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其中指出:“‘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一语,出自南宋大儒吕祖谦的《东莱博议》。吕祖谦的曾祖吕好问在南宋初年“以恩封东莱郡侯”,当时学人多称其伯祖吕本中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后世则一般统称吕祖谦为“东莱先生”,将其与朱熹、张栻并称为“东南三贤”。《东莱博议》为吕祖谦研读《左传》所写的一部读书笔记,又名《左氏博议》。吕祖谦撰写此书乃“为诸生课试之作”,也就是作为当时科举应试读书人的参考书。该书行文议事充满思辨论证,又加入了个人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切体悟,成为南宋至明清科举士子追捧的议事策论之范本。
《东莱博议》所评论的主要是错综复杂的春秋史事,表达了吕祖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所论述的内容大多涉及国家法治和当时的国际关系问题。“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是吕祖谦对鲁僖公九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所作的义理发挥。大意是说,天下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不强盛就会走向衰落;治理国家若不寻求发展进步,已有的和谐稳定就会遭到破坏,社会则将面临倒退。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相约“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周天子派宰孔参加,赐给齐桓公王室祭祀祖先时的祭肉,加爵位一级,并允许他不必下拜受赐。齐桓公召管仲商量,管仲认为如果君不讲君威、臣不守臣礼,将会是造成祸乱的本源。于是,齐桓公坚持下阶再拜稽首,然后才登堂接受胙肉。这标志着齐桓公已成为周王承认的合法霸主,齐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但此时齐桓公和管仲都已是人生暮年,随着霸业的建成,志得意满的齐桓公也日益骄纵而忘乎所以。所以吕祖谦评价他:“所期既满,其心亦满,满则骄,骄则怠,怠则衰。”不久之后管仲离世,齐桓公愈加昏聩无能,齐国也由盛转衰。吕祖谦感叹道:“抑不知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强而止于强者,必不能保其强也。伯而止于伯者,必不能保其伯也。”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智慧,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经验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经历巨大社会变动而建立起来的新王朝,还是遇到统治危机的当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从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周灭殷商之后,面临着殷民反抗和巩固统治的压力。殷商为何败亡?周政权如何避免重蹈殷商覆辙?由此思考而形成了“宜鉴于殷”的观念。
《诗经》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尚书》言“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都将夏、商兴亡的历史引为统治者的借鉴。西汉建立后,刘邦便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于是便有了总结政权兴亡历史经验的政论之文《新语》十二篇。其后,汉文帝时贾谊所撰《过秦论》,汉景帝时晁错所作《举贤良对策》等,都以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理政的参考。唐初,唐太宗李世民经常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语警醒自己,他不仅下令组建史馆撰修《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前代史,而且还亲笔撰写了《晋书》中的部分史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李世民对历史经验的重视与借鉴,不仅帮助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也为之后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吕祖谦生活的南宋处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代,偏安江南一隅的宋廷不仅面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的威胁,而且内部的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以天下为己任的南宋士大夫纷纷著书立说,怀揣着忧国忧民的报国理想,从历史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吕祖谦也是一个满怀忧患意识的思想家,“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正是他在时代之忧、历史之思下发出的呐喊。
从中国传统史鉴思想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国家治理没有终点,社会发展刻不容缓,如果骄傲自满,必将重蹈盛极而衰的覆辙。唯有以史为鉴,勇毅前行,才能行稳致远,履险若夷。
(作者:吴荣生,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泰山学者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