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而程民生教授的新作《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史》,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国北方经济史》与其说是一部区域经济史,倒不如说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演变和南移的著作。全书共十一章,章章都和经济重心的演变有着直接的关联,如第一章“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和思考”,第二章“文明的发祥与北方经济重心的形成”,第三章“秦汉北方经济重心的发展演变”,第五章“隋唐北方经济重心的鼎盛及南移的开始”,第六章“宋代北方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而最代表作者见地的则是第十章“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及衰弱的原因”。这种架构既突出了本书的特色,也折射出作者鲜明的学术个性。总的来看,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者不囿于成说,敢于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辩驳、纠偏,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这些方面多散见于作者对以往研究成果不当之处的责难,特别是对一些理论问题或者研究视角的分析和辩驳。比如针对有些学者对经济重心和经济中心混用的问题,作者提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通用。在作者看来,经济重心地区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所以研究经济重心南移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基本点,他特别提到,经济重心的南移问题存在于整个古代史,立足于某一朝代的断代研究难免会以点带面,就事论事。而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的深度思考,集中体现在研究者常忽视的一些概念和问题上,比如“开发、发展速度和实力的区别”、“经济与政治、军事的关系”、“北南两方各自的演变”、“北南方经济门类比较的范围”、“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的关系”等。这些说明作者在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古代经济史,并提供了某些新的思路。
第二,作者对于中国古代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作者将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放在一个更长远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虑,从整个北方经济史的视角加以研究,揭示整个北方经济重心的演变和移动。尽管对这一学说,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我们应该承认这的确是一家之言,而且是很有说服力的一家之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提示经济重心演变南移的过程后,并不象有些研究者只把眼光投到南方,而忽视了北方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似乎经济重心移到南方后,北方的经济进入了衰退期。作者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北方的经济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承认经济重心南移以后,北方的经济进入了关键的转折期,也是我国经济地理格局最大一次划时代的转折,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北方的经济并没有衰退,虽然失去了经济重心的地位,“从金朝到明前期,北方社会经济仍在顽强的发展,并没有衰退。北方经济的第二个关键的变化发生在明中后期,由原来的发展速度慢于南方而变为衰退。清代前期扭转了这一趋势,但到了清代后期再一次衰退”。这种前后相因的观点,对人们正确理解古代经济重心演变南移的过程很有帮助。
第三,严谨的学风,这一点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尤为重要。在本书中,作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很好的吸收,但并不是照搬,更不是照抄,对合理的成分进行吸收,并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诚如作者所言,“关于中国古代北方经济重心形成、演变、南移的时间,我没有什么新发现,只是把各家学说的合理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论述”。
读完全书,有些问题可以提出探讨。首先,作者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问题,但实际上重点还是在研究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尽管朱绍侯先生在序言中对作者的这一想法给予了肯定,但我觉得以《中国北方经济史》来涵盖本书的内容似乎还不是很够,或许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演变史》更为恰当,至少在副标题上应该点明。其次,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北方经济重心衰退的原因,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所总结出的几个方面的因素固然很重要,但至少还有一些方面的原因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或者说在书中没有点明。比如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东南沿海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海外贸易的发展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没有影响,或者有多大影响,书中对这个问题论述得并不多;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有什么关系,政治中心的变迁是否就意味着经济重心的变迁;生态环境、生存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有多大的关系;气候变化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否产生一定的联系等,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尽管在本书中作者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有待深化,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或许对说明古代北方经济重心的演变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帮助。
不管怎么说,民生教授穷数年的辛苦,写出这样一部学术著作确为不易,这对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他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些看法,必然会使学术界对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老问题产生兴趣,能否会形成学术讨论的高潮不敢下结论,但从现实的角度看,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必然会对中国崛起的历史思考带来影响,如果真是这样,这部学术著作的价值就非同小可了。
(作者单位:《寻根》杂志社 河南郑州 450002)
原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