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界不仅放弃了“中世纪黑暗说”,而且日益认识到12世纪对于今天社会的价值,“对于12世纪的研究愈深入,该世纪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就愈明显”,以至于有学者认为,“12世纪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
在西方学术史上,从15世纪开始,一些人文主义者用极端蔑视的态度看待中世纪欧洲的发展。他们推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把5世纪罗马文明的毁灭到15世纪人文主义文明兴起之间的千年视为西方文明史上的“空白”时期,是“黑暗时代”。随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基督教内部又形成新教与天主教的对立,新教对天主教的过去亦持否定态度,因此基督教内部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中古欧洲乃“黑暗时代”的观点。启蒙时代的学者同样继承了这一观点,从莱布尼茨到伏尔泰无不如此,后者在1756年的《风俗论》中就认为整个欧洲在16世纪前陷入一种堕落状态。随着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于1860年问世,“中世纪黑暗说”一统学术界。不仅如此,这种观点还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中世纪成为所有一成不变的、停滞的、保守的事物的同义词,“中世纪的”适用于任何过时的东西,以至于前一辈用过的时髦餐具也被称为“中世纪的”。
然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西方还是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870—1937)就是其中之一。哈斯金斯的学术兴趣集中在中世纪盛期的西欧。他关注的是该时期的一些重大课题,如知识和政治生活的交互作用、重要的知识中心及相互间的交往方式、影响深远的发展变化,等等。先后出版了《欧洲历史上的诺曼人》、《诺曼社会制度》、《中世纪科学史研究》、《中世纪文化研究》等著作。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他的代表作《12世纪文艺复兴》于1927年出版。在该书序言中,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在许多人看来,这本书的书名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发生在12世纪的文艺复兴!愚昧、停滞、黑暗的中世纪难道不是与随后发生的光明、进步、自由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形成着最强烈的对比吗?”“答案是历史的连续性否认前后相连的时代间存在如此明显、强烈的反差,当代的研究也告诉我们,中世纪并非曾经想象的那样黑暗和静止,文艺复兴也不是那么光明和突然。中世纪展示着生命、色彩和变化,对知识和美好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在艺术、文学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创造性成就。”由此可见,哈斯金斯之所以借用“文艺复兴”这一术语,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12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种种文化复兴的迹象;第二,对于发生在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人们赋予了太多的重要性,这有悖史实。概言之,在哈斯金斯看来,历史发展是连续的、渐变的。《12世纪文艺复兴》共分12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该时期的文化复兴现象,其一是拉丁古典文化的复兴,其二是新思想、新文化从东方的输入及所造成的文化后果。
《12世纪文艺复兴》的问世动摇了“中世纪黑暗说”。“12世纪文艺复兴”最早并不是哈斯金斯提出的,早在1840年,一些法国学者就使用了这一概念,然而,当时它仅仅是个名称而已。只是随着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的出版,它才有了丰富的内涵。《12世纪文艺复兴》确凿的史实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使“中世纪黑暗说”的主张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华来士·K.富格森在1948年出版的《史学思想的文艺复兴》中评价了哈斯金斯的影响:“他的《12世纪文艺复兴》……是这个专题研究的时代诞生的关于中世纪盛期宏观知识史的最杰出的著作。它是该领域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之一,相应地,它对史学思想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927年以来,在哈斯金斯影响下,西方史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长盛不衰,并呈现出四个高潮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977年前后举办的纪念《12世纪文艺复兴》问世50周年的各种学术活动。时至今日,该术语在西方学术界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许多学术著作都以之为标题来探究中世纪盛期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一个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中世纪欧洲展现在世人面前。西方史学界不仅放弃了“中世纪黑暗说”,而且日益认识到12世纪对于今天社会的价值,“对于12世纪的研究愈深入,该世纪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就愈明显”,以至于有学者认为,“12世纪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26日第182期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