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史》/何一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国专门史文库
总序
冯天瑜
人类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历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彼此交融、相互渗透在这个整体之中,起伏跌宕、波澜壮阔地向前推进。因此,历史研究不能满足于现象的“个体描述”,而应当关注“总体历史”,关注社会综合结构(社会形态)的演化,从而发现历史大势及其规律,诚如太史公所称,他治史绝非满足于枝节性的记载,其宏远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然而,“总体”由“专门”综合而成,“一般”植根于“个别”之中,对于“总体历史”的认识、对于社会结构的真切把握,必须建立在历史现象分门别类的深入辨析的基础之上。太史公通过“本纪”探究自五帝、夏、商、周、秦,直至汉武帝的纵向专史进程;通过“世家”开辟横向的列国专史;又以八“书”,并述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开文化、科技、财经等专门史之先河;“大宛列传”、“货殖列传”实为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商业史之雏形……正是有了诸多专门史具体而微的考实,太史公方能造就整体史学大业,“成一家之言”。《汉书》以下的正史又将《史记》的“书”扩设为“志”(律历志、礼乐志、刑法志、食货志、天文志、地理志、艺文志,等等),形成较为翔实、细密的专史篇章。
中国史学有着深厚的专门史传统,不仅表现在《史记》、《汉书》等正史为其保留较充分的展开空间,而且自成格局的专志也纷至沓来,如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专论山川地理的志书发轫,两宋以下,各种专史(如金石志、画谱、学案、盐政、畴人传,等等)相继从通史中独立出来,斐然成章,构筑一个大的学术门类。中国的专史之早成、之丰硕,置之古代世界史坛,亦足称先进。
时至近现代,随着学术分科向广度与深度拓展,专门史更成为历史研究蓬勃兴盛的领域。20世纪前半叶,商务印书馆出版王云五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丛书》,在“大文化”名目下,囊括了各类专门史论著,从《文学史》、《美术史》到《财政史》、《赋税史》、《中外交通史》,以至《赌博史》、《娼妓史》,尽纳其中,反映了古今中西文化激荡之际的民国学界专史研究的实绩。20世纪80年代,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新的《中国文化史丛书》,收入“文化热”时期的数十种论著(包括《小学史》、《甲骨史》、《杂技史》、《园林史》、《染织史》等以往少见的分科史著),是我国专门史成果的又一次结集。
近年来,专门史研究有新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一级学科历史学之下,设置专门史二级学科,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设立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专门史研究机构,探究领域有所拓展,新史料的开掘、新方法的运用皆有创获,人才成长、论著涌现,蔚然大观。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专门史文库》便在此种新气象之下应运而生。
本文库以几种早年蜚声学坛的专史作为引领篇什,更多地选入近十年来的专史佳品,其中又分两类,一为曾经出版,现经作者认真修订补充,二为新作。本文库拟分数辑,分批推出,期以共襄专门史研习之大业。
2011年10月19日 书于武昌珞珈山
目 录
前 言/1
序/l
自 序/1
导 论/l
一、城市的产生和初步发展/7
二、古代城市的发展/22
三、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转型/40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城市/44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44
一、原始社会的居民聚居点/45
二、早期城市的普遍出现/48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城市/66
一、夏代的城市/66
二、商代的城市/69
三、西周的城市…… ……79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91
一、城市大规模兴起的原因/91
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建设/101
三、城市经济和社会/116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城市/128
第一节 秦代的城市/128
一、秦朝统一与城市的发展/128
二、都城郡县制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134
三、成阳的发展/137
第二节 汉代的城市/141
一、城市的发展及分布/142
二、工商业城市的兴起/154
三、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活/163
四、城市建设与文化/171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城市/177
第一节 三国西晋的城市/177
一、城市的破坏和衰落/178
二、少数都城的发展/180
第二节 十六国与北朝的城市/188
一、十六国城市的兴衰/189
二、北朝城市的复兴/197
第三节 东晋南朝的城市/202
一、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城市兴起/202
二、城市建设/209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城市/ 213
第一节 隋代的城市/213
一、南北统一与都城建设/213
二、城市等级体系的重构与空间分布的变化/223
三、大运河开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227
第二节 唐代的城市/233
一、城市的发展/234
二、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258
三、城市建设的高峰/267
四、唐末五代城市的兴衰/270
第五章 宋辽金夏元的城市/275
第一节 宋代的城市/275
一、社会经济的进步/276
二、城市的发展/283
三、城市内部结构的变化/290
四、丰富多彩的城市社会生活/293
五、城市规划布局和建设/308
第二节 辽夏金的城市/316
一、辽朝的城市/316
二、西夏的城市/320
三、金国的城市/324
第三节 元代的城市/…331
一、城市的兴衰/331
二、城市规划和建设/344
第六章 明清(中前期)的城市/350
第一节 明代的城市/350
一、城市的发展/350
二、城市经济的兴盛/365
三、城市社会结构/375
第二节 清代(中前期)的城市/380
一、城市的破坏、复兴与发展/381
二、工商业城市的繁荣/403
三、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414
四、城市重建和规划布局/422
第三节 清代藏、新、蒙地区城市发展/444
一、西藏城市的发展变迁/445
二、新疆城市的发展/449
三、蒙古地区城市发展/458
第七章 晚清(鸦片战争后)的城市/465
第一节 近代城市发展的动力/465
一、外力楔入对中国城市的影响/466
二、社会变革对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480
第二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演变/485
一、晚清城市的变迁/485
二、晚清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发展/502
三、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特点/523
四、城市现代化与辛亥革命/531
第三节 中国城市管理早期现代化的开启/538
一、传统地方行政体制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538
二、西方近代城市行政的示范与楔入/543
三、晚清的警察制度与城市早期现代化管理/548
四、城市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与城市早期现代化管理/556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城市/567
第一节 民国城市的发展/567
一、民国前期城市的发展/568
二、西部城市的缓慢发展/576
三、城市的衰变与曲折发展/579
第二节 城市分布和发展类型/615
一、城市规模等级/615
二、城市空间分布/629
三、城市发展类型/637
第三节 城市行政与建设/650
一、城市建制的变化/651
二、近代城市建设的变化/655
前 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从野蛮时代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研究城市,理所当然是研究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重点课题,是探究历史奥秘与当代问题的一个窗口、一把钥匙。中国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城市之多、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中国古代典籍中不乏有关城市的记载,蕴藏着丰富的城市史资料。但关于中国城市历史的研究却起步甚晚,可以说中国学术界直到20世纪中后期才开始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史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参与研究者日益增多,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作为国内高校中最早成立的城市研究机构之一,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与中国城市史相关的多个国家社科重点课题,而我则有幸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始从事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学人之一,从单体城市研究到区域城市研究,从断代城市研究到城市通史研究,从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到衰落城市研究,从内地城市研究到边疆城市研究,始终感到中国城市史研究学术生命常,青,需要不断地迎接挑战,不断地开拓和创新。
中国城市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因而要研究中国城市历史,就必须要在整体上把握中国城市的发展脉络,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才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因而,中国城市史研究者不能只对某一时段的城市有所了解,而必须对中国城市历史,对世界城市历史有所了解,并将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放置在历史的长河加以考察,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因而阅读中国城市通史性著作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一件事,也是初学中国城市史的硕士、博士们所首先要必读的书籍。
三年前,湖北大学何晓明兄与我联系,他告之我,他与冯天瑜教授等学界同仁组织了一个编委会,准备编辑出版一套专门史丛书,并约我写一本《中国城市史》。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涉及中国城市史研究,其时为了教学和研究的需要,不揣冒昧地仅凭个人之力编写了一本《中国城市史纲》。虽然近些年来,个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阶段的城市史研究,但内心始终有一个重新撰写一本《中国城市史》的情结,因而对晓明兄的盛情邀请,也未完全推辞。由于2004年以来我承担了国家清史工程《城市志》项目,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其中,故而无暇再承担其他项目。其后不见晓明兄催促,也未见出版社方面与之签订合同,便以为此事早已作罢,心中也不再挂念,同时也未将重写《中国城市史》提上日程。光阴荏苒,一晃三年,今年6 月末,我正在北京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的评审会,接到晓明兄打来的电话,他直接问我书稿写得怎样,出版社方面马上要书稿,今年底将出版。突然来的电话使我完全不知所措,虽然过去承诺过,但早已忘在九霄云外,而现在要撰写一部全新的《中国城市史》,并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完成,是不可能的。因而在情急之下,我提出可否将十余年前所写的《中国城市史纲》进行修订出版。几经磋商,晓明兄同意了我的想法,武汉大学出版社也寄来了合同。于是本书的修订就提上日程。虽然说是修订,但工作量也非常之大,并不是刚开始所设想的,简单改一改就行了。
《中国城市史纲》成书于1993年,并于1994年出版。此书为国内较早对中国城市史进行长时段研究的著作之一,该书将中国自先秦迄1949年的中国城市发展脉络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分期描绘,并就各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抒发心得,成为一本具有通史性的中国城市史专著,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由于该书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缺少相关资料,因而详今略古,仅能以“史纲”的方式对“中国城市史”作一探究,成为现今《中国城市史》的探路之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城市通史性著作相继出版了多本,并受到学术界重视。各本城市通史著作各有所长,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城市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09年,傅崇兰先生主编的《中国城市发展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史学界对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又一部通史性研究著作。作者创新性地把城市、历史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分为“中国城市演变史”、“城市居住史”、“城市建筑史”、“中国城市广场史”四个部分进行专题撰写,因而不是一般地叙述城市历史,而是通过专题,分门别类地解剖城市发展的渊源和思想文化,给人以一种新的视角。但该书较为侧重对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分析,“中国城市演变史”尽管对历代城市进行了概述,但仍留下了大量需要探究的空白,阅读之后仍然有余兴未尽之感。
由于时间关系,本书不可能在体例上做大的变动,因而保留了《中国城市史纲》的框架,按时间顺序对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段分章进行概述,力图将不同时代的中国城市风貌、经济、社会、建设规划等特点展示出来,进一步凸显中国城市的特点及发展轨迹,重现中国城市的历史风貌。20余年来,作者一直在中国城市史研究领域不懈地耕耘,故而尽可能地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加入到本书中。目前关于中国城市史的著作很多,有深厚的积淀,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时间关系,一时还难以对学术界关于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成就进行系统的消化,很多成果也未能参阅,故而本书难言充分反映了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水平,但也尽可能地对部分研究成果加以消化后吸收在本书中。
本书较《中国城市史纲》增加了10余万字,在内容上较《史纲》更加丰富,观点更加明确,条理也更加清晰。本书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尽量对中国漫长的城市历史进行全方位把握和科学分期,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国城市的缘起及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为漫长而复杂的城市历史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同时尽可能地展现各个时代中国城市的不同特点。
作者也深知本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甚多,故而希望整合国内学术界的力量,重新撰写一部大型《中国城市通史》的想法也变得越来越强烈,我相信这一时机已距今不远。
尽管如此,本书的再版仍然有价值。20年前,作者开始撰写《中国城市史纲》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初习中国城市史的同学们提供一本可以阅读的简明教材,近20年过去了,可以说这一目的已经基本达到。我认为本书作为《中国城市史纲》的修订本,也仍然是以此为目的,希望本书能成为有志于学习、了解、研究中国城市史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们喜爱的读物。同时,也希望能对各级干部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演变提供一个简明读本。
中国城市历经500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中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20世纪末,全球进入城市的世纪,占世界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中国也在此一时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正在以每年百分之一以上的比例向城市转移。城市以其巨大的磁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而大城市、超大城市正在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工业时代的城市与农业时代的城市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城市的三维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在部分地区,单体城市向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巨型连绵带演变。城市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进步,带来福祉和生存、发展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城市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j就业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对城市想说爱你,却不容易。如何发展城市,同时又要避免城市给人们带来的烦恼,这已经成为时代的新课题。在提倡科学发展城市,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同时,如何向古人寻找生存的智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因而中国城市史研究者需要有一种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研究历史,还应关注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要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来探寻中国城市的发展规律,为中国城市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进行理论探索。
本书能够出版,首先要感谢晓明兄等人对我的厚爱,给了我一个机会,迫使我下决心对《中国城市史纲》进行修订。而修订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既认识到自己过去的很多不足,同时也对未来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也充满信心。同时还要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他们对学术著作的出版,给予了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我还要感谢多年来在学术上对我关心、支持的前辈和同仁们,没有他们的关心、支持,我也很难在城市史研究领域坚持走到今天。在《中国城市史纲》出版之时,隗瀛涛先生曾为之作序,吴雁南先生也曾来函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今他们早已仙逝,天人两茫茫,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寄托哀思,同时也保留了原书的序。本书的校对和插图得到我指导的博士生付志刚、硕士生韩英等人的帮助,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在《中国城市史纲》出版时,作者就曾表示过如下的意思:“本书写作过程中,著者参阅了若干前辈和同仁的著作、论文,书中未能一一注明,谨此表示歉意和真诚的感谢。本书如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概由著者自负。敬请读者予以赐教。”在此,我对以上的话再重复一遍,并再次对学界前辈和同仁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何一民
2011年9月于四川大学竹林村
序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神奇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列宁说:“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因此,研究城市,理所当然是研究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重点课题,是探究历史奥秘与当代问题的一个窗口、一把钥匙。
在20世纪初,世界上只有1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到了90 年代,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42%,即全世界约有21亿人居住在城市里。这种城市化现象呈增长之势,估计到21世纪,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60%。城市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和创造基地的地位将更为显露。城市问题将愈多,城市与人们生存与发展关系将愈密切。因此,国际上对城市的研究也愈益重视,一门新兴学科——城市学在世界范围内已蔚然兴起。城市学的一个分支——城市史学,作为城市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内容也应运而生了。
城市史的研究兴起子19世纪末20世纪之交,首先在城市化发育充分的美国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地区有了进一步发展。到19世纪60-70年代,国外城市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据统计,国外有关城市史的著作,19世纪60年代按年度平均计算突破了500种,70年代中期为1000种,1982年已达到1400种。中国城市也日益受到各国城市研究者韵重视。
中国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古代城市之多,规模之大是世界所罕见的。在我国史学的宝库中也不乏有关城市的记载,蕴藏着丰富的城市史资料。有《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长安志》、《历代帝王室亲记》、《宋东京考》等专门以城市为内容的史籍,还有《三言二拍》、《老残游记》、《红楼梦》以及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蜀都赋》等著名作品,对历代京都与通都大邑做了很有史料价值的描述。但是,我国古代没有出现独立的城市学、城市史学。
到了近代,外国人写过一些关于上海、汉口等城市的论著。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还出现过上海史研究的高潮,梁启超也写过都会历史的专论。但严格地说,并没有形成城市史专著。就上海而言,近世以来,除了若干论文以外,专史则有英国人写的上海史,法国人写的上海史,日本人写的上海史,但这些研究实则为今公共租界史或法租界史,有的侧重于地理历史或只及于社会现象,而无完整的上海史,更无中国人写的上海史。一些文史游记类作品,如《上海指南》、《天津指南》、《武汉指南》、《成都导游》、《拉萨见闻》、《重庆风光》、《雄伟的南京》等作品,其主旨和内容与城市史学科的构建距离甚大。因此,在近代中国亦无独立的城市学、城市史学。解放以后三十多年,出于各种原因,这一领域亦为研究视野所不及。这不能不是我国经济、学术发展滞后的表征。
近十年来,由于我国史界思想解放,学术的改革与发展要求,特别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呼唤,城市史才从我国源远流长的史学母体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有了很大发展。1990年全国已有467 个城市,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速度远较世界平均速度为快。世界年平均增长约0. 36%,我国1980年至1989年年均增长率为0. 58%,1990年则达0.7%,美国匹兹堡大学谢觉民教授估计,到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增加到3.1亿至3.4亿,“这真是世间少有,也越显得问题的重大”。1982年国家提出了“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的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这样,如何从历史深度把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文明的进化,并进而考察当今城市的状况、布局和发展,规划和预测城市发展的走向和城市化,城市现代化道路,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历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管理学诸学科结合、交叉的新学科——城市史学就成了社会与学术发展的必需与必然了。国家经济建设大潮与史学界改革要求相结合,驱动了我国城市史的构建。有关中国城市起源的考古研究,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以及个体和地区的城镇研究不断推出了新的成果。尤其是在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将中国近代城市研究纳入国家项目,并将沪、津、汉、渝四个城市列为首批课题,从而开辟了新中国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城市史的新局面。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又将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东南沿海城市研究,华北沿海城市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考古学研究,城市学等列为重点课题,强化了我国城市史学的构建工作,引导出了一批有关城市史研究的专著、论文,初步构建起了中国的城市史学科。
由于我国城市史学出现时间不长,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方法上,或是在队伍建设上都是任重道远,需要学者们去反复探索。就目前展示的成果而言,个体城市研究成果较多,区域乃至全国性的成果较少;专题研究的成果较多,整体研究的成果较少;中国城镇研究的成果较多,中外城镇比较研究的成果较少。而缺少一部具有通史性、基础性的中国城市史更是急需补上的一个空白。
何一民是四川大学的一位年轻史学家,现任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近代重庆城市史》和“八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近代中国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致力于中国城市史研究已逾十年,成绩显著。为适应城市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他旁征博引,奋力笔耕,写出了《中国城市史纲》一书,共8章20节约30万字,将先秦至1949年的中国城市发展脉络加以系统梳理,分期描绘,并就各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抒发心得,详今略古,推陈出新,成一本有通史性的中国城市史专著,既填补了目前我国城市史研究的空白,又提出了若干深入研究城市史的意向,极具学术参考价值。
城市是历史的。当代的中国城市是古代中国城市,尤其是近代中国城市的继承、发展和变革。历史上城市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因素和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至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城市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古知今,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应该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城市的一门必修的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城市史纲》一书是以改革精神,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寻找历史学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的一种可贵的尝试,是很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事物由不成熟到成熟必经一个发展的过程,学术研究亦复如此。《中国城市史纲》还只是一本探路之作。作者踏着前人的足迹走出了新的脚步。创始固然可贵,慎终尤其困难。我希望本书作者自强不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在学术上攀登新的高峰。我希望专家和读者们对年轻学者的新鲜成果能细细品尝,倍加关怀,多多赐教,促使优秀人才应运而生,脱颖而出。我国史学的未来,唯有依靠后起之秀者,后起之强者。
隗瀛涛
1994年5月于四川大学
自序
城市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以历史上的城市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城市和城市社会的发展、演变及规律为目的的历史学科的分支。城市史学在中国的兴起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著者从事于城市史的学习和研究是从参加博士生导师隗瀛涛教授主持的一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课题“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开始的。其时很希望能找到一本关于中国城市通史性的著作学习参考,也许是孤陋寡闻,也许是地处偏僻,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留下深深的遗憾。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也提出类似的问题。这成为我写本书的动力。1989年,我曾与谢放学兄一同讨论过写作提纲,并决定由我们合作撰写。遗憾的是,谢放学兄由于工作较忙,另有重任,终未能如愿参加本书的写作工作。中国城市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当著者独自一人撰写本书时,方感困难重重,力不从心,实难荣任此重任;再加上不断而来的繁重教学任务和其他的研究任务,使著者深感压力沉重。在“七五”规划重点课题“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完成后,我又参加了国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经课题组负责人隗瀛涛教授的提议,本书的写作纳入到以上课题之中,从而使我又获得新的动力。本书的写作也受到四川大学教务处的重视,将此书列为四川大学第一批文科重点教材。
几经疲惫,几度寒暑,数改提纲,数易其稿,方始成此书。著者自知才疏学浅,谬误和遗漏在所难免。由于众所周知的出版困难等原因,著者在写作时,不得不割爱,对各章节都尽量压缩,以致若干问题都未能展开深入探究,但我相信时代的发展必将呼唤出一部甚至若干部可以充分展示中国城市发展全貌的著作。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隗瀛涛教授的帮助与鼓励,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又欣然为之作序。此外,还有许多同仁和朋友都对本书的写作和出版给予关心和支持。著者向他们所有的人谨此致以深挚的敬意和谢意。
本书写作过程中,著者参阅了若干前辈和同仁的著作、论文,书中未能一一注明,谨此表示歉意和真诚的感谢。本书如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概由著者自负。敬请读者予以赐教。
何一民
1994年3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