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谈谈牛转翻车。牛转翻车的出现不晩于唐,中国唐代古籍中,未见确切记载[1],但在日本古籍中则言之凿凿。北宋使用牛转翻车的记载,中国古籍有之,但出于比较晩后的书。明·黃仲昭《朝议陈君举先生偁》载:“[陈偁]元丰五年再知泉州,岁旱,教民用牛车,汲水入东湖溉田。”[2]大概是把水车入泉州的东湖中存储起来,然后利用来灌溉。这一记载应是可信的,泉州确实有使用牛转翻车的传统。南宋王十朋知泉州时,写了以下一首诗:
蜕骨木龙忧不雨,更唤两牛眠下土(农家以架车者为眠牛)。水从地底飞上田,不减在天行雨苦。庭中忽见天雨花,白衣真人游郡衙。但愿为霖莫为潦,免使泥陷羸牛车。[3]
时泉州久旱,车水已至塘底,犹恐力有未逮,“更唤两牛”转动翻车,水好像从地底飞上田岸。忽然飘下雨花,诗人在欣喜之余,未免有几分担心,老天爷呵,你施下甘霖就好了,千万别走另一个极端,给我们带来雨潦,使牛车陷在泥泞之中。“牛车”就是牛转翻车。“农家以架车者为眠牛”,这一称谓一直保持到近世。由无锡木制农具制作世家的后裔陆志明参加编写的《吴地农具》一书,在介绍牛转翻车时说:“转动的动力来源于躺轴和拨齿,架轴的部件称‘眠牛’。”[4]吴地使用牛转翻车的记载也可以追溯到南宋。乾道六年,陆游入蜀途中路过吴县一带时,“运河水泛溢,高于近村地至数尺。两岸皆车出积水,妇人儿童竭作,亦或用牛”。
牛转翻车保存至今的最早图像是马逵绘制的“柳荫云碓图”。马逵是南宋宁宗朝的画院待诏。该图曾刊载在《故宫周刊》1935年第484期上。图的对幅有清高宗御题诗曰:“柳阴结茅棚,运水更驱牛。云碓舂艰食,农民乐登秋。斯乐岂易得,祈年几许忧。”从该图看,翻车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在翻车的旁边有一个由牛牵引运转的卧轮,翻车延长的踏轴上安装了一个较小的齿轮,该齿轮与卧轮周边的轮齿相咬接。这样牛在牵引卧轮时就会带动翻车工作。该图与《天工开物》所载牛转翻车图完全一致。《吴地农具》对牛车的构造和制作有详细的介绍,卧轮叫“车盘”,支撑车盘的轴架叫“龙床”,翻车与车盘连接的装置叫“轴拨”(包括“卧轴”、“拨”和“眠牛”。“拨”是木齿轮),又绘制了“牛车灌田图”[5],可以和“柳荫云碓图”、《天工开物》“牛转翻车图”相印证。从吴文化公园复原的“车盘”和据《吴地农具》介绍,这种牛车如果没有牛,也可以用6根扁担扎在夹板和盘撑上,用人力推动戽水[6]。2003年在吴文化公园召开中日传统水车国际学术研讨会时,会议组织者特意制作了一个牛转翻车的车盘(含支架,即“龙床”),确实比较轻巧,可以搬动。当时由于没有经过驯教可以牵车的牛,用人转动轮盘,也成功地带动了翻车车水。《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器用编·工具卷》所载江苏吴县农民使用的牛转翻车与无锡的同类器物完全相同。
牛转翻车中的卧轮叫“车盘”,宋代已有此称。许纶《题车盘图》诗云:
牛磨人俱转,车旋水即流。争如霖雨足,所至息人牛。
卧轮形似大磨盘,故诗中称“车盘”为“磨”。观《天工开物》牛车图可知,人是坐在车盘上驾牛的,牛拉着车盘和人一起转动,并带动龙骨车旋转,把水车到高处。该诗显然是描写牛转翻车的。
南宋还有两条材料可能是讲牛转翻车的。其一:邓深《丰城道中》:“露空立禾架,结屋卧牛车。”[7]这里的“牛车”与农业生产相联系,不是用于运输的牛车。牛转翻车是用牛牵引卧轮运作的,役牛要围绕卧轮行走,为了保护人牛,需要“结屋”;不同于操作者无须移动的脚踏翻车,搭个凉棚为可以了。其二,朱翌《宣城书怀》:“龙具深耕雨,牛车富入租。”[8]“龙具”当指龙骨车,“耕雨”喻引水灌溉。与“龙具”对应的“牛车”可能指牛转翻车。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王祯《农书》的有关记载:
牛转翻车:如无流水处用之。其车比水转翻车卧轮之制,但去下轮,置于车傍,岸上用牛拽转轮轴,则翻车随转,比人踏功将倍之。与后水转翻车,皆出新制,欲远近效之,俱省工力。诗云:日日车头踏万回,重劳人力亦堪哀。从今垄首浇田浪,都自乌犍领上来。[9]
也就是说,牛转翻车是由水转翻车改装的,只是去掉立柱下面的小卧轮,改用牛拽转轮轴。那么,“水转翻车”是怎样的呢?王祯的记述大体是这样的:在翻车踏轴上装一竖轮,竖轮置于流水岸边的人工挖的沟中,竖轮之傍架一立轴,立轴上有上下大小两个卧轮,上面卧轮轮齿与竖轮轮齿咬接。水流冲击下面的小卧轮转动,上面的卧轮随转,带动竖轮,从而使翻车刮水上岸。[10]该件结构比较复杂,制作难度大,而且既有流水激轮的条件,何不直接安置筒车而多此一举?所以徐光启批评说:“此却未便,水势太猛,龙骨板一受龃龉,即决裂不堪……。若长流水中,不如筒车为稳。”可见,水转翻车的设计是不切实际的,历史上亦未见其使用的记载。那么,从水转翻车改装的“牛转翻车”能高明到哪里去?“柳荫云碓图”、《天工开物》“牛转翻车图”所描绘的牛转翻车动力机具,只有一个卧轮(包括其支架)与主轴的小齿轮(《吴地农具》称“拨”)联接,结构简洁,从南宋到近世一千多年一直在使用,其合理性和实用性是被实践证明了的[11]。王祯《农书》的牛转翻车的动力机具的工作原理虽然也差不多,但结构复杂笨重多了。先要竖一根粗大可转动的立轴,上方安装一个大卧轮,卧轮的沿齿与在翻车向外延伸的主轴上安装一个立轮的沿齿咬接,在大卧轮的下方,牛牵一条长杠转动立轴,立轴带动卧轮,卧轮带动立轮,立轮带动翻车工作。不但制作耗材增多,难度增大,而且立轴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搬动,转动起来也未必更加灵巧,很可能像徐光启批评的那样“此却未便”。王祯说牛转翻车和水转翻车“皆出新制”,他似乎没有见过唐宋早已存在的牛转翻车。王祯《农书》以后,除了《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照抄以外,没有看到这种“牛转翻车”使用的具体说明。我怀疑所谓“新制”的“牛转翻车”,恐怕只是王祯本人别出心裁、不切实际的设计而已。
南宋马逵《柳荫云碓图》
柳荫云碓图乾隆题诗
《天工开物》牛转翻车图
当代江苏吴县的牛转翻车图
牛转翻车“车盘”、“龙床”及车盘与主轴联结的部件(吴文化公园复原)
《吴地农具》牛车图
王祯《农书》牛转翻车图
【注释】
[1] 《全唐文》卷723载范鸣鹤《对典同度管判》中云:“既未晓於谈天,徒效诚於窥管。遂使牛车转水,颠倒烟灰之色;鸡卵色黄,混淆气火之象。”“牛车转水”似可理解为牛转翻车。但该文是针对“典同度管失候不应,史称黍细徒少其人”的“对”,文中用否定语气,似指牛车用不当地。如何理解,存疑待考。
[2]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七引《延平府志》。《延平府志》亦为黃仲昭所辑。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六亦有基本相同的记载。
[3] 南宋王十朋《得雨复用闻水车韵》,《梅溪集后集》卷二十。
[4] 金煦、陆志明编著《吴地农具》第34页,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上引书第34—37页。
[6] 新中国以后,有些农村仍然使用牛转翻车,也有用人力推动牛车盘车水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描写合作化以前一个个体农户人力推动牛车车水抗旱的情景:“……订了爱国增产捐献计划,父子两人的生产劲头更大了。他们的两亩八分地里水老是车得满满的。过去,顶多拔三次草,今年拔了五次,加上肥又施的多,他们的稻子比哪一家的都长得快。可是老天不帮忙,过了六月下半月,接连几十天不落一滴雨点,塘里的水快干了。/在火炎炎的六月阳光的照耀下,稻子长得齐腰高,一眼望不到尽头。在热风的吹拂下,起起伏伏,像是绿色的波浪似的。汤富海和阿贵走到塘边的牛车旁边,把棍子撬在牛车上,用人力车水。他们两人走了没几步,浑身汗淋淋的。……”
[7] 《大隠居士诗集》卷上。丰城在江西。
[8] 《灊山集》卷三。宣城在安徽。
[9] 《农器图谱·灌溉门·牛转翻车》。
[10] 《农器图谱·灌溉门·水转翻车》
[11] 从吴文化公园复原的“车盘”和《吴地农具》的介绍看,“车盘”比较轻巧,可以根据需要搬动。如果没有牛,也可以用6根扁担扎在夹板和盘撑上,用人力推动戽水。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载《中国农史》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