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画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有人说,欣赏中国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让更多百姓了解、喜爱中国画,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出系列访谈,让大家走近中国画。
栏目主持:张玉梅
本期嘉宾:杜滋龄 全国政协委员、画家
刘 健 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画家
谢志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传承和弘扬是恒久命题
刘健:中国画的践行者,始终要面对两个课题。其一是如何传承中国绘画的传统精神。中国画的笔墨也好,美学价值也好,都是中华文化千百年的积淀和沿袭,传承和弘扬是恒久的命题;其二是有意义的突破,有价值的创新。没有变革,就没有生命力的续航。从鉴赏角度看,无论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百姓,都会感受并实践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运用中国画传统的精神表现当代,吸纳传统精华,表现当下,理解今天。有一句话,笔墨当随时代。
在现实中,比如说我们进入博物馆的时候,因为作品的题材、内容所透出的书香品性和文化精神,你会有一种怀古的情怀,你会沿着时间的隧道去勾连那个时代、那个时候的画家所表达的内容之外的一种情怀。而在当下,优秀的艺术家首先会对中国文化的精神传承有深刻的解读,然后通过他们自身情怀的融入,创作脍炙人口,为时代和大众所喜爱的美术作品。
杜滋龄:艺术具有审美的功能,还能够寓教于乐。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就蕴含着深刻的审美标准。对创作者而言,是要表达美,对欣赏者,是要领会美,这是一个互动的、共鸣的、不断熏陶、上升的过程,我们做的多了,群众慢慢就会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他就知道这一张画或者这一件艺术品它的好,它的妙,美术的价值就有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不断的传承,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点点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解读、吸收和融会贯通,然后创作出贴近时代、表现现实、感动百姓的艺术作品。
美要有内涵,这是一个不能放弃的标准。美术作品要讲究内涵,意境,画家的笔墨技巧、意境表达、感情抒发和色彩处理在画里体现,然后传达给观众,
谢志高:但凡大美的作品,都有一个品质,就是老百姓喜欢,可能当时做不到,但总有这一天。要让老百姓看的懂,到接受,到提高审美水平,这本身就是美术作品的一个特性。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艺术的普及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进行,大美术的实现,要靠普通老百姓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同时也要靠画家,用自己的笔,来引领观众审美层次的提升。
以教育提升审美境界
杜滋龄:美的教育,对创作者和欣赏者都要着力。艺术家的教育和培养,扎实和细致的教育是不能少的。当年的艺术教育,学习条件差,但学生很幸运,一个班比如说像美院一个班十来个人,配备的教师恐怕有七八位,那时候确实是对学生在艺术课程上的安排,基本功的训练,包括理论上的提高,都很重视,老师教得细致,学生学的扎实,就是潜心教、学。现在条件好了,但基本功是不能忽视的,学生要多接触生活,深入社会,这样才能学的更有方向、有坐标。
谢志高:美是需要熏陶的。说起小时候,我们都拎着一个网兜,搁着墨盒带着毛笔上写字课,那时候还研磨,没有墨汁,经常地写,就是文化的熏陶。现在中小学教育开始恢复书法课了,这是好的做法。书画同源,孩子们写写书法,如果将来他想画了,就有了好的基础。
美的教育多早都不嫌早。比如小学阶段可以穿插一些中国画的欣赏内容。我们在国外看博物馆、美术馆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小孩,在那里欣赏经典的绘画,都有人在讲解。必须说,我们的教育,美学教育还有缺失,要补课。当然近几年美术馆我看也有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欣赏美术作品,这是好的现象。
刘健:美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比如中国画,它的工具和材质是妙不可言的,中国画的意境和精神,同纸和笔有很大关系。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的。他自由,很自在,会任意自己的心情,随意涂抹,特别通过纸的体验和毛笔的感受,孩子们会得到特殊的感悟。从这个角度讲,美的教育就在生活中。
艺术要传达真善美
刘健:雅俗共赏是一个艺术家永远要面对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也就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问题。过往历史中,任何一个年代当中,艺术从业人员很多,从事美术的人也很多,为什么有些作品能够留下来,为什么一些作品得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一致推崇?这些作品当然具有多重价值的特性,但都缺不了一点:雅俗共赏。
谢志高:就画家而言,他不能够孤芳自赏,不能持有玩艺术的态度,只表现自我,不关心世界。雅俗共赏,还在于作品的创新,以体现时代性。不光要有时代精神,而且要表现艺术形式语言新的探索。
杜滋龄:雅俗共赏有一个前提,就是把艺术里面真善美的东西传达给观众,尤其人物画家,你不是给人家看丑陋的东西,除了精神层面上美之外,你要传达他的精神力量。为什么要叫美术呢,丑术就不行,要把美的东西传达给观众,所以我们画人物画首先要尊重人,把这个人的最美好的精神面貌表现出来,有些人物画家把劳动人民塑造成鲁莽、弱智的形象,我觉得效果就很不好,老百姓也不能接受,所以雅俗共赏,就是说让受众面扩大,从电影的角度叫票房,当然不是说最有票房价值的东西就最好,但是好的东西一定要有大多数的观众喜爱。如果专家学者从笔墨、造型等专业角度评价也很好,那么才能达到一种艺术共赏。画家要善于挖掘真善美的内涵,呈现人物美好的精神面貌。
中国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作为中国画家,我从来都觉得,不应以西方价值评判为标准。中国画有着深厚的传统,真正懂中国画的应该是中国人,如果中国人都不觉得你的中国画好,而外国人觉得你的中国画好,我觉得应该打个问号。你的艺术应首先能够被国人认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