内篇六卷即刘向所谓的“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者,有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等;外篇二卷即刘向所谓的“复重,文辞颇异”及“颇不合经术,似非晏子言,疑后世辩士所为者”各一篇(《晏子叙录》)。全书共二百一十五章,各章长者数百字,短者几十字。这些篇章,既有历史上真实的晏子的言论事迹,又杂合了大量民间传说,记载了人们心目中的晏子的思想言行,塑造了晏子这位为政贤明、堪称楷模的杰出政治家形象。
《晏子春秋》的作者争议
唐代以前,一般都认为《晏子春秋》是晏婴自著。从柳宗元开始提出怀疑后,历代学者对于《晏子春秋》作者问题各抒己见,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意见:
1.晏子即晏婴。《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儒家类》《直斋书录解题·儒家类》等历代目录学著作都持此观点。
2齐国墨子之徒。唐代柳宗元说:“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高之,而莫知其所以为书。或曰晏子为之而人接焉,或曰晏子之后为之,皆非也。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盖非齐人不能具其事,非墨子之徒则其言不若是。”(《柳河东集》卷四《议辩·辩晏子春秋》)
3.齐国或久住齐国的人。今人高亨认为:“作者当是齐国人,或久住齐国的人。当时齐国有自己的史书,而民间和士大夫间,有许多关于晏婴的传说。作者大概是根据传说及史书而写成的。”(《〈晏子春秋〉的写作时代》)
4.秦博士淳于越。今人吴则虞提出:“《晏子春秋》的成书,极有可能就是淳于越之类的齐人,在秦国编写的。”(《晏子春秋集释·序言》)董治安的《与吴则虞先生谈〈晏子春秋〉的时代》、谭家健的《〈晏子春秋〉简论——兼评〈晏子春秋集释·前言〉》等论文均已详辩其误。
5.六朝后人伪造。清代学者管同说:“吾谓汉人所言《晏子春秋》不传久矣,世所有者,后人伪为者耳。……其文浅薄过甚,其诸六朝后人为之者与?”(《因寄轩文初集》卷三〈读晏子春秋〉》)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的出土已经证明其误。
在此问题上,高亨的观点是中肯的。从《晏子春秋》反映的信息观察,作者熟习齐地情况,我们虽然无法确知该书的作者到底是谁,但可推知作者是西汉初期齐地人或久居齐地的人。大概正因如此,《晏子春秋》撰成后在齐鲁地区广泛传播,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晏子》的出土可以为证。
《晏子春秋》的成书年代
从汉到唐,一直把《晏子春秋》的作者定为晏婴,其成书时间自然也认为在春秋末期了。然而关于《晏子春秋》的成书年代却一直存在着分歧,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战国说、秦朝说、汉初说、六朝说。
这四种见解各有所论,综观前人研究,《晏子春秋》成书于西汉初年证据更为充分,被接受程度较广。理由有二:第一,清末学者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里把《晏子春秋》的引《诗》说成是《齐诗》学派。今人吴则虞经过考证认为:“《晏子春秋》的引《诗》与《齐诗》并不相同,而恰恰和《毛诗》是同一学派。”(《晏子春秋集释·序言》)由此可知,《晏子春秋》的成书当在《毛诗》之后。第二,西汉贾谊的《新书》、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和刘安的《淮南子·要略》等已征引过该书,而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也都著录过该书,所以《晏子春秋》成书年代应当在此之前,具体来说应在最早成书的《新书》之前。因此《晏子春秋》的成书在西汉初年著作《毛诗》和《新书》之间。
《晏子春秋》的学派归属
《晏子春秋》不仅是一部具有政治思想色彩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哲学、文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学术界关于其学派归属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1.儒家说。《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等认为《晏子春秋》属于儒家学派。这种说法在唐代以前基本没有异议,刘歆的《七略》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最早把《晏子春秋》列入“子部书”中,并奉为“儒家者流”的首篇。另有近人吕思勉指出:“今观全书,称引孔子之言甚多,引墨子之言者仅两条。诋毁孔子者,惟外篇不合经述者一至四四章耳。陈义亦多同儒家,而与墨异,以入墨家者非也。”(《经子解题·论晏子春秋》)。
2.墨家说。柳宗元最早提出此种说法:“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且其旨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者,是皆出墨子。又非孔子,好言鬼事,非儒、明鬼又出墨子。其言问枣及古冶子等尤怪诞,又往往言墨子闻其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者。……后之录诸子书者,宜列之墨家。非晏子为墨也,为是书者墨之道也”(《柳河东集》卷四《议辩·辩晏子春秋》)。其后,此说风靡一时,流传甚广。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均将其列入墨家类。
3.亦儒亦墨说。近人张纯一提出:“综核晏子之行,合儒者十三四,合墨者十六七”,所以认为“其学盖原于墨、儒,兼通名、法、农、道”(《晏子春秋校注·叙》)。但此说提出后只有少数学者支持,影响不大。
4.非儒非墨说。近人吴则虞认为:“儒家学说的建立,一般断自孔子,晏婴年辈在孔子之前,那时并无所谓儒者之业,可见列入儒家学派不一定恰当。墨子尚俭,晏子也尚俭,两书相同之处只此一端,凭此一端划入墨家,也不合事实。”所以主张非儒非墨说,认为其“确是一部古典短篇小说集”(《晏子春秋集释·序言》)。
《晏子春秋》体现的是晏子的思想,不应将其简单地归为哪一家,其思想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在阅读此书时可从这一角度更好的去理解《晏子春秋》的思想内容与精华。
《晏子春秋》的思想内容
《晏子春秋》是研究晏子思想的重要著作。该书反映出晏子作为一位政治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主张,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思想体系和治国方略,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重民思想。重民爱民,轻徭薄赋。晏子说“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杂上》),又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问下》),还说“不以饮食之辟害民之财,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问上》)。
2.政治思想。第一,举贤任能,反对馋佞。晏子说“举贤官能,则民与若矣”《问上》),又说“佞人馋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与小人,此国之长患也”(《外篇第七》)。第二,廉洁节俭,克己奉公。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又说“廉之谓公正,让之谓保德”(《杂下》)。第三,以礼治国,依法行政。晏子说“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谏下》),又说“诛不避贵,赏不遗贱”、“刑罚中于法,废罪顺于民”(《问上》)。
3.哲学思想。第一,尊重自然,轻视鬼神。春秋时期迷信鬼神盛行,景公出猎时曾遇见虎蛇,以为不详,晏子则认为:“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遇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谏下》)第二,遵循规律,天人相分。对于盛衰生死,晏子认为这些都是自然界的规律,表现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曷为可悲?”(《外篇第七》)
《晏子春秋》中的晏子爱民、任贤、尚俭、重礼等形象,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晏子主张爱护百姓,廉洁节俭,减赋省刑,反对穷奢极欲,横征暴敛,滥施酷刑,这些观点既具有儒家思想,又含有墨家思想。晏子从齐国国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内外施政方针,其保国安民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晏子春秋》的版本选择
《晏子春秋》一书在历史流传中,篇数主要有七卷、十二卷和八卷本之说。第一,唐代通行七卷本,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曰:“《七略》云《晏子春秋》七篇。”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也称:“婴所著书名《晏子春秋》。今其书有七篇。”(《史记·管晏列传》)《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为七卷。“盖后人以篇为卷,又合杂上下为一篇”(吕思勉《经子解题·晏子春秋》)。第二,宋代通行十二卷本,如《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和《文献通考·经籍考》等均著录为十二卷。第三,元明清以八卷本为主,元刻本(吴方山藏书),明成化间刊本(怀仙楼藏)、明活字本,清《四库全书》本均为八卷本。现在流传于世的多系明緜眇阁刻本八卷。
《晏子春秋》的校注本,清人主要有钱熙祚校《晏子春秋》七卷、卢文弨《晏子春秋校正》一卷。近人主要有吴则虞的《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版)、骈宇骞的《晏子春秋校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张纯一的《晏子春秋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版),这几个版本适合研究者使用。
《晏子春秋》的译注本,主要有孙彦林的《晏子春秋译注》(齐鲁书社1991年版)、李万寿的《晏子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石磊的《晏子春秋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卢守助的《晏子春秋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等,这几个版本适合初学者使用。其中李万寿的《晏子春秋全译》,每篇依原文、注释和译文一次排版,原文以吴则虞的《晏子春秋集释》作底本,注释参考了张纯一的《晏子春秋校注》,同时以骈宇骞整理出来的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晏子》十六章对校吴本的有关章节,译文以直译为主,个别地方采用意译,方便兴趣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