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古代稻谷(米)的贮藏和加工
一、古代稻谷(米)的贮藏
古代稻谷(米)的贮藏有临时性和长期性的不同。临时性的贮藏没有固定的地点,便于随时取用或运输,其贮存的器具有蓧、蒉、筐、筥、畚、{竹屯}等。长期性的贮藏有固定的场所和构筑,供大量谷物的蓄贮。王祯《农书》把临时性的贮放谷物的器具归入“蓧蒉门”,而把长期性的蓄积谷物的设施归入“仓廪门”。本章所述系指长期性的贮藏。王祯《农书》仓廪门有关仓和廪的名目很多,不下20种,现择其主要的叙述如下。
(一)仓 古代称谷物的贮藏场所为仓,贮藏米的场所为廪。但后世仓廪连称,没有严格的区分。“仓”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作状,金文中作等状。《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据《说文》的解释,仓字是从食省,下从口。谷物成熟时呈苍黄色,“苍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从食省,口象仓形。”但从甲骨文和金文看,不是从食省,口也不象仓形,而是整个字象仓的侧面形。苍黄色云云也是附会。倒是《释名·释宫室》较正确。“仓,藏也。藏谷物也。”这是就贮藏物的内容而言。如果按结构的形式分,仓是指方形的构筑,圆形的仓另称为囷。《战国策·秦策》:“囷仓虚。”注;“圆曰囷,方日仓。”所谓方,不一定指正方形,也指长方形。江西新干县发现的战国粮仓(详后)和王祯《农书》的仓图(图5—1),都是长方形仓。仓的形制大小规格很不一致,如农家的谷仓比较简单,木材外露的,外边都涂灰泥,以防火灾和虫蠹,政府部分的仓,规模较大,有的仓上还有气楼,称厫房,前有簷楹,称“明厦”。
(二)廪 《诗经·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糯稻),亦有高廪,万亿及秭。”廪在甲骨文中作[1],即《说文》小篆之。廪的古籀作及[2],后来演变为。从而廪有两种解释,一是《礼记·月令》:“命有司发仓廪。”疏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这是同古籀之形象相符,作米藏解。又,上引丰年诗的“传”云:“廪,所以藏齍盛之穗也。”则是指挂藏稻穗之所,可能由甲骨文→→加禾而来。从溯源的角度,最初的廪可能是悬藏稻穗之所,到食用时临时取下脱粒,这在一些少数民族还有此习惯,如贵州湖南广西交界处山区的侗族人,一般不吃隔夜米,都是现加工现吃。他们把收割下来的稻穗放在广场的竹席上或“禾晾”(一种晒谷架,专供晒糯稻穗)上晒干以后,即入仓悬挂。侗族每家都有仓库,是木结构的干栏建筑,有的一层,有的两层。食用时从悬架上取下,以脚搓或木槌拍打进行脱粒[3]。粳稻出仓后即可舂米,糯稻则需要早一天用烤桶烘干,次曰舂米。侗族这种于栏式谷仓在甲骨文的“京”字中得到完整的反映(详下)。王祯说:“今农家构为无壁厦屋,以储禾穗及穜稑之种,即古之痐也。”[4](图5—2)
(三)庾和囷 庾和囷是露天堆积的谷。不同的是庾呈圆锥状,囷则为圆筒状。《诗经·小雅·楚茨》:“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传曰:“露积曰庾。”《说文》:“庾,仓无屋者。”段注:“无屋,无上覆者也。”(图5—3)
囷的古籀作[5]《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传:“圆者为囷。”《三国志·吴志》:“周瑜谒鲁肃,肃指其囷以与之。”说明囷特别适于屯积军粮。王祯说:“今贮谷圜{竹屯},泥涂其内,草苫于上,谓之‘露{竹屯}’者,即囷也。”[6]王祯所说的露{竹屯}是古代囷沿袭下来有所改进的形状(图5—4)。
(四)京 甲骨文作,古籀作、[7],恐怕是最早期的谷物贮藏构筑。从字形上即可看出属于干栏式建筑。京是方形的谷仓,以别于圆形的囷。王祯说:“夫囷京有方圆之别。北方高亢,就地植木,编条作{竹屯},故圆,即囷也。南方垫湿,离地嵌板作室,故方,即京也。”[8]王祯这话是对的,但不全面。南方也有高亢之处可以作京。京之离地,还同防止动物啮食、大雨积水等因素有关。早期的京作何形制已不得而知,王祯所绘京图是元朝时的形制了(图5—5)。
(五)窖和窦 这是地下贮粮的方式。窖藏的规模视谷物数量而异,王祯说:“小可数斛,大至数百斛。”制窖的方法是:“先投柴棘,烧令其土焦燥,然后周以糠稳,贮粟于内。”窖藏适于“北地土厚”和“江淮高峻土厚处”,其优点是“既无风雨雀鼠之耗,又无水火盗贼之虑”(图5—6)。有趣的是窖的上面因覆有厚土,“有于窖上栽树,大至合抱,内若变浥,树必先验。验谓叶必萎黄,又捣别窖。”
窦和窖相似,所不同者窦是呈椭圆形,狭而长。《礼记·月令》:“穿窦窖。”郑玄注:“穿窦窖者入地,椭曰窦,方曰窖。”释文云:“椭,谓狭而长。”王祯说:“今人下掘,或傍穿出土,转于他处,内实以粟,复以草坺封塞,他人莫辩,即谓窦也。盖小口而大腹。窦,小孔穴也。故名窦。”窦窖埋藏的谷物,其洞口予以封闭,树草木,使人莫辨,往往成为农民躲避官家肆意搜刮的一种办法,不单是防风雨雀鼠也。(图5—7)。
在谷仓中长期贮藏的谷物,要考虑到通气以防霉烂变质的问题。古代为此专有一种“谷盅”又名“气笼”,系编竹成一个圆筒形的竹笼,直径约l尺,高可达2丈。基部稍大,以便竖立后不致倾倒。笼内有木撑数层。通常在稻谷入仓前每一间放置五六个,按积谷的多少以定气笼的高低。王祯说:“尝见仓囷廪京等所贮米谷蒸湿,结厚数尺……以致压盦变黄,渐成浥腐……诚甚可惜。今置此器,使郁气升通,米得坚燥,免踏前弊,实济物之良法。凡储蓄之家,不可缺也。”[9](图5—8)
(六)仓厫的建造 上述谷仓廪京窖窦庾囷等只有简单文字描述,所绘图画亦非营造法式。同时农家应用,规模也较小。至于公家的大型仓贮,都有一定的营造规格,在明朝的张朝瑞《仓厫议》和吕坤《积贮条件》有详尽的记述。《仓厫议》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定仓基”,指出要点有“凡仓基俱南向,以四亩为率”。“各仓社基,必择高阜之处,以避水湿浸谷。若地有不平者,须填补方正平坦,方可兴工。四面水道,必开浚归一,不得听其二三漫流。”对于勘定的仓址,要将坐落地名,四仓四至,应建间数,每仓绘图一纸,贴说明白,报上级审批。第二部分为“定仓式”,要求“每县积谷,务期万石为率”,约大县贮2万石,中县15000千石,小县l万石。每县分四乡,每乡建仓一所,头门一座,大门二扇,各有具体尺寸。大县每边应造厫房7间,贮谷5000石,中县厫房5间,贮谷400石,小县厫房3间,贮谷2500石。每厫房一间,约贮谷400石以上,厫房高约l丈3尺6寸,阔1丈1尺2寸,入深l丈6尺。对厫房的质量要求很严格:“将厫深筑坚实,外檐用石板镶砌,内用厚砖砌底,仍用条石垫搁楞木,从宜铺钉松木杉木厚板,方铺簟席。”“其厫内贴墙处,用木栅钉相思缝厚板,使谷不著墙,以防浥烂。”厫前的一面不用砖墙厫板,外用圆木栅栏一带,上面建廊,厅前及两仓外明堂空地,俱用石板铺平,以便晒谷。其总的要求是“务期坚固经久,不在华美”。第三部分为“办仓料”,是指采买木材,自制砖瓦等仓料应注意的规格、数量,特别是质量的要求。如地伏砖每块长1尺2寸,阔7寸,厚3寸,秤重l8斤。开砖、方砖、瓦等都各有大小尺寸。石板要“采买上好青白坚细者,黄色疏烂者不用”。木材要“毋将背山白色嫩木,搪塞虚应”。总之,木石等料,搬运一到,就须查验拣选,“堪用者收之,不堪者即时退换,不得虚冒混收。烧造砖瓦不如式者,不许混用”。
吕坤的《积贮条件》要求质量严格较《厫仓议》尤甚,且防患未然的设想也更周详。对防止地湿房漏,雀入鼠穿更为注意。指出仓屋根基的重要性,如没有石头为根脚,须用熟透大砖,“磨边对缝,务极严匝,厚须三尺,钉横俱用交砖,做成一家,以防地震”。仰覆瓦片,须用白矾水浸,则“虽连阴弥月,亦不渗漏”。对于采购梁栋椽柱,要求务极粗大,“应费十金者,费十五二十金”。如果只追求节约,数年就要更换,“实贻之倍费,故善事者,一劳永逸,一费永省”。对于风窗,指出应在其内侧“障以竹篾,编孔仅可容指,则雀不能入”。对于防止火灾,要求仓内的人禁用灯火,不许安置柴灶,“官吏以下饭食,外面吃来,不得已者送饭。冬月但用汤壶,如违重治”。为了解决六七月久阴气湿或新谷入仓含水量较高,易于发热,要求:“积谷止于四间,留板隔东一间,如常闲空。”到需要翻仓去湿热时:“将谷自东第三间起,倒入东第一间空闲之处,一间倒一间,是满仓翻一遍,热气尽泄,本味自全,何红腐之有?”[10]
关于大型的粮窖,多见于北方黄土地带,如洛阳汉河南县城南墙外发现80余座粮窖,其建窖规格一致,先由地表向下挖一口大底小的圆窖,周壁经过修整光滑,底部则未作进一步加工,窖口与底的比例为3:2,与《考工记》“匠人”所记一致:“囷窌仓城,逆墙六分。”(窌即窖)意指窖底内收的尺寸为深度的六分之一[11]。由于北方的粮窖以藏粟为主,这里从略。
(七)窖藏稻谷的寿命 有关稻谷(米)贮藏的寿命一般文献上很少提及,据南宋戴埴说:“古窖藏多粟,次以谷,未尝蓄米。载于经史可考,武王发巨桥之粟,廪人掌九谷之数,仓人掌粟之藏。……然藏米绝少。唐太宗置常平,令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五年,米三年。吴会并海,卑湿尤甚,且盖藏无法,不一二载,即为黑腐,三年之令,不复举行。”[12]南宋舒璘论占米时提到“藏米者四五年而率坏,藏谷者八九年而无损。谷之中又有高下焉,有大禾谷,有小禾谷。大禾谷谓之粳稻,粒大而有芒,非膏腴之地不可种。小禾谷今谓之占稻,亦曰山禾稻,粒小而谷无芒,不间肥瘠皆可种。所谓粳谷者,得米少,其价高,输官之外,非上户不得而食。所谓小谷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之。”[13]宋代官米规定收粳稻,是与粳稻耐贮藏有关。
北方地燥和南方地湿对谷物贮藏的影响截然不同。据南宋庄季裕著《鸡肋编》卷上所记:“陕西地既高寒,又土纹皆竖,官仓积谷,皆不以物藉。虽小麦最为难久,至二十年无一粒蛀者。民家只就田中作窖,开地如井口,深三四尺,下量蓄谷多寡,四围展之。土若金色,更无沙石,以火烧过,绞草絙钉于四壁,盛谷多至数千石,愈久亦佳。以土实其口,上仍种植。禾黍茂于旧。唯叩地有声,雪易消释。以此可知,夏人犯边,多为所发,而官兵至虏寨,亦用是求之也。”至于“江浙仓庾,去地数尺,以板为底,稻连秆作杷收,虽富家亦日治米为食。积久者不过两岁,而转地卑湿,而梅雨郁蒸,虽穹梁屋间,犹若露珠点缀也。”
庄季裕所说小麦可藏至二十年无一粒蛀者是可信的,但没有提是否仍有发芽力。藏“谷”数千石指的是粟(小米),惜没有提藏稻谷的情况。
注释:
[1]《甲骨文编》,卷五,二十三。
[2]《古籀汇编》,五下,二十七。
[3]宋兆麟:《侗族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中国农史》,l983年第l期。
[4]王祯原书作痼痼,查无此字,当是痐之误。
[5]《古籀汇编》六下,十一,十二。
[6][8]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仓廪门。
[7]《甲骨文编》,卷五,二十一。
[9]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仓廪门。
[10]《授时通考》,卷五十七,蓄聚图式,仓图说。
[11]余扶危、叶万松:《我国古代地下储粮之研究(中)》,《农业考古》,1983年第l期,第267页。
[12]南宋·戴埴:《鼠璞》,蓄米,《丛书集成》319册。
[13]南宋·舒璘:《舒文靖集》,与陈仓论常平义仓,论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