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和渭河孰清孰浊?这是长期以来各家争论的老问题,似乎无再论述的必要。不过它关系到泾渭两河流域土壤侵蚀的演变,还应该提出来重新研究讨论,为当前泾渭两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一、有关泾渭清浊的论点
泾渭清浊的问题可以追溯到《诗三百篇》。在《邶风》的《谷风》这篇诗中,曾说过“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这篇诗据说是春秋时期的作品[1]。“泾以渭浊”这句话说得比较费解。西汉时,毛公解释这篇诗,说是“泾渭相人而清浊异”。这句话笼统含糊,并没有说明谁清谁浊。直到东汉末年,郑玄才说是“泾以有渭,故见渭浊”[2]。西晋时,潘岳由洛阳到长安,写了一篇《西征赋》,叙述沿途所见所闻。他说长安城北有清渭浊泾[3],和郑玄的说法截然不同。下至南北朝时,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学的名著,由于简编缺佚,没有看到专提这个问题。其后也有人说渭河是清的[4]。南朝人有的还不免含糊其辞[5],有的却已肯定地说:浊泾清渭[6]。
到了唐代,关中为都城所在地。泾渭两河正由畿辅流过。所以当时诗人的篇什往往涉及这两条河流,自然也注意到它们的清浊。著名的诗人杜甫就曾有过“浊泾清渭何当分”[7],“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8]的名句。而单说清渭的就有7处[9],说浊泾的也有2处[10]。较杜甫为早的韦挺,也常以泾河的浊流和渭河的清津对举[11]。其他如苏颋[12]、沈佺期[13]、刘沧[14]的诗中皆提到清渭。白居易因为居家就在渭河的旁边,泛舟清流,说的更为真切[15]。柳宗元还特以《泾水黄》为题作了一篇歌曲[16]。看来在唐人的眼中,泾浊渭清是确切无疑的了。虽然当时也有人说泾渭都是清的[17],恐怕不是事实。唐代初年,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就根据当时的情况解释“泾以渭浊”这句诗,说它的意思是泾浊渭清。
南宋时,从未到过泾渭流域的朱熹,根据孔颖达的解释,也说浊泾清渭,仿佛从此就成定论。后来的人大都秉承其说。明代的康海[18]、龚懋贤[19]就是例证。
不过问题并没有到此结束。清代中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人特地到泾渭合流处勘查过。据说那里泾河的水色与长江、汉水相仿佛,而渭河呢,却和黄河一样。尤其是在两河合流的地方,清浊的差别是一眼可以看到的。合流七八里后,才混杂为一。当时还在合流处取水检查,说是泾河的1石水中,有滓3升,渭河的1石水中,却有滓1斗多。这自然是泾清渭浊了[20]。就是到近年,还不断有人继续勘查。据说,除下暴雨外,在泾渭合流处可以明确看出泾清渭浊,清流在北,浊流在南,合流后五六百米内,依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出两河水色的不同[21]。
不同的解释各有其来历。有的自是亲临目睹,有的就不免得之传闻。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是毛公。毛公是太行山东的人[22]。对于泾渭流域自然是要生疏些,因而就无法说得清楚。
郑玄虽出身于东海之滨[23],却还到过关中。唐人诗篇很多,不能说都到水边去过,不过像白居易这位住在渭河之滨而又泛舟渭上的诗人,总不能说他是得之于耳闻的。后来一些勘查工作者亲临其地,随波上下,当然也是确切无讹了。然而矛盾重重,仍未能完全解决。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历史过程来分析泾河和渭河清浊的演变。
二、泾渭两河流域自然条件的异同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鸟鼠山,从西向东,流经甘肃省东部和陕西省中部的24个县(市),至潼关县港口人于黄河,全长672公里,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为黄河最大的支流。由渭源县鸟鼠山至陕西宝鸡市太寅村为上游,长423公里,流域面积3.661万平方公里。泾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西南六盘山下老龙潭,由西北流向东南,经过宁夏、甘肃、陕西3省区的13个县,至高陵县泾渭堡东北人于渭河,全长450公里,流域面积4.78万平方公里。由泾源县六盘山下至陕西泾阳县张家山为上游,长371公里,流域面积为4.3216万平方公里。
渭河流域绵延横亘秦岭之北。秦岭之南为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汉江及其支流。渭河上游在甘肃渭源和漳县以西与黄河另一支流洮河流域相衔接,又在渭源、陇西、通渭与宁夏西吉诸县之北和黄河又一支流祖厉河流域相衔接。由西吉县往东,过了六盘山,就是泾河流域。泾河流域在宁夏固原县东北和甘肃环县以北,与黄河另外两条支流清水河和苦水河流域相衔接。泾河流域之东为子午岭,子午岭东侧则是洛河流域。泾河流域延袤于六盘山之东。六盘山实为泾河上源与渭河另一支流葫芦河的分水岭。渭河的又一支流千河就是由六盘山东侧发源的。六盘山之南为陇山。陇山向东伸出一支为岐山。岐山山脉蜿蜒于陕西凤翔、麟游、永寿诸县间,山北为泾河流域,山南之水皆流注于渭河。泾河流域在关中平原,东与渭河又一支流石川河流域相衔接。石川河以东,洛河由北流向东南,在大荔县三河口附近人于渭河(见图4-1 泾河渭河流域图)。
渭河源远流长,支流繁多,尤以南侧最为密集。因为南侧就是秦岭,山高坡陡,水流湍急,一出山外,就入渭河,相邻山谷的溪涧不易相互汇流,故较大的支流不多。但渭河北侧则迥然不同。由于地势平缓,较大的支流不少,尤其是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葫芦河,流经西吉、静宁、秦安、天水诸县,始人于渭河。
泾河较渭河短促,支流不如渭河的繁多。其中马莲河最为特殊。马莲河和泾河在甘肃宁县南合流。马莲河较宁县以上的泾河长约1倍有余,和一般支流不同。为什么如此?要说明其中的道理,应该回顾到西周初年。周王朝兴起于泾渭之间,所以泾河早就见于记载。可是那时对于马莲河却还相当茫然。因为那时马莲河上下都是混夷的游牧区域。等到知道马莲河这条水流时,泾河的名称早已固定下来,所以马莲河就成了它的支流。
黄河中游地区为黄土高原,泾河和渭河皆贯穿其间。渭河之间的秦岭、泾河和洛河之间的子午岭、泾河上源的六盘山、千河东西的岐山和陇山,其上面皆被覆着基岩碎屑等第四纪残积物。山下的泾渭两河流域虽都是黄土分布的地区,不过六盘山和陇山东西的地形却显然有所不同:在此南北一线以西,山岭连绵,平原甚少,以东则山原衔接,平原广漠。在黄土地区里,一般较为高亢而平坦的地方都称为原。泾河流域和宝鸡峡东的渭河流域这样的原是连绵不绝的,尤以庆阳地区的董志原和宝鸡市的周原最为著名。可是在六盘山和陇山以西,几乎就不容易看到这样的原了。但不能因此而说这里就没有原。今甘肃榆中县南有一个白草原,100多年前,还以草地广阔而闻名[24],现在竟狭小到长宽皆不及1公里。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地区水文网较密,地形切割零碎,可以想见原来的原都已破碎无余,而为起伏较大的黄土丘陵所代替。现在当地有不少的坪。坪当然也是较为平坦的地方,论面积却远较原为狭小,甚不能相互比拟。六盘山和陇山以东的原当然也在不断切割之中,不过不如渭河上游地区那么严重罢了。
泾河上游的黄土原和渭河上游的黄土丘陵已互不相同,如果再循此推求,差异还更明显。两河流域黄土原和黄土丘陵的顶部与其附近已有川地发育的河谷底部之间的相对高度也不完全一样。渭河上游渭源县北黄土丘陵顶部和渭河河谷底部的相对高度约为450米。由此往东,陇西县南约为350米,武山县北约为450米,甘谷县南约为400米,天水市北约为350米,渭河支流葫芦河畔的西吉县约为200米,静宁县约为250米,秦安县约为500米。泾河上游平凉县北的原与其南侧的泾河河谷底部相对高度约为250米,泾川县北也近于250米,马莲河畔的环县约为250米,庆阳县城西约为200米,宁县城北约为150米。由此可见,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区各县城附近的黄土丘陵顶部与其近处的河谷底部的相对高度较之泾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为大。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相对高度愈大的地方,土壤侵蚀也应愈为剧烈。
泾渭两河流域的地形不同,两河的落差比降就不尽一样,流速的缓急也有所差异。泾河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后,斜贯黄土高原,至陕西泾阳县王桥镇西始进入关中平原。由泾源县泾河源公社至王桥镇西377公里,落差为1338.5米,比降为3.55‰。由王桥镇西至高陵县泾渭堡与渭河合流处56公里,落差为64.5米,比降为1.5‰。渭河发源于鸟鼠山后,历经黄土丘陵地区,至陕西宝鸡市太寅村进入关中平原。由渭源县五竹公社至宝鸡市太寅村433公里,落差为1685米,比降为3.68‰;由宝鸡市太寅村至高陵县泾渭堡212公里,落差为240米,比降为1.13‰。两相比较,大致略相仿佛。只是某一些河段,两者之间还有相当的差距。如泾川县城与彬县县城间的泾河为120公里,其间落差为200米,比降为1.66‰。而武山县城与天水县城间的渭河为129公里,其间落差为385米,比降为2.9‰。显得渭河的一些河段落差高,比降大。
泾河及其支流的谷地和渭河流域的差异就更为明显。泾河在关中平原以上的河段及其支流的谷地皆已显露前第三纪基岩,仅各靠近上源的短促河段为晚第三纪三趾马红土和甘肃群黏土,甚至还有中第四纪风积老黄土。只是在进入关中平原后,泾河干流及其支流的谷地始为砾石、砂及部分砂壤土的现代河流冲积层[25]。说得更具体些,则现在甘肃境内泾河谷地皆为卵石河底;陕西境内,长武、彬县间为沙卵石河底;彬县以下至泾阳张家山,谷地为石质;张家山以下则是卵石和泥沙。泾河支流马莲河虽也显露前第三纪基岩,然其下游也还有一段是淤泥河底。渭河流域则不然。渭河谷地不仅在宝鸡峡以下皆为砾石、砂及部分砂壤土的现代河流冲积层,就是武山、甘谷、天水各县城东西的河段以及静宁、秦安两县南北的葫芦河也都是一样的。而武山县的榜沙河、天水市的藉河、武功县的漆水河等更几乎全流如此。渭河谷地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的河段,只有上游渭源、陇西两县境内,武山与甘谷两县之间,甘谷与天水两县之间以及陇山与秦岭间的峡谷等处。葫芦河为渭河第二大支流,也仅在几小部分河段里才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全流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的只有甘谷县的散度河、清水县的牛头河和千阳县的千河[26]。概括起来说,泾渭两河的河谷组成在关中地区大体是相同的,所差异的是在关中平原以上的河段。在那里,泾河及其主要支流几乎都已显露前第三纪基岩,而渭河只有少数几处河段是这样的,有的支流甚至尚未显露出来。当然,河流对于已显露基岩的河床,下切侵蚀一般是要比较慢些。土壤侵蚀与气候、降水皆有关系,而以降水量的多少影响最大。泾渭两河流域地处陇山东西,气候温和。关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2—13℃,愈往西往北,则逐渐递减。泾河上游及其支流地区较之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地区气温显得稍低。关中平原的相对湿度为65%~70%,也是向西向北递减,而泾河支流马莲河上游更是显得干燥。渭河流域紧依秦岭山地,降水量较多,宝鸡附近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上下,其南的秦岭山地竟多达800毫米。由此向西向北递减,天水、平凉、长武等县(市)皆在500毫米以上。渭河流域虽至上游尚未减到400毫米以下,而泾河支流马莲河的上游竟少至300毫米以下。一般的降水对土壤侵蚀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若是暴雨、大雨就相当严重。这里所说的大雨是日降水量30~49.9毫米之间,暴雨则是日降水量50毫米以上。大雨、暴雨的次数,渭河流域皆稍多于泾河流域。以大雨来说,六盘山下泾河上游和马莲河中游平均每年只遇到1次,再稍往东南,也不过2次,彬县以下达到3次。渭河流域天水附近每年就可遇到2次,宝鸡附近多到3次,甚至4次。以暴雨来说,六盘山下泾河上游平均每两年遇到工次,马莲河上下及彬县等处平均每10年才遇到1次。渭河流域则不然。天水以下平均每2年在1次以上,宝鸡附近平均高到每年1次,甚至每2年3次[27]。
由于气温、湿度的高低及降水量的多寡,植被的分布就不免受到影响。当然,现代泾渭流域的森林大部分是在以前已被摧毁的基础上重新培育的,现有的林地尚待继续扩大。现在泾河流域的林地只有西侧的六盘山和东侧的子午岭上各有一部分,不如渭河流域的广大。渭河北岸的陇山与南岸的秦岭,隔水相望,山头岭上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几乎连成一片,天水以西渭河南岸各处断断续续尚有若干较小林地,与泾河流域大异其趣。泾渭流域除少数崇山峻岭外,几已尽垦为农田,虽田间沟畔已多种植树木,然主要植被则是农作物。由于泾渭两河流域植被的不同,水土流失的情况也就有了差异。
由此可见,泾渭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是不尽相同的。这对于泾渭两河清浊的演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不过泾渭两河均流经水土易于流失的黄土高原,如果它们都按照各自的自然条件演变,则彼此的清浊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可是,在历史时期,反动统治阶级对于泾渭流域的土地和植被极尽破坏之能事,加速了土壤侵蚀,致使泾渭两河的泥沙量均有显著的增加;只是由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同,使两河的清浊时有变迁而已。
注释:
[1]郑玄《诗谱·邶鄘卫谱》,这首诗是作为《邶风》的一篇。邶与卫皆在太行山东南,那里的诗怎么忽然提到泾河和渭河?辛树帜《禹贡新解》疑是《小雅》的错简,或是。
[2]“故见渭浊”的“渭”字,有人改作“谓”字,见《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因为改的人先有一个“泾浊”的概念,所以就认为这个“渭”字是个错字。
[3]《文选》卷一○。
[4]《文苑英华》卷九一一,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并序》:“浊河清渭,两地谟明。”
[5]《鲍参军集》卷四《见卖玉器者》,“泾渭不可杂,珉玉当早分。”
[6]《梁书》卷五《元帝本纪》:“梁兴五十余载,平壹海内,德惠悠久,浊泾清渭,靡不向风。”又《全梁诗》四,沈约《八咏诗》也说:“别北芒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
[7]《九家集注杜诗》卷一《秋雨叹三首》。
[8]《九家集注杜诗》卷二○《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仪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9]《九家集注杜诗》卷一《奉赠韦左丞丈二二韵》:“回首清渭滨。”又卷二《哀江头》:“清渭东流剑阁深。”又卷三《留花门》:“沙苑浮清渭。”又卷十四《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叶坠清渭朗。”又卷二。《秦州杂诗二》:“清渭无情极。”又卷二十五《泛江》:“故国流清渭。”又卷三六《归雁二首》:“却过清渭影。”
[10]《九家集注杜诗》卷二《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飘摇凌浊泾。”又卷二九《即事》:“肠断秦川流浊泾。”
[11]《全唐文》卷一五四韦挺《泾水赞》。
[12]《全唐诗》卷三,苏颋《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侍骅浮清渭。”
[13]《全唐诗》卷四,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马香车清渭滨。”
[14]《全唐诗》卷二二,刘沧《望未央宫诗》:“云楼欲动人清渭。”
[15]《白香山集》卷九《重到渭上旧居》:“旧居清渭曲。”又卷二一《泛渭赋》:“泛泛渭水上,有舟沿兮溯兮,当此百里之清流。”
[16]《柳河东集》卷一《铙歌鼓吹曲》。
[17]《全唐诗》卷二七二,吕牧《泾渭扬清浊》:“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渔歌好濯缨。”
[18]嘉庆《岐山县志》卷八《艺文》康海《出周公庙望南山》。
[19]《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五《地理志》引龚懋贤《钟楼碑记》。
[20]《辛卯侍行记》卷三。刘源《诗经恒解》卷一就是根据乾隆时的勘查来解释《邶风·谷风》这篇诗的。因而就说“泾以渭浊”这句诗的意思是泾河清,渭河浊。
[21]张佛言《泾渭清浊辨》,刊《光明日报》,1961年5月6日。
[22]《汉书》卷五八《儒林·毛公传》。
[23]《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
[24]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五二《兰州府》。
[25][26]刘东生《黄河中游黄土》附《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
[27]叶笃正等《黄河流域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