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有30余个大小不等的自然勐(勐即平川,俗你坝子),每勐均有“垄社勐”即勐神林;600多个傣族村寨,每寨均有“垄社曼”即寨神林(以下简称“垄林”)。顾名思义,“垄林”即是寨神(氏族祖先)、勐神(部落祖先)居住的地方。“垄林”的一切动植物、土地、水源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严禁砍伐、采集、狩猎、开垦,即使是风吹下来的枯树枝、干树叶,熟透的果子也不能拣,让其腐烂。为了乞求寨神、勐神保佑村民的人畜平安,五谷丰产,每年还要以猪、牛作牺牲,定期祭祀。
虽然傣族全民信仰佛教,但他们认为佛主只管来世,而今生的安康,还得求祖先保佑。因此,在虔诚赕佛的同时,也非常虔诚地祭祀祖先即“祭垄”。并保护祖先居住的家园——“垄林”。西双版纳借助“神”的力量保护的“垄林”面积,包括山坝区,全州不低于10万公顷,约150万亩。
表面看,“垄林”是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实质是傣族人民纯朴的自然生态观。西双版纳是水稻的发源地及种植水稻最早的地区之一,傣族是一个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的民族,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相处过程中,傣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水稻田,没有水稻田就没有鱼米,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鱼和米,人类就不能繁衍生息。这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斗争,社会实践总结创造的灿烂文化之精髓。所以对“垄林”不能简单、片面地视为封建迷信。根据笔者多年民族学的调查研究,参照民族植物学、生态学、气象学、植保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垄林”有多种功能。
第一节 “垄林”是傣族传统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拯救濒危生物物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傣族语言中,虽然没有自然保护区这个专用名词,但傣族“垄林”在祖先崇拜的庇护下,森林植被得到了长期的保存。这类“垄林”地除了信仰上的差别外,在植被特征、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生态学功能方面,与不是“垄林”的原始林地,与今天的自然保护区并无差别。例如位于大勐龙小街乡的曼养广“寨神林”,海拔670米,面积约53公顷(折合795亩)的热带季节性雨林,由311种植物组成,分属108科266属,其中维管束植物283种,森林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三层,灌木层和草本、幼苗层。其中20—30%为落叶、半落叶性植物。该林地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工作,已由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完成,结果表明,该林地一年中由森林归还土壤的干物质总量为12.83吨/公顷,其中叶片6.0吨/公顷,花果1.2吨/公顷,树枝、树皮1.2吨/公顷;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土壤表面气温、空气湿度年平均值的林内与林外相比,在后面“垄林”是调节地方性小气候的自然空调器一节中将专题论述,此处从略[1]。这种处于人为严格保护下的热带季节性雨林群落与其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的物质及能量交换,处于一种稳定的动态平衡之中。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为24万多公顷,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2.7%,全州1958年以前有“垄林”1000多处,总面积约10万公顷,约占全州总面积的5%,“垄林”面积相当于今天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三分之一。傣族人民像保护自己祖先一样保护“垄林”,虽无今天的国家森林法、森林警察,千百年来,却自觉遵守禁忌,没有砍伐、开垦、狩猎等事件发生,直至1958年。
第二节 “垄林”是用之不竭的绿色水库
像“垄林”这样的热带森林,具有较好的保土保水能力。据研究,“垄林”下的土壤年均径流量只有6.57毫米,若毁林开荒后,土壤的年均径流量为226.31毫米;“垄林”条件下,土壤冲刷量每亩年均只有4.17公斤,毁了一亩“垄林”,每年每亩被冲刷土壤为3245公斤。因此,“垄林”的保土能力是橡胶园林的4倍,是刀耕火种地的776倍;保水能力是橡胶园的三倍,是刀耕火种的35倍。每亩“垄林”能蓄水20立方米,全州“垄林”150万亩,能蓄水3000万立方,相当于3个曼飞龙水库,5个曼岭、曼么耐水库的蓄水量。
1958年以前。西双版纳森林覆盖,“垄林”密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过去只有引水工程,没有蓄水工程,只有鱼塘,没有水库,全州45万亩水稻田靠森林“绿色水库”涵养水源,靠寨神林勐神林中流出的溪水河流,筑坝挖渠,灌溉农田,靠下雨弥补栽秧的水分不足。景洪坝子戛董乡曼迈寨200多户,1000多人的人畜引水及2000多亩水稻田的灌溉,就是靠山后“寨神林”涵养水源流出的箐水解决的。因此水名“南罕”(即金水河),若新召片领要举行加冕典礼,需派家奴专程挑此箐水到宣慰街,为召片领沐浴净身才能登基继位。
勐景洪最大的勐神林“垄南”神山,屹立在景洪坝之西,勐海、勐遮坝之东,勐龙、勐混坝之北,面积几万亩,主峰海拔2196米,森林茂密,野兽成群,水源丰富,这5个勐的主要河流均发源于“垄南”神山。景洪有南洼河、南兴河、南大河(其中的南糯、南咖两河源)、南抱河、南滩河、南俄河(今流入曼飞龙水库)、南格优河、南达纠河、南着良河等9条;勐龙有南波威囡河、南波威龙河、南阿河、南罕河、南肯河等5条;勐海有南海河、南回公河;勐混有南混河、南开河;勐遮有南回勐干河、流沙河之两个源头,即南披及南佗拉河。流沙河流经景洪坝注入澜沧江,在景洪段建有5级水电站。
景洪坝传统灌溉系统由13条引水沟渠组成,其中北边除引安麻山南谢河的“闷纳永”大沟(筑坝曼火勐)、引南东河的“闷南东”大沟(曼扭)、引流沙河的“闷南哈”大沟(曼暖典)、引金水河的“闷南罕”大沟(曼迈);南边除引南联山回卡箐河的“闷回卡”大沟(曼火纳)、引回广箐河的“闷回广”大沟、引回解箐河“闷回解”大沟(曼书公)、引南醒河的“闷南醒”大沟(曼醒)等8条大沟外,其余西边引南洼河的“闷遮赖”大沟(筑坝曼景康)、引南兴河的“闷南兴”大沟(曼达)、引南俄河的“闷邦法”大沟(今注入曼飞龙水库)、引南抱河的“闷裴电”大沟(曼红)、引攀枝花箐河的“闷回老”大沟(曼广)等5条大沟的河水均源于勐神林“垄南”神山。这5条大沟却灌溉了景洪坝区50%的水稻田。若再把勐龙、勐混、勐海、勐遮4个坝子引源于“垄南”神山的河流沟渠所灌溉的水稻面积加予统计,将是惊人的,可惜目前还没有作此调查。千百年来,傣族人民为何将勐神林、寨神林当作老祖宗来保护,是有其因果,源流,利害关系的。
我在景洪生活这二三十年,多次亲身体会到若来自南联山、三达山的乌云,雨下不到城区就被风吹散了,而来自“垄南”神山的乌云,云层又浓厚,又低沉,雨未到声先到,必是大暴雨来临。从而对“垄南”神山更增添了几分畏惧、崇敬及神秘感。
第三节 “垄林”是植物多样性的储存库
一、植被多样性保护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被分为湿润雨林、热带季节性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三种。热带季节性雨林又分为湿性季节性雨林和干性季节性雨林两种。西双版纳现存的5大片,7小片,总面积为24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中,多是湿性季节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很少有干性季节性雨林存在。
干性季节性雨林,又名低丘雨林,分布在河谷盆地两侧的阶地、丘陵及低山下面。以大药树、龙果树为代表性树种。其特点是树冠色彩不一,暗绿色和翠绿色交相掩映;其他层次的乔木种类多而分散,高度、粗细不等,分层不明显,林内附生植物、藤本植物稀少,干季时林下显得干燥而空旷。由于傣族主要居住在坝区河流冲积台地上,“垄林”多数分布于海拔800—900米以下的低丘山地上,这些山地面临较大的坝区,受季风的影响明显,所以分布的植被主要是干性季节性雨林。而“垄林”这干性季节性雨林植被,作为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祖先崇拜,传统信仰而被保存下来。1957年划定的大勐龙自然保护区。植被唯一是干性季节性雨林,然而由于政策的失误,人为的破坏,使这个自然保护区已不复存在,而作为该自然保护区一部分的曼养广寨神林面积约53公顷,由于“垄林”信仰的力量而得以保存下来。
“以箭毒木、龙果、橄榄为标志的干季节性雨林,在我国分布在西双版纳各山间盆地上,目前只有神山(即寨山林、勐神林)中存在”。所以说,没有“垄林”就没有西双版纳的干季节性雨林[2]。
二、植物多样性的储存库
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刘宏模、许再富对大勐龙及小勐仑4个“垄林”进行的调查,每个“垄林”内,在1500m2的样方里均有高等植物100多种,物种总数量、乔木树种的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都与自然保护区内湿性季节性雨林相同面积内的情况大体相似。
表2-1 “垄林”和自然保护区内乔木多样性的均匀度比较
地区 | 多样性指数(x) | 均匀度(℃) | 物种总数(个) |
曼俄寨神林 | 4.18 | 1.93 | 122 |
城子白象山勐神林 | 4.19 | 1.86 | 105 |
曼勒寨神林 | 4.18 | 2.09 | 108 |
曼养广寨神林 | 4.43 | 2.32 | 110 |
国家自然保护区 | 5.37 | 2.83 | 116 |
存在于“垄林”中的植物,有许多均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经济价值。如大叶木兰[magno Lia henryi]、天料木[Homai ium Laoticum]、苞叶木[chaydaia crenulata]、假海桐[piettosporosis kerrii]等都是第三纪的古热带区系成分。它们经过第四纪冰川期而幸存,对于植物的区系研究有重要价值。
景洪暗罗[Polyalthia chelensis]、勐仑琼楠[Beilschmiedia Brachyrsa]、云南厚壳桂[Crypotcarya yunnanensis]、滇谷木(Meme- cylon polyantum)等为西双版纳特有种,是我国植物资源中不可多得的种类。
山白兰[Parmichelia baillonii]、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 grif- fithii]、龙果[Pouteria grandfolia]等是全国仅西双版纳地区分布或与邻近国家共有种。
此外,在“垄林”中还有许多淀粉植物、珍贵用材树种、油料植物、染料植物、纤维植物、野生花卉、野生水果和药用植物等。有11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约占西双版纳重点保护植物51种的21.56%[3]。
三、“垄林”有利于物种基因的流动
“垄林”除本身对物种的储存保护以外,它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系统中还有特殊意义。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而设计的自然保护区几何学原理中指出:彼此联络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比完全隔离的自然保护区好。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共5大片,7小片,彼此相距较远,零星分布于西双版纳各地的“垄林”,就成了自然保护区之间物种交流的“踏步石”,有利于物种基因的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4]。
第四节 “垄林”是地方性小气候的空调器
据研究,“垄林”内年平均气温比林外空地低0.6℃,年平均最高气温比林外低3.4℃,土壤表面气温比林外低6.6℃。但是在最低气温季节1月份气温林内比林外高0.2℃左右;空气湿度林内比林外年平均值高4%左右,干季(3—5月)高5—10%。这样通过林内、林外的温度和湿度差,调节地方性小气候的变化[5]。所以“垄林”起到自然空调器的作用,在森林环抱的傣家竹楼里,冬季无严寒,夏日无酷暑,5—6月炎热的夜晚12点后即降温,还要盖床垫单或毛巾被呢?!这无疑得助于“垄林”的空调功能。
40年来,由于“垄林”被大量破坏,而使生态失调,造成气象方面的严重恶果。以景洪为例:
一、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1956—1969年这14年中,年均降雨量为1174毫米,年蒸发量为1225毫米,差距不大,比较均匀;1970—1979年这10年中,年均降雨量为1180毫米,年蒸发量为1606毫米,年蒸发量均大于年降雨量,差距拉大[6]。
二、雾日减少,雾时缩短,雾量降低
西双版纳的雾对农作与热作的生长都起到潮湿滋润,减少蒸发,减轻旱害和霜冻寒流的积极作用。据西双版纳州气象台资料,以景洪为例:50年代初,全年雾日为184天,雾的持续时间为8.1小时,纯雾露日雨量可达0.4毫米,在“垄林”中能形成降雨,拂晓前雾雨蒙蒙,早上赶街,人们的头发、眉毛均是白色的雾珠,中午12时还不见太阳。到80年代,年均雾日不到100天,每天雾的持续时间只有4.5小时,日最大雾露量只有0.2毫米,一般情况下不能形成降雨。早上9—10时就没有雾了。雾的出现高度由50年代初的1000米以上,至80年代下降到700—800米以下,并且在多数时间里只能出现轻雾,使不少生物在干季逐渐失去雾露的恩泽[7]。
三、年均气温增高,最低月温下降
从1956—1979年这24年平均气温增高0.4℃,而1月最低温下降,低温持续时间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更为突出。1953—1970年,最低温为4.2℃,1973—1974年冬春,1974—1975年冬春,最低气温降到4—3℃,两次历史罕见的特大寒害,全州仅农垦系统就冻死17.5万亩胶园。
四、相对湿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平均相对湿度下降3—5%,特别是干季,相对湿度降低7—8%,使生物生长与人类的生存条件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8]。
第五节 “垄林”是农林病虫害之天敌繁殖基地
傣族寨神林、勐神林是封闭式自然保护区,因是祖先神灵居住的地方,除每年两次定期祭祀时间外,平时无人敢进去打扰,是一个非常宁静的生存空问,各种鸟类都飞来筑巢栖息,繁衍后代。有的鸟类却是农、林作物病虫害的天然克星。如:
蝙蝠 住在“垄林”的老枯树或岩洞中,这种昼伏夜出的动物,主要食蛾子、昆虫,一夜的食量,几乎与它的体重相当,蛾子、昆虫还未长大危害农作物,即被它吃了。它还喜欢吃蚊子,据估计,一只蝙蝠一个小时就可吃掉600只蚊子,所以农民有了蝙蝠,不仅有了天然除虫的帮手,连居家环境也舒服得多了。
猫头鹰也住在“垄林”的树洞里,白天伏于林内,黑夜和黄昏飞出寻食,听觉发达,善于在夜间捕食老鼠及各种昆虫。
啄木鸟 营巢于树洞内,单个活动于竹林“垄林”或果木林内,平时飞行缓慢,在树干上一面攀登,一面用嘴扣树,若有虫时,啄破树皮,以舌钩出虫为食。平时雌雄分居,繁殖季节,另凿一新巢,进行产卵育雏,从不利用旧巢,4—5月繁殖产卵,每窝4—5枚,卵呈白色,育雏期间,啄食大量害虫。是森林、果木的好医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天敌,是农、林益鸟。
蛤蚧学名大壁虎,多栖息于“垄林”枯树洞、石洞、石缝及佛寺屋檐、墙缝中,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为农林病虫害之天敌。
马鬃蛇学名棕背树蜥。一般栖息在低山常绿阔叶林环境,常见从“垄林”中出没。善爬树,速度快,以各种昆虫为食,消灭农业害虫,抑制害虫发生。
癞黑吗 学名黑眶蟾蜍。因“垄林”内湿度大,有箐水和低洼沼泽,无干扰,癞黑吗也喜在“垄林”内栖息繁殖,晚上到村舍附近、路边、田边活动捕食,食物以昆虫为主,也是农作物病虫害之天敌[9]。
在“垄林”内栖息繁殖的农业益鸟及蛙类、爬行类动物还很多,由于“垄林”是农、林作物病虫害之天敌繁殖基地,最靠近“垄林”的村舍、农田、果树、经济植物种植林首先受益。历史上傣族无农药,就靠传统生物防治,不花成本,也不污染环境,备受当今国际植保专家的重视与提倡。
第六节 “垄林”是预防风火寒流的自然屏障
中原内地,哪里风景优美,那里就是佛教圣地;西双版纳,哪里森林茂密,那里就是“垄林”神林。“垄林”、坟林、佛寺园林、薪炭林及经济植物种植园林将傣族村寨包围,因此才有“密林深处是傣家”之说。“垄林”即成了预防风灾、火灾、寒流的自然屏障。
勐神林,一个勐有好几处。以景洪坝子为例,除“垄南”外,还有6处,即:“垄景维”(曼缅附近)、“垄召法龙”(曼养)、“垄梭洼”(曼忠海)、“垄邦朋”“垄洞阳”(曼景兰)、“垄丢拉天”(曼德)。每一处勐神林,除“垄南”上万亩外,其他每处也有几百,上千亩不等,且多在坝子中央的丘陵高地,或平地突起的小山包上。大风遇到“垄林”要减速,寒流遇到“垄林”要升温(因冬天林内比林外气温高),这是常识。景洪历史上,未闻有大风将房檐掀翻、将大树折断、连根吹倒,或遭寒流袭击,农、林作物被冻死等现象发生。因无寒害才被国家选为发展橡胶的基地。
近40年来,由于全州森林植被减少,“垄林”大部被毁,相对湿度下降,春旱加剧,风速也不断增大。据研究,80年代比50年代初,平均风速增加0.5米/秒。春旱季节,大风的频率增加,在3—5月,常有风速为17—20米/秒的八级大风发生。1983年4月,全州均有大风,刮断了橡胶树15万株,连州招待所围墙内的10多根水泥柱子都被刮断,损失不小[10]。
1948年,泰国华侨在勐罕坝首批试种300余亩,7000多株橡胶,至50年代初期所剩无几,因人撤走无人管,有牛吃火烧等灾,却没有被寒流冻死的记载。就在同一地勐罕坝,国营橄榄坝农场,1973年12月寒流袭来,橡胶受害率达77.9%,严重率达56.9%,中幼苗死亡率更高;1974年又遭风灾,大风刮倒胶树3000多株;1975年冬—1976年春,再次遭受寒流袭击,冻死14.23万余株,受害总数为42.88万余株[11]。
第七节 “垄林”是傣族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首要环节
傣族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以“垄林”——坟林——佛寺园林——竹楼庭园林——人工薪炭林——经济植物种植园林——菜园——鱼塘——水稻田组成。
傣族村寨虽临水而居,但并非都住在河边,河水横穿平坝而过,从河头筑坝挖渠引水,灌溉沿河两岸农田,傣族村寨大部分均建在田坝四周的丘陵地段,背靠大山,前临田野,水渠即从寨脚田头流过。
“垄林”位于村寨背靠的大山上,作为村寨的保护神,居高临下,全村的农舍、人畜、农田均在其视野之内,面积一般300—500亩,多达上千亩不等;坟林是公共墓地,作火化及埋葬骨灰的地方,因此,必须与村寨及“垄林”分开,相距一二里许,一般在寨子左右两侧;佛寺是供奉佛主和专事赕佛活动的场所,不能建在寨中或寨脚,必须建在村头寨门外,因祭祀寨神祖先时,本村佛爷和尚与外村人一样,不能入寨门,既表达崇敬佛主,也视内外有别。佛寺常见栽培的具有宗教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植物有58种,如佛主“成道树”菩提树、榕树、缅桂、石梓、樟树……佛经载体贝叶树、构树及赕佛用的香料、水果、花卉植物等,佛寺庭园成了“佛教植物园”;人工薪炭林种植铁刀木,俗称黑心树,系连生树种,树龄可达上百年,三年砍伐一次,而轮砍次数越多,枝条再生越旺。一户种上十几棵,即够炊用,不需再去砍伐森林树木,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人工薪炭林建在寨边路旁,以便管理及运输;菜园、鱼塘一般建在沟边及田边,以便撤、放水及浇水管理;经济植物种植园距村寨较近的箐边山坡上,传统的是龙竹、芒果、柚子、甘庶、菠萝园,现代主要是橡胶园。它们的分布是立体的,“寨神林”最高;其次是佛寺及经济植物种植园;三是村寨、坟林、人工薪炭林;四是菜园、鱼塘、水井;五是大面积水稻田。
“垄林”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地理位置最高。占地面积最大,功能最多的一环,它既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制造有机肥料的作用,又起到植物多样性的储存库,农作物病虫害之天敌繁殖基地的作用;既可调节地方性小气候空调器的功能,又可预防风灾、火灾、寒流冻害的自然屏障。只有“垄林”所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启动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良性互动循环。因此它是这一系统的主要环节。例如:“垄林”中的植物,通过残留物归还土壤的灰分元素及氮素含量年均亩为175.9公斤,相当于施入土壤中硫酸铵62公斤/亩,氯化钾4.9公斤/亩[12]。这些有机肥,通过雨季,源源不断地流经村寨,加上禽畜粪农家肥,一起流入农田,农谚说:“林茂粮丰、森毁粮空”,就是这个道理。农谚又说:“狗头大的黄金,不如寨脚一丘水田”,因寨脚田,水肥充足,年年稳产高产。因而若全州150万亩“垄林”被毁,等于毁了一个年产9300万吨硫酸铵或年产735万吨氯化钾的化肥厂。
此外,“垄林”还为旅游热带风光、民族风情和生态地理景观增加浓厚色彩;而且有关“垄林”(寨神、勐神)的传说是研究民族地方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垄林”祭祀活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系统展示,祭坛就是文坛,祭台就是歌台、舞台,祭词有如史诗;由于共同的寨神、勐神,共同的祭祀活动,虽然时间、空间变了,千百年来,斗转星移,几经苍桑,仍传承了祖先的认同感,从而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只要祭祀同一个寨神、勐神,今天不论是居住在泰国、老挝,或是越南、缅甸,均认为是同祖、同宗,倍感亲切。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放宽,有的还专程从国外回到西双版纳,参加祭祀活动,认祖归宗。
40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几经周折,今天全州大部分“垄林”已在1958年大跃进中及1966—197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十年浩劫中,在“向鬼山开战,向神林要粮”“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革命”口号下,横遭破坏,从而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村寨气温升高,浓雾、湿度及1月份低温降低,风灾、火灾、水灾、冻害频繁;益鸟无处栖息繁殖,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增多,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有的靠山村寨砍了“垄林”即断了水源,不仅无水灌溉,人畜饮水均成了问题而被迫搬迁。这些人为的破坏,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垄林”到底是封建迷信还是有科学价值,还不令人深省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西双版纳“垄林”文化,必须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改变人们对“垄林”文化的偏见,抢救、恢复并弘扬傣族人民纯朴的自然生态观。发扬热爱森林、保护森林的优良传统,增强环保意识,恢复生态平衡,民族经济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注释:
[1]裴盛基:《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信仰对植物环境的某些影响》。
[2]刘宏模、许再富:《西双版纳神山林和植物多样性保护》。
[3]刘宏模、许再富:《西双版纳神山林和植物多样性保护》。
[4]刘宏模、许再富:《西双版纳神山林和植物多样性保护》。
[5]刘宏模、许再富:《西双版纳神山林和植物多样性保护》。
[6]汪春龙:《景洪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调查》,载《云南林业调查规划》1981年第2期。
[7]《西双版纳国土经济考察报告》第229、230、23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汪春龙:《景洪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调查》,载《云南林业调查规划》1981年第2期。
[9]《西双版纳动物志》第83、133、136、162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西双版纳国土经济考察报告》第229、230、23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1]赴志祥:《“版纳胶源”话今昔》,载《西双版纳四十年》第354页。
[12]汪春龙:《景洪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调查》,载《云南林业调查规划》198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