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无法肯定。但是,一定比文字记载的历史古老得多,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它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经过成万年的累积,逐渐充实、改进、提高,臻于完备。以它作指导,加上勤劳质朴的农民们坚韧不移的努力,使我国农业生产实践过去为亿万人提供了种种生活物资,为悠久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为我国多种科学原理知识与哲学等准备了物质条件。在有历史记载的近几千年中,我国农业,经过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始终没有出现过由于技术指导上的错误而引起的重大失败。这件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优越性。可以自豪地说,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这一个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之一。
(一)农业遗产的内容
我们从祖先继承下来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遗产包括些什么呢?总结起来,可以分作具体实物和技术方法两个大部门。
1.具体实物:卽可以由感官直接触知的东西。这里指的是农业遗产中的生产手段部分,包括生产上所需用的各种物质数据。大致应有以下三类:
(1)生物:包括已驯化了的和正在驯化中的植物、动物。单纯采集和捕获,不属于农业生产范围。农业生产,必然是在人力栽培饲养中得到新繁殖的新个体。植物,包括各种粮食(供给淀粉的各种种子、块根、块茎等),蔬菜,果树,纤维、油、糖、饮料、染料、鞣料植物,材用树木,塑料涂料植物,药材,花卉等经过人工栽培的种类。
动物,包括各种役畜,提供肉、蛋、乳的家畜家禽,鱼,蚕,蜂,人工繁殖的某些昆虫和软件动物等。今日世界上在广义的农业范围内栽培饲养的植物动物,有不少种类是我们的祖先独创的(例如茶、蚕),有些则是世界上各民族所共有的(如谷、麦、牛、马)。我国现在饲养栽培的种类,有一部分是自己原有的;有些是各个时期从其它民族和其它地区引入的。这些引入的种类中,也有不少在引入后由我们的祖先培育出新品种新类型来。驯养栽培的动植物种类,其数量还在继续扩展。
(2)农具:包括耕垦、保养、灌溉、收获、初步加工,贮藏乃至于纺织等各方面简单或者复杂的人力、畜力、水力、风力等机械。除了某些作坊如冶炼作坊之外,过去农村人们往往能够以副业或家庭小手工业自给,并供给邻近地区。这些生产活动的性质主要是为了自给和为农业生产服务。
(3)农业生产技术设施所留下的“基本建设”:各种加工过的农用土地,如旱田、水田、梯田、园圃、果林的建置,供农业生产用的大小农田水利工程(但不包括专为“漕运”而开辟的运河)以及畜舍牧场等饲养基地。
2.技术方法: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一定的生产手段,把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认识,用语言乃至文字加以总结整理,成为理性知识,是可以传授的。大致有两个方面:
(1)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栽培饲养技术方法:包括如何整理及利用土地,如何选育,如何栽培、护理、保管、收获,以及生产程序等农事活动的安排。至于土地分配、管理等政策法令,属于行政范畴,则不包括在内。
(2)农村生活所必需的各种家庭副业方面的技术方法:包括农作物和畜产品的初步加工制造、保藏、利用,农具修造等。凡属于商品生产性质的精制小手工业和手工制造业,交通运输等,都不计入。
当然,包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基本农田和劳动工具在内的实物,并不是没有演变的固定东西。作为农业驯养栽培对象的动植物,其范围与品种,总的趋向是扩大与增多。农具,随时在改进与提高中。农用土地及其附属的建置,则逐步向天然草原、天然森林、沼泽、海滩、山陵扩展。这些实物,都随着认识的发展与生活的要求,不断改进。改进了的实物,随时要求新的技术方法相配合,也就是说,随时由于技术方法的改进而得到完善。技术方法,既然不能不以实物及实际操作作为根据,所以实际上技术方法与实物(生产手段)的改革融成一体。宇宙界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我们这样划分,并不是把实物和技术方法,把生产手段和运用生产手段的科学技术对立起来,而是为了便于总结与叙述。事实上,我们在以后是将两者统一起来予以论述的。
其次,谈到技术方法的累积和形成,用语言文字总结农业知识,语言总是比文字更早。实践中,整理分析从经验得来的技术方法知识,通过口头授受辗转传播,然后通过无数人的再实践、核对、补充、修正、提高,逐渐达到成熟。在流传发展的后期,随时以简练生动的形式,凝萃定型,成为韵语式的歌诀、谣谚等。这些歌诀、谣谚,我们总称为“农谚”。农谚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天文、节令、气象、气候、物候、土壤、肥料、耕垦、选育、种植、栽培、护理、收获等。表达方式,一般可以借用旧时“诗(经)学”中“比、兴、赋”三种形式来概括:“比”是以类似的事物作比拟来开端;“兴”是由关系不大的眼前事物“触景生情”地引起;“赋”是“开门见山”直接叙述。
农谚这种口头总结,成熟程度较高。它的稳定程度,一般和它的内容的广度有关。应用的时间愈久,空间愈广,经历的改变与考验愈多,后期传播中,相对稳定的程度也愈大。逭时,它的内容便达到了科学原理的水平。多数农谚,带有随时随地改变的性质,只适用于自然条件相似或相同的小地区,但是它们也在向科学原理的高度与广度发展。
除农谚之外,还有更多的口头传说,在产生与发展的初期,没有完成简练定型的程序。还有一些比这更幼年的“生长点”或“萌芽”,正在羣众智慧中凝聚着,孕育着。这些未定型未成熟的口头传说,和一般科学假说一样,凡属健康而且真实的,前途便广阔,渐渐改变,最后达到成熟而汇入人类知识的共同宝库。凡属狭隘、虚假的,就只会夭折,不能发展。
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大多数是就当时口头传说所作的记录。它们大量地以零星片段,一节一句,分散出现于各种古代书籍中。较近的各种方志裹面的“物产”,或“农桑”,等部,也有比较集中的专门章节。历代“本草学”书,虽然以医疗方面应用为主,但也有记载动植物性状和饲养栽培经验的文字。另外,“正史:真,和“补史”中,“艺文”“经籍”志(历代的图书著作总目)以及各种公私书目所载,还有所谓“子部•农家类”,的专门著作,从公元前三世纪(“六国”)到清末,据《中国农学书录》【1】所收,连“存”带“佚”(即已经散失),共有376种【2】。这些文字记载,数量上可以说是丰富繁多。不过,换个角度来看,这三百多部书,除了少数几部真正可以称为典型的著作之外,绝大多数都有些缺点或问题:(1)大部分是未经整理的素材,而且彼此辗转钞袭,除了传伪误引之外,甚至歪曲附会。说它们“粃多于精,沙多于金,也并不算夸大。(2)其中不少只是浮泛词藻,可以用来装点漂亮的文章,而有关农业生产技术或学理知识的,并不很多。甚至“专门”的农书也不免带有这种缺陷。(3)无论零星片段或成体系的农书,既已成为文字记载,便已经僵化,尽管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却只能作为史料,说明当时及以前已经达到的生产知识水平,而不能代表发展着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全貌。(4)就是真正的农书,也很少是出自真正从事农业劳动实践的人的手笔。在真实性上不免要打折扣,脱离实践,这几乎是必然的。因此,在同实物、口头传说以及生活现实的素材相比较时,书籍中的数据,数量不是很多而是很少,质量也不是很高而是要随时审慎考虑的。但是,现存实物,大多数已决非古代原状。古代的口头传说,现在也难于追寻。作为史料,书籍仍旧是必不可少乃至无可代替。限于实际情况,目前本文的讨论内容,暂时只能以古籍中的史料为主要根据。
(二)农业遗产的积累过程
我们从祖先继承下来的这份遗产,究竟是怎样发生发展,直到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我们可以大致作些推测。
值得注意的基本问题:所有这些遗产项目,除掉376种农书中的一部分是有著者姓名可寻以外,其余的一切,包括全部实物与口头传说,乃至大多数文字记载中知识的最初起源,都是无数劳动人民,以“无名英雄”的名义,创造出来的。
就是那一部分标出了著者姓名的农书,其中所记载的第一手材料的来源,仍是广大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并不是——至少不全是著者个人的创造发明。
从整个人类的文化史看来,必须先有相当稳定的农业生产,供给人们以生活物资,然后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才有产生和发展的依据。历史也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或集团,如果农业生产中断了,那么,他们的文化及历史传统也一定要随之中断。
正是由于农业基础稳定的缘故。我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经过多次严峻的考验,始终没有中断过。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任伺其它民族一样,创造文字,用文字来记载历史,远比农业生产要晚。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的技术知识的起源,大都湮没在无文字记载的“洪荒往古”之中,寻找不出创造发明的时代。
农业生产是人类集体向自然斗争取得的成果。向自然作斗争非常现实,其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这个集体所掌握的、关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愈全面愈正确地认识了自然现象,从而掌握了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胜利的把握便愈大。可是,全面与正确,是“相对”而言的:集体的公共积累愈多,全面与正确的程度也就愈大。人类智慧与认识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差别,但差别只舍是大或小,不会是“全”或“无”。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积累的认识,即羣众的经验,还不很大。这时候,这点积累或“传统”,大家共有共享。经过长期的共同补充、改正、扩大后,积累的过程可以加速一些,积累愈丰富,发展便愈快。如果说,忽然间出现那么一个“圣人”,或“豪杰”,他个人的认识能力或推理本领,能远远地超过,甚至完全不依靠他所继承的羣众经验,而在农业上有破天荒的突出的创造发明,那么,这只能当作神话看待。因此,人类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发明,多少象夏夜的星空一样,最初仅有几颗星星稀疏地出现;到午夜前,才会众星争耀;最后便代之以灿烂的朝阳,融为一个光辉的整体。象“神农氏”、“嫘祖”、“后稷”之类的“圣人”,大体出自想象与附会,或者是对朦胧的历史人物所加的渲染。真正的创造发明者,实际上应当是农民羣众,卽亿万勤勤恳恳从事劳动的人民。像现存《世本》【3】那样,揑造出许多创造人和发明事项,逭只能当作文艺作品来欣赏,决无史料上的参考价值。
西周以前,农业生产发展的完整历史,还有待于考古学者和历史学家共同去发掘与“复原”。《诗经》中,对西周时期有一部分确切的记录,可以容许我们推论当时农业活动的情况。这些资料虽然没有完整的体系,但一鳞半爪却显示着当时农业生产已达到颇高的水平。造就启示我们,在西周以前,应当还有一段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速发展的时期,提供了给西周人继承的优良传统,可惜,这前一段时期没有更详细的史料可供研究。春秋以后,历史虽比较完整,但是在当时社会中记载的手段——“文字”,是被少数特殊人物控制着。这些人大多属于统治阶级或剥削阶级,至少实际上不参加农业生产的具体劳动。而实际从事生产劳动的广大农民羣众,当时则处于奴隶地位,根本无权读书识字,他们无法把他们所继承发展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知识记录下来。所以,从西周到春秋这一段时间,农业上究竟有些什么创造发明,仍旧和往古一样,没有系统的记载。【4】
战国到秦,战争的范围扩大后,为战争准备人力物力来源的农业生产,负担加重了。统治阶级愈来愈明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于是有关农业生产的技术知识开始系统地在书籍中出现。我国旧传统的农业生产,这时已经成熟,基本体系已经具备。各种小规模的改进和提高,虽然随时随地都有所见,但大宗的创造发明却已经不多。只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工程除外。这段时期中有过几项空前宏伟的水利工程,例如,史起的邺渠、郑国的郑国渠、李冰的都江堰等。【5】这几项大工程仍旧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功绩,领导组织者代表了辛勤的劳动人民,而为后人所颂扬。公元前二世纪到一世纪,另两个杰出的农业生产领导人物——赵过和泛胜之——也曾代表了辛勤的劳动人民,而享有创造发明的荣誉。此后两千年,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当然仍在继续发展、补充、改进和提高,并且大大小小有三百多种农书,代表着各个时期及其以前的认识水平,留下了原理与技术知识的记录。新品种的栽培与引入,新地区的开拓,往往要求新工具、新技术、新方法,自然也会有相适应的创造发明陆续出现。可以说,自古迄今,从未中断过。历史愈长,传统愈久,累积的羣众智慧愈广泛深厚,相应地,创造发明也愈容易由旧基础上产生。其中少数,虽然也会记入个人帐上,但大多数仍旧由亿万劳动人民点滴地积累,默然地汇入羣众智慧的大海,并不由个人署名。结果,羣众智慧的大海也就日益广阔。
(三)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与人民生活
农业生产,始终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目前尽管工业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迅速增高,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量物资仍不能不靠农业生产供应。近代工业的发展,仅两三百年的历史,在这以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依靠输入农产品来维持人民生活的。我国人民生活是依赖自己的农产品供给的,时间既久,方面也多。分析起来,我国悠久文化的各种特殊项目,都是直接间接地奠基于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之上的。举一个特殊的例子来说,“书法”这项独特的艺术是我国特有的,它代表我国文化的一个特征。书法要求“文房四宝”:纸、笔、墨、砚。除了砚是由岩石制成,与农业只有极间接的联系以外,制纸的纤维、胶合剂、工具,制笔的毛、竹管,制墨的烟、胶,各有特殊的质量要求。这些材料,都由农村副业经营,按照要求收采加工来供应。同样,刻印书籍这项工作,纸、墨、板材的特殊规格也要求农业生产者予以保证。如果农业劳动者不熟悉这些材料的培育采收条件,那么,书法和刻印也就不能发展。熟悉采收培育的条件,不就是需要掌握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知识吗?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它必须以这个社会的继续存在为其存在的基础,以这个社会的繁荣为其发展旺盛的条件。某一个人类集体,如果因为最低物质生活无法维持而灭亡,那么,它的固有文化也就随之灭亡了。所谓最低物质生活,就是指日常衣、食等一些最起码的生活物质,其中主要是来源于农产品,稍微扩大一点,还包括住、行、医药等项。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以食物供给人们的需要。食物,我国习惯上分作主食和副食两部分。主食一般主要来源于各种富于淀粉的农作物,卽所谓“谷类”和“藷类”。负担粮食生产的狭义农业,是人类社会中平凡而艰巨的工作之一,消费量大,供应又不容许稍有短缺。过去世界上都必须将半数以上的劳动力用在粮食生产上,才可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我们祖国,从春秋以来,即强调“农为国本”,“食为民天”。这个基本认识,是当时各家学派惟一的共同语言。例如,《墨子》的社会秩序观就是“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墨子•七患》)。文艺复兴后,欧洲大陆不少国家也流行着“重农学说”。世界历史上所有一切统治者,不管他最初出身于什么阶层,统治手段如何残暴,以及本身有无农业生产知识,但总不敢在粮食生产上轻举妄动,以免招致自己的倾覆与灭亡。造就充分地说明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
淀粉性粮食不是惟一的食物。从营养学的观点来说,淀粉的作用主要是供给身体活动所需要的热能,而用于构成或修补身体方面的,则需要量极少。粮食所含的蛋白质并不完全符合构成身体方面的要求。因此,副食也是必需的。按我国人们一般的生活习惯来说,副食以蔬菜和豆类为主,其次是油脂。鲜干果类和动物性蛋白质(肉、鱼、蛋)多少有一些。它们截长补短地供给了保健所必需的高级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等。另外,糖、酒和少量调味品,对大多数人说来,也是生活中所需要的。过去,广义的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这些需要。
我国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农业区,由于没有可供放牧的大面积牧地【6】,一般靠生产基本单位和农村家庭中饲养的家畜、家禽以及靠天然水域或人工水库所产的水产品,提供动物性食物。大多数人口所需要的高级蛋白质舆脂肪,靠营养价值仅次于肉类的豆类来供应。因此,豆类和蔬菜的种类、产量与栽培技术,我国是世界上闻名的。另一方面,为了延长利用期限而创造出的食品加工技术,以及为了利用极简单极普通的一些材料调制成可口的食物而创造出的烹调技术,也是我们祖国文化中卓越的成就之一。
不依赖农产品为原料的人工合成纤维化学工业,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真正开始。在逭以前,人类的衣着,除了少量直接利用动物的毛羽皮革是来自猎取的以外,也都直接或间接地由农牧业供应。这方面,养蚕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发明之一。其次是各种植物性纤维的栽培和利用。除了大苏以外,我国农民驯化栽培了苎麻。这些动植物纤维,经过纺、织、染等加工工序而制成衣料。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来源也很古老。只要看“男耕女织”从周代起就一直并称,就可以知道这些农家家庭工艺的历史是多么悠久。另一方面,梼练丝绵而引导出“纸”这一项重要发明,更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7】
一般正常的生活中,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衣、食、学习等方面所需要的物资,也提供一些医药等特殊材料。
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疾病,我们祖国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是以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平衡为主,纠正病理情况为辅的“培元固本”,作为基本原则。平时注意“调摄”,防患于未然。病时也还先侧重协调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影响。我国传统的“药”,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多半是粮食、动物脏器(包括能产生激素的各种脏器在内)等优良食品,以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平衡,从而恢复健康。凡矫正已受病各器官系统病态及消灭已经入侵的微生物等所用的有刺激性或有毒药材,都列入“下品”。这三品药材,大多来自植物,而且不少还是栽培或半栽培的品种。药农在南北朝就开始发展成为专门职业,可以说明农业生产对我国医疗事业的重大意义。
此外,历代剥削阶级长期流行着“厚葬”的习俗,人死了埋葬时要有“衣、衾、棺、椁”,等等,这些物品,也主要由农产品供应。
养生送死的要求,是和平生活里的事情。一旦国家有了任何形式的战争,更要加强向农村索取人力和物力。撇开战场所吞噬的兵员不谈,在前世纪后半期“现代化”的战争出现以前,战场和给养运输在线所消费的物资,从“粮草”到“兵器”,大部分都由农产品直接或间接供给。只要设想一下,每年成万辆“战车”所消耗的木材、涂料、滑润油脂,几亿枝箭所消费的竹竿和羽毛,就可以估计到战争所加于农业的负担是多么沉重!因此,我国过去若干朝代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和各个国家的历史一样,似乎可以归结为农业养活着战争,战争吞噬了农业,被吞噬的农业饿死了战争后,农业逐渐恢复过来又孕育着新的战争这么一个规律,这种说法,似乎不算夸大。所谓文化、幸福与繁荣,便只能说是战争间隙中和平与恢复时期的副产品而已。可是,战争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消灭干净。农业生产,像一棵根深柢固的大树一样,砍断一个大枝,几年后便由另一个新生的大枝代替,不仅依然绿荫满地,而且更加繁盛。这就是我国勤劳的农民们坚毅顽强斗争的胜利。
注释:
【1】《中国农学书绿》系王毓瑚所著,农业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出版于1957年。
【2】本文脱稿后,没来得及参考1964年出版的《中国农学书绿》增订本。按:该书1957年第一版,共采收着録各类农书共519种,这裏说是376种,这是经过作者有所取舍后的数字。其中被舍去的主要是“花卉类”中的“谱”、“録”和“果谱”、“竹谱”、“笋谱”等,“只谈品种性状而不涉及生产技术的”著作。
【3】《世本》是已经失传的一部古代史料书。现存“残本”是两漠和西晋人的伪作。
【4】春秋时代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应从《管子》一书中去掘取。《管子》这部书司马迁定为春秋时著作。近人因其中杂入有战国时人作品,遂将它看作是战国时著作,这是欠妥当的。该书所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语,太史公已肯定是管子的话,故不能将《管子》诸篇全部视为后出,其理至明。《管子》中“地员”、“幼官”两篇是谈土壤、月令等的,是否为春秋时著作还是战国以后人窜入,也不宜轻易下结论。此外,《夏小正》一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月令书,许多学者认为是孔子以前春秋初年的作品。
【5】古代的名渠,除逭裹已列举者外,遣有广西的灵渠,但因它的重要意义在手“漕运”。与农田永利关系较少,故不在此列举。
【6】盛形笙按:欧美各国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很高。有的国家,如荷兰、丹麦等,甚至高达80—90%。我国在畜牧业方面,虽然也有不少优良的品种(如北京鸭)和杰出的技术(如阉割术),但总的说来是比较落后的。近人多以我国“人口众多”每人平均土地面积较少来解释,但孟轲时代我国人口仅有两千万左右,当时地广人稀,何以畜牧业也不发达,而必须“七十者”才能食肉?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7】袁翰青《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