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迈锡尼时代的结束标志着爱琴青铜文明的结束。但它对古希腊文明和欧洲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爱琴文明的发现使欧洲的历史往前推进了2000多年,这是以施里曼、伊文思为代表的考古先驱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与世界其他的古老文明一样,古希腊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新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这一时代大约结束于公元前11世纪中期,按照发展序列可以分为早、中、晚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分布范围大致在爱琴海及其周边地区,在考古学上以其主要发生地分为三个地区性文明,即一般熟知的克里特的米诺斯文明、爱琴海上的基克拉迪文明和希腊大陆以迈锡尼文明为代表的所谓“希腊底”(Helladic,另译“赫拉斯”)文明。
基克拉迪文明早期青铜文化
基克拉迪文明属于早期青铜文化阶段,从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前存在于爱琴海上希腊的基克拉迪群岛,与米诺斯文明的早期阶段大致同时。这一时期造型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女性雕像,用这些岛上特有的纯白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雕像扁平,人物形象只有抽象的、大致的轮廓,如仅用突出的鼻梁表示面部,身体的其余部分如四肢、腰身等的特征虽然也可隐约看出,但只是一种意象,远非具体、逼真。有的雕像只有头部、上肢和身材的轮廓,如不特别注意,很难将它们与女性人物雕像联系在一起。
这些雕像是陪葬品,现在发现有1400个,但仅知道其40%的来源。它们对克里特陶器上的图像有一定的影响。关于这一文明的创造者源于何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原始印欧人,一种是前印欧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农业与渔猎相结合。这一文明衰落于米诺斯文明兴起之后。此后,这一地区就先后处于米诺斯和迈锡尼文明的影响之下。
米诺斯文明爱琴青铜文明的源头
米诺斯文明是爱琴青铜文明的源头和主体,对基克拉迪文明和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都有深刻影响。
早期米诺斯时期之末,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克里特文明进入阶级社会,出现了国家。最初的国家都是城市国家,以王宫为中心而形成。除了国王及其官僚阶层之外,克里特的社会阶层还包括由名门世家和男女祭司组成的贵族;由工匠、艺术家、书吏和低级官僚组成的中产阶级;由农民、牧人和劳工组成的无产者;社会地位最低的农奴。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著名的有克诺索斯、法埃斯托、扎克罗、马里亚、古尔尼亚等。其中克诺索斯和法埃斯托最为强盛。约公元前1700年,克诺索斯统一全岛,米诺斯文明从此进入了最繁盛期。
这时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控制了基克拉迪群岛。米诺斯的商站和殖民点分布于整个爱琴海地区和东地中海。他们输出的产品主要有橄榄油、葡萄酒、釉陶和青铜器、银器。输入的或交换回来的有塞浦路斯的铜、埃及的黄金和象牙、希腊大陆的白银、爱琴海诸岛的黑曜石。此外,海外商业的发展和海军的强大使米诺斯王朝建立了强大的海上霸权。
在公元前15世纪前半期,克里特被来自希腊大陆的迈锡尼人征服。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米诺斯王宫遭到破坏,其他城市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破坏的原因除了人祸外,大概也有天灾。考古证明,该王宫一直存在至前1400年之后。但迈锡尼式的墓穴、来自希腊大陆陶器的影响,特别是大量的线形文字B泥板文书的出土,证明米诺斯王宫在后期已经易主。公元前12世纪以后,多里亚人侵入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完全毁灭。
希腊底文明爱琴青铜文明的第二个辉煌
“希腊底”文明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和若干个阶段。早期相当于埃及的古王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大陆居民以务农为生,在青铜铸造术和陶器制造上都受到安纳特里亚的影响。中期相当于埃及的中王国时期,这时的遗址主要发现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大陆中部。后期以迈锡尼文明为代表,以线形文字B的出现以及竖井墓、圆顶墓(蜂窝墓)和黄金制品的大量出现为标志。这是考古材料最集中、最丰富的时期,也是爱琴青铜文明的第二个辉煌时期。
迈锡尼文明可分为竖井墓和圆顶墓两个时期。竖井墓时期存在时间不长,约一个世纪(公元前1600—前1500年之间),之后进入圆顶墓时期。圆顶墓的内部为圆顶,形似蜂窝,逐层收缩至顶,内壁另有专门的墓室,墓外有长长的墓道。从圆顶墓王朝开始,迈锡尼文明进入繁荣期,直到公元前12世纪以后,出现衰落迹象。
由于线形文字B的释读,人们对迈锡尼文明的特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政治上实行君主制和地方自治;各地一般都建有坚固高大的城堡,与米诺斯王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迈锡尼人尚武好战;统治者积累了大量黄金,“多金”之国名不虚传;宗教信仰形式与米诺斯人大致相似,后来希腊人信仰的一些神,如宙斯、赫拉、波塞冬、阿瑞斯、阿波罗、阿特米斯、赫尔墨斯、狄奥尼苏斯等的原型这时都已出现,但名称、功能有所不同。
迈锡尼时代的结束标志着爱琴青铜文明的结束。但它对古希腊文明和欧洲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爱琴文明的发现使欧洲的历史往前推进了2000多年,这是以施里曼、伊文思为代表的考古先驱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